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至24日,葛七宝等53人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二审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看到判决结果,借调中纪委的西安市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四级调研员陈猛长舒了一口气。“这支盘踞在西安市未央区北晨村20年的黑恶势力和它背后的‘保护伞’,终于受到了法律的严惩。”陈猛说,“这次案件查办也是对我们纪检人‘忠诚、干净、担当’历史使命的一次实际检验。”
2019年2月,连续奋战5个月的秦岭保卫战、黑臭水体治理问题调查工作刚结束,陈猛便投入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战场上。为了能迅速掌握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的组织特征、犯罪构成要件、活动轨迹和隐藏手段等,他先后到综合部门借阅文件、向同学同事咨询请教、摘录笔记资料,通过不断学习、分析、判断,很快就成为办理扫黑除恶案件的“精兵”。
这时,陈猛迎来了扫黑除恶战场上的第一场“硬仗”——高某某等人涉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作为该案内审组负责人,他带领组里同志将40余个问题线索全面梳理,既注重“打伞破网”,深挖“保护伞”问题,同时强化追责问责力度,严查国家工作人员不正确履行职责问题。在审查调查工作中,他和同事不放过每一个线索、不姑息每一个问题,一查到底,同时结合以案促改工作,先后深入17个部门、谈话125人次,有力推进了案件进展,增强了办案效果。
在审讯胶着期,面对被调查对象的负隅顽抗,为查清一件违法事实,陈猛在强化纪法教育的同时,精准研判其心理活动特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谈话策略,只用2个小时就成功突破其心理防线,使其认罪悔过。最终,该案先后立案审查调查45人,采取留置措施8人,涉及“保护伞”问题7人,挽回经济损失超1亿元。
因为办案拼命、雷厉风行,同事们都称他为“扫黑除恶‘猛’先锋”。陈猛却说,在扫黑除恶战场上,每一名纪检人都是“猛将”。
扫黑除恶没有休止符。高某某等人涉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刚刚进入收尾阶段,陈猛便“无缝衔接”投入新的战场。他背起“行囊”,转入葛七宝等人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一审查调查组,负责内审组和综合组工作。
该案组织发展周期长、涉案人员多、涉及案件多,有多名公职人员充当其“保护伞”,是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案件,查办难度可想而知。“葛七宝等人长期盘踞在北晨村,称霸一方,严重危害当地政治生态和经济社会秩序。”陈猛说,因为时间跨度长,部分案件知情人已离开西安,许多相关材料缺失,一些涉案公职人员退休或退居二线,都给案件查办带来了不少挑战。
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为了准确还原出葛七宝等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发展轨迹及其有关“保护伞”,陈猛和同事多方走访知情人,甄别排查案件线索;到档案部门,查阅葛七宝当选人大代表的相关资料,结合参与人的供述,还原整个过程,揪住了助其坐大成势的“保护伞”的尾巴。在此基础上,他和组内同事以行受贿问题线索为突破,在对3名被调查对象采取留置措施的基础上,迅速查清3人为葛七宝充当“保护伞”问题,并全部移送检察机关。
同时,作为第一审查调查组内综合组的负责人,陈猛始终坚持对案件文书材料的高标准、严要求,逐字逐句反复推敲,务求与证据材料完全一致、与案件审查调查工作相辅相成。他在该案各个阶段撰写的文书材料,都被其他审查调查组参照使用,为案件后期的顺利移诉、审判奠定了基础。
陈猛的孩子今年8岁,父母身体也不好,都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但因为工作原因,他回家的时间屈指可数。有时妻子和孩子想看看他或是给他送几件衣服,但因为办案点不固定和工作的保密性,他都只能“残忍”拒绝。说起家里人,电话那边的陈猛声音有些哽咽。正是肩上担负的责任和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激励着他奋战在扫黑除恶一线,捍卫党纪国法的尊严,守护人民群众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