[陕西日报]农科礼赞——杨凌示范区二十周年建设发展纪实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郑栋 杨耀军 唐生辉 发布时间:2017-09-15 09:41

编者按 杨凌示范区是我国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农业高新区。2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各共建部委的支持下,农科城牢记国家使命,立足陕西、面向旱区、服务全国,日益成为支撑和引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日子里,回顾杨凌示范区的创业历程和发展实践,对于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加快富民强省,奋力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报今天刊发长篇通讯,献给所有参与、关心、支持杨凌示范区建设的人们。


北纬34°16′56″,东经108°4′27″。陕西,杨凌示范区,中国的农科城岿然屹立。

1997年7月29日,赓续了五千年农耕血脉的文明古国,在这一天标注下清晰的历史印记。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国第一个农业高新区——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从此,一座承载着光荣与梦想,肩负着使命和担当的新城,在古老厚重的关中平原上破土萌芽,厚积薄发。

“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

二十年,在这个昭示中华农耕文明继往开来的时空坐标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科技部等共建部委的全力支持下,杨凌示范区用七千多个日日夜夜,镌刻下发人深省的改革创新实践。

有了杨凌示范区,曾经零落分散的科研力量通过科教体制改革实现整体融合,协同创新。

有了杨凌示范区,原来单调刻板的农技推广方式通过科技示范焕发崭新活力,生机勃勃。

有了杨凌示范区,过去艰苦简陋的城区基础设施,通过锐意进取变得日新月异,乐业宜居……二十载春秋轮回,一个科教实力雄厚,公共服务完善,田园风光秀丽的农科新城在三秦大地上崛起。

“为农业插上翅膀,飞向全国,走向世界!”——共和国的农科城,无愧于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神圣使命。

在党的十九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杨凌示范区正朝着建设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的新航程进发。

扬帆二十载,凌云今筑梦。杨凌示范区二十年来的建设发展历程,是不忘初心的艰苦跋涉,是锲而不舍的追赶超越,是顽强拼搏的创业史诗,是砥砺奋进的农科礼赞。

(一)

在中国,或许没有一座城市有比杨凌示范区更为深沉的“农科情结”。

4000多年前,农耕始祖后稷正是在古称“有邰”的杨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发祥出“天人相参,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哺育滋养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秦岭巍峨见证沧海桑田,渭水逶迤荡涤岁月尘埃。

1934年,追寻着圣贤足迹,笃定了兴农图存之信念,民主革命先驱于右任和爱国将领杨虎城等创办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西部农业科教事业自此开篇。历史的刻度提醒我们,几乎与伟大的红军长征同时,在杨陵这片沃土上,一场强农报国的理想远征开始发端。

从被毛泽东主席称赞“辛辛苦苦,独树一帜”的创始校长辛树帜,到修建“关中八惠渠”泽被三秦的水利大师李仪祉;从西北农业科教事业的开拓者虞宏正教授,到被李约瑟博士盛赞“在西方世界已很出名”的农史学家石声汉;从“蝶神”周尧到沙玉清、沈学年、吴耕民、章君瑜、谌克终……

上世纪40年代,小镇杨陵就云集了247位专家教授,其中海外留学归国者达92人,有博士学位者21人。在追求民族独立解放的滚滚烽烟里,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成为拥有十系一部,人才培养学科体系完备的全国知名农业高等院校。

然而,在风雨如磐的旧中国,各界贤达即使竭尽全力,也仅能为中国现代农业苦苦撑持一方治学之所。唯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才真正让农业科教事业在为人民服务中闪耀永恒的价值。

新中国成立了,一个世界大国的传统农业面貌为之改变,一个人才济济的农科小镇登上时代舞台。

建国后,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基本国情和国家战略需求,将杨陵镇作为农业科教基地重点建设。

1952年至1980年,农业部、林业部、水利部、中科院和陕西省,先后在杨陵创建了西北农学院、西北林学院、水利部西北水科所、中科院水利部水保所、中科院西北植物所、省农科院、省林科院、省农校、省水校、省林校十家农业科研单位。直到现在,在“老杨陵”口中,人们还能听到“十大单位”的说法。

一个不足四平方公里的小镇,不仅集聚起超过4000人的农业科教队伍,还诞生出一项项影响深远的科研成果。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默默耕耘的农科专家们,让杨陵成为承载几代人温饱记忆的原乡。

小麦良种推广的世界纪录是新中国创造的。

1949年至1960年,由西北农学院赵洪璋院士培育的“碧蚂一号”,在我国黄淮麦区推广了一亿亩,小麦亩产至少翻了一番。毛泽东主席评价“碧蚂一号”说:“救了大半个新中国”。从此至今,我国小麦品种的六次更新换代,有四次都出自这个远离城市的关中小镇。

还有秦冠苹果、小偃6号和陕农7859小麦、西农莎能奶山羊、西农8号西瓜、8819线辣椒、“秦白”系列大白菜……这些不胜枚举的科研成果,变成了千家万户里的一碗面、一盘菜、一杯奶、一牙瓜,汇成了家的味道,传递着新中国的温暖。

这一时期,改变生产面貌的科技理论也不断涌现,历久弥新。“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坬。”中科院水保所朱显谟院士提出的“28字方略”,在榆林米脂县塑造了绿水青山的“高西沟奇迹”,至今仍是开展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金科玉律”。

李振岐、刘荫武、山仑、李振声、李立科、李玉山、何蓓如、宁锟、窦忠英、李殿荣、高如嵩……党和国家的关怀,让新生的杨陵群星璀璨,熠熠生辉。

从建国后到90年代末,杨陵先后为国家培养输送农科教人才7万多名,取得农业科研成果5000多项,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000亿元。小麦育种、旱作与节水农业、畜牧胚胎工程、黄土高原治理、水土保持等科研水平世界领先。

可是,荣耀常常和困惑相伴,辉煌往往与隐忧相随。与灿若繁星的科研成果构成强烈反差的,是当时杨陵窘迫艰难的工作生活条件。公共服务设施寥寥无几,基本生活用品供应奇缺,医疗卫生条件简陋落后,子女上学就业无法解决,城镇建设没有统一规划,科研成果频遭毁坏盗窃。

与此同时,长期居于先进水平的杨陵农科教事业,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十大单位”分属三部一院一省,缺乏分工合作,学科、项目、设备等分散浪费,整体优势难以发挥。由于住房难、就业难、择偶难、子女上学难、看病难,加之产业基础薄弱,人才外流尤其严重。仅“八五”期间流失的高科技人员,就达450多名,“新的不来,老的想走”,人才流出入比一度高达19:1。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

建制不符,体制不顺,机制不灵。在改革开放初期,杨陵这个具备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的科教基地,面临着必须要跨越的“雪山”“草地”,迎来了必须要征服的“娄山关”“腊子口”。

一场关乎中国农业未来命运的改革,就此开启。

(二)

翻开尘封的历史档案,回顾20年来杨凌示范区的创业历程,底色鲜艳的改革脉络贯穿始终。无论是昨天的杨陵镇,还是今天的示范区,这里始终倾注着党和国家的殷切关怀,凝结着省委、省政府的心血智慧。

1996年盛夏,改革的序曲在“农科城”奏响。

8月30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在原省长程安东的陪同下风尘仆仆赶赴杨陵。

这是李岚清同志与农科重镇杨陵的第一次“见面”。也正是这次行程外的考察调研,触发了一场影响中国农业科教格局的变革。“应该在这里做农业科研和教学的‘大改革’。若陕西有意,我愿推动。”如同一轮即将跃出地平线的朝阳,一座肩负着国家使命,烙刻着改革印记的农科新城喷薄欲出。

最先行动起来的是省委、省政府。

1996年8月31日,在中央领导同志考察调研后的第二天,省委就作出安排,由省政府提出杨陵改革的初步方案并上报国务院。

行动如此之快,反映出省委、省政府对“农科城”前途命运的高度关注。“历任省上领导同志,履新之初都会去杨陵看望农科专家,帮助解决问题,给予支持。这是省委、省政府坚持多年的工作习惯。”思绪飘回20年前,时任副省长,曾任杨凌示范区管委会主任的范肖梅回忆说。

趁热打铁,乘势而上。

组织起草杨陵第一份改革方案的任务,落在了时任省政府副秘书长的张光强身上。从那时起,这位日后扎根杨凌16年的“老书记”,开始为示范区殚精竭虑,不懈奔忙。

1996年10月31日,中央领导同志视察“农科城”两个月后,由省政府提交国务院的建议方案获得原则同意。国务院明确,杨陵要“走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路子”。

只有留得住人,一个老牌农科教基地才能活起来。而只有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城市,才能扭转人才“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被动局面。

95岁的蔬菜专家陆帼一教授,至今仍珍藏着一张她当人大代表时的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1997年3月5日。那天,在参加全国两会陕西代表团讨论时,她向总理发出了“救救杨陵!”的呼吁。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1997年3月6日,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即将新生的国家农业高新区一个新称谓“示范区”。四天后的3月10日,国务院召开由两位副总理、一位国务委员、10个国家部委和陕西省负责同志参加的专题会议,专门研究示范区建设问题。

1997年3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鹏主持召开国务院第141次总理办公会议,原则同意建立杨陵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1997年3月25日,国务院同意省政府建议,“陵”字改“凌”,寓意“壮志凌云、奋发腾飞”。同年4月3日,省委、省政府举行“杨凌示范区建设新闻发布会”。杨凌在首届“西洽会”上精彩亮相。

1997年7月29日,杨凌示范区成立大会隆重召开。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国家级农业示范区,在4000年前“教民稼穑,树艺五谷”的沃土上,在一甲子前现代农业开端的热土上,昂然屹立。杨凌农科城,终于翻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

改革开放孕育了一座新城,新城开始酝酿一场新的改革。杨凌示范区的成立,具有跨时代的启示意义。20年来的实践表明,只有创新体制机制,才能支撑起开创性的光荣使命。

1997年,国务院在设立杨凌示范区的首份《批复》中即明确:“示范区建设坚持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原则。”7月29日,杨凌示范区成立当天,省部共建领导小组就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开始实质性运转。自此,由国家领导人出席的共建会,成为示范区建设的常态化工作安排。2007年,共建小组调整为双组长制。此后,陕西省省长和科技部部长共任共建小组组长成为工作惯例。

事实证明,省部共建体制既彰显了改革内涵,又突出了创新实践,是一次成功的顶层设计。20年来,这一创新体制成为支撑杨凌示范区履行国家使命的不竭动力。

1997年9月,作为省委、省政府的派出机构,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开始办公。一个至今仍是全省最精干高效的行政服务团队诞生了。

这是一个生来就有改革开放“气质”的服务管理机构。包括两名副厅级干部在内,首批28位同志全部由公开招聘选拔产生。直到今天,杨凌示范区“小政府,大服务”的理念,仍传递着改革开放的深度、锐度和力度。

杨凌示范区省部共建的体制优势和高效精干的行政管理团队,扫清了科教单位大融合的障碍,按下了科教体制改革的“快进键”。

1999年9月,杨凌示范区成立仅两年时间,经国务院批准,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等7家科教单位合并成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农业学校、陕西省水利学校两所国家重点中专和省部级重点中专陕西省林业学校升格组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我国教育和科研单位的首次实质性合并宣告成功。

打破了行政壁垒,整合了科教资源,集聚了创新要素。杨凌示范区省部共建的体制优势,让产学研“拧成了一股绳”,有效拉动了农科教协同创新的整体实力。

当年改革的亲历者,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的吴普特曾在《中国教育报》撰文,深有感触地说,省部共建,科教协同,有效提升了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对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作用显著。

仅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合并重组后,学校在校生规模翻了接近两番,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均增长了9倍,教职工人均收入增加了11倍,年发明专利数增长了24倍,科研经费增加了近30倍。科教队伍的博士学位比例提升了47.5%,审定作物新品种数年均增长了47.8%,永久性试验示范推广站增加了58个,核心论文年均发表量增加了120倍。

(三)

2017年7月29日,杨凌示范区成立20周年纪念日。

这天,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的一幢白色小楼里,74岁的小麦育种专家王辉教授,正带领科研团队批阅一份特殊的“考卷”。

在他们面前,是一万穗从试验田里采收回来的小麦。量株高、测芒长、称千粒重、看饱满度……在小麦育种研究中,这个环节叫做室内考种。“阅卷”结束后,一万穗小麦中大约只有50穗能脱颖而出,成为有价值的育种材料。

一万穗小麦意味着一万次观察和称重,更意味着至少数万次重复。从1973年追随赵洪璋院士从事育种算起,这份枯燥的工作,王辉一干就是44年。

几十年如一日躬耕麦田,王辉先后主持育成小麦新品种12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5亿亩,增产粮食40多亿公斤。2016年9月,中共陕西省委决定,命名王辉同志为“三秦楷模”。

这,就是杨凌农科专家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朴实表达,也是杨凌农业科技创新历程的真实陈述。20年来,牢记党和国家的嘱托,不负人民群众的期望,杨凌示范区扎实履行国家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如今,杨凌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已从45%提高到60%,直追发达国家水平。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62个,国家级平台9个,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93项,研发投入占比(R&D)达5.6%,位居全国前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杨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近年来,示范区培育并审定“西农585”小麦、“陕单609”玉米、“瑞阳”“瑞雪”苹果、“七月鲜”红枣、基因编辑白绒山羊等代表性动植物新品种150个,授权专利3516项,万人发明专利指数达30.8,居全省首位。

得益于省部共建体制的强力支撑,杨凌及驻区高校的协同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在杨凌,每年支持20个重点攻关项目成为常态,16个共享创新平台组建投用。示范区已与283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39所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立了两个“协同创新联盟”,区内外协同创新机制基本形成。

在我国西北乃至北方旱区,杨凌就是农业科技的“代名词”。如果将每个杨凌基地都标记成一枚绿叶,人们会发现,在中国旱区赭黄色的版图上,由枚枚叶片缀连而成的绿色原野,正在蜿蜒舒展。

20年来,杨凌在全国18个省(区)建立示范推广基地301个,年示范推广面积6590万亩,年示范效益超过176亿元,近一亿农民直接受益。“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已经成为示范区不懈进取的鲜活实践。

朋友们,您听说过“水足迹”吗?这是一个节约用水的新概念。简单地说,就是指生活里容易被忽视的水消耗,例如刷牙、洗车、灌溉等等。2016年,这一理论在杨凌被首次引入我国农业节水领域。从此,小到一粒麦,大到万顷田,农业生产的用水效率,有了更精确的计算标尺。

2016年8月,由杨凌示范区牵头组织实施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旱区节水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结题。以农业“水足迹”等基础研究为内涵,项目研发出6套节水新模式,32种高效用水新技术和37套节水新设备。在陕甘宁新蒙五省区示范推广面积259.1万亩,辐射带动用水效率提高了10%以上。

着力在基础性研究、种子创新和农业科技服务中体现“杨凌符号”,杨凌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由输出“一颗良种”转变为供给“多套方案”,为旱区现代农业发展破题。

在陕西,从白水、洛川的苹果,到眉县、周至的猕猴桃;从山阳、商州的核桃,到富平、阎良的西甜瓜,现代农业在哪里布局,“杨凌符号”就在哪里闪亮。

在新疆昌吉,杨凌不仅给维吾尔族同胞送来了红枣新品种“七月鲜”,还配套了矮化栽培新方案。枣农们的劳动量降了一半,收入却翻了一番,新疆枣业更红火了。

面向旱区,杨凌累计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超过38万人次,培养科技特派员1277名。20个省(区)的12472人获得了由杨凌颁发、全国认可的农民技术职称证书。

由“单兵作战”到“集团冲锋”。20年来,杨凌示范区探索形成了大学、产业链、科技特派员、科技培训、展会、媒体等六种农技推广新模式,打通了科技示范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农业科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武器。

作为第一个国家级农业示范区,杨凌立足“在更高层次上发挥示范区作用”的要求,主动领受脱贫攻坚任务。

目前,杨凌已在省内56个国定贫困县实现了示范基地全覆盖,并在六盘山区、秦巴山区、吕梁山区新启动建设了41个示范基地。今年,秦巴山区的示范基地将率先完成全覆盖。届时,“杨凌科技”将在陕甘川豫渝鄂六省市发挥扶贫脱贫助推作用。

8月5日,纬度最高的杨凌基地——福海黄花沟现代农业示范园在新疆阿勒泰奠基。在西藏阿里普兰县、新疆和田民丰县,两个新示范基地也正在紧张筹建。自今年起,示范区将在贫困地区每年培训农民1万人次以上……杨凌的科技扶贫道路,越走越坚实。

对许多人来说,第一次与杨凌示范区的不期而遇,是因为杨凌农高会的如期而至。

20多年来,每逢岁末农闲,一场让农民打心眼儿里高兴的5A级“农科SHOW”,都会准时在杨凌上演。

5天时间里,170多万群众和国内外嘉宾,2000多家企事业单位,85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在农科城里精彩亮相。

无论是农业科技的层次频率,还是农业实践的广度深度,被誉为“中国农业奥林匹克盛会”的杨凌农高会,当之无愧、实至名归。

今年,在杨凌示范区成立20周年之际,杨凌农高会捷报频传。

3月21日,杨凌农高会以615.99亿元的品牌价值,问鼎中国农业区域品牌榜首。5月17日,杨凌农高会在全省第一个通过UFI核准,拿到全球展览业最高级别认证。7月6日,“农高会”商标摘得“中国驰名商标”桂冠。杨凌农高会,已成为农科城最具“含金量”的名片之一。

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家使命,将杨凌示范区锻造成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的“国家队”“主力军”。

(四)

20年前,人们不会想到,一个关中古镇会嬗变为一座农科新城。20年后,人们不会怀疑,一次农业主题的自贸试验改革,将让丝路再次繁盛。

2017年4月1日,陕西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在我国11个自贸区的33个版块中,杨凌自贸片区的特色尤其鲜明。中国唯一的农业自贸区在杨凌诞生。

从第一个农业示范区到第一个农业自贸区,是对杨凌的肯定和信任,也传递出改革的深意和希冀。

建设自贸区是陕西站在新一轮改革开放前沿,实现追赶超越的重大机遇。将“内向”的农业打造成外向型发展的一张名片,既彰显了省委、省政府的系统思维和远见卓识,也体现出杨凌在国际合作中的积累和建树。

9月1日,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经济研修班在杨凌开课。来自黎巴嫩的学员Komaiha Waref告诉记者,他将在农科城收获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截至2016年底,杨凌共承办国家援外培训77期,累计培训了来自110多个国家的1800多名学员。在商务部、科技部和农业部的支持下,杨凌已成为我国旱作农业援外培训中心。

风从东方来,四海若比邻。

经过20年的积累,杨凌已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农业科技与产业合作关系,建成投用多边国际合作平台13个,组织实施国际项目120多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已与国外150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农科教创新联盟也正式成立。

现在,由杨凌主导建设的中哈、中吉、中澳等8个国际合作园区已完成阶段性任务。组建的国际农业创新智库已吸纳俄、加、以等国的60多位农科专家加入,安哥拉及莫桑比克国际农业自贸园区已完成前期调研,金海生物、美国嘉吉等20多家涉农外资企业也已入驻投产,农科城的“国际范儿”越来越足了。

没有大城市依托,没有工业支撑,20年的时间里,依靠创新驱动和“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接力拼搏,一座崭新的田园城市在关中平原拔地而起。这,就是杨凌的建设者们共同谱写的创业传奇。

20年前的杨凌,“下雨泥裹脚,晴天土扑面”。所谓的城区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没有一家像样的商店,没有一所像样的医院和中小学,更别说是排污和燃气管道了。

而现在,不但排污和燃气管道通到了杨凌农村,就连Wi-Fi都实现了全域覆盖。在杨凌,进村有景观,出村有公交,村村都有幸福院,户户都有网格员。

城区面貌更是焕然一新。示范区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杨凌的城市建设飞速跃进。按照国务院《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的次核心城市建设目标,杨凌35平方公里的主城区基本建成。纵跨南北的杨凌大道全线贯通,“六横五纵”的城市路网全面完成。

行走在杨凌,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是最寻常的景致。建成区绿化率达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8平方米,“三河两渠五湖四湿地”水生态景观初见成效,渭河杨凌段一期4000亩生态水面已经形成。城市开发不负田园风光,是农科城的个性,更是本色的坚守。

颜值高还要内涵足。党的十八大以来,杨凌先后出台各类改革方案168个,率先完成土地“三权分置”、确权颁证。与此同时,杨凌还在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发展农业科技服务业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两权”抵押贷款发放额跃居全省第一。

同时,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把杨凌打造成为“四化同步”发展典型、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范例的要求,示范区在养老、教育、低保等31项事关群众切身福祉的政策上实行同标准、同待遇,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政策一体化。

喜逢20周年,农科城喜事连连。6月,杨凌入选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7月,示范区医院成功创建三级医院。8月,杨凌高考二本上线率蝉联全省第一。高铁站、城市慢道、湿地公园相继建成投用,甘甜的石头河水和华电供暖进入杨凌的千家万户。

在杨凌,产城融合日益密切。围绕打造陕西涉农工业战略高地,杨凌推动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农业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加速发展。围绕农业提质增效,杨凌试点探索出易推广、好复制的农业园区新模式。2016年,杨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959元,位居全省第一。

专门给土壤“看病”的博士创客和自主育种的“农民科学家”同台竞技,精研杜仲的“冷娃”和大数据“农业云”比拼打擂。现在的杨凌,也是座充满创新创业氛围的活力之城。

杨凌已构建了创业工场、众创田园、创业大街等立体孵化集群,并出台了国内最优惠的38项政策。目前,已有750家技术创业团队入驻杨凌,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5万个。今年6月,杨凌成功跻身国家“双创”示范基地。9月12日,杨凌示范区顺利通过省级创业型城市验收。

昔日孔雀东南飞,今朝凤凰西北栖。

今天的杨凌,拥有科技人才近7000名。其中,两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11人,“长江学者”1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来自美、加、澳、德等海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10余位高层次人才选择在杨凌扎根。850余名高水平大学博士在杨凌投身我国农业科教事业。20年来,杨凌累计培养输送各类人才30多万名。

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共建部委的强力支撑,杨凌,这颗农业科技的“火种”,已经星火燎原。

穿云破雾20年,在相同的地理坐标上,农科城的今昔巨变,令人震撼,使人振奋。

“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犹在心中激荡,“形成制度红利辐射全国”的鼓励尚在耳畔回响。岁已弱冠,长至成年的杨凌示范区,正站在第三个十年的新“起跑线”上。

以争当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排头兵”和农业科技创新的“领跑者”为指引,杨凌正立足“在更高层次上发挥示范区作用”,加快建设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

在顶天立地的杨凌示范区,雄浑壮美的农科礼赞,久久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