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2019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合峰会提出建设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加强同地区国家现代农业领域合作的倡议。这一倡议得到了上合组织成员国的积极响应和上合组织秘书处的大力支持。一年来,农业农村部、科技部、外交部等国家部委,陕西省委、省政府和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倡议精神,成功举办了上合组织国家部长级圆桌会议、现代农业国际交流培训示范中心奠基仪式、农业基地实训基地启用仪式等系列重要活动,上合农业基地建设进入加速推进的关键阶段。在总书记倡议提出一周年之际,我们特别邀请了6位上合问题专家,以国际的视野、专业的眼光,深度解析上合农业基地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方向性、规律性和原则性等重大问题,必将为上合农业基地建设发展进一步创新思维理念、校准思路方向、加速融合发展。
本期嘉宾: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中国上合组织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孙壮志
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合作前景广阔
作为新型区域合作机制,上合组织自成立伊始,就把扩大成员国经济联系、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作为重要合作方向。经过近20年的发展,领导人就扩大经贸往来达成很多共识,奠定了深化多边合作的基础。农业是近些年各方非常重视的合作增长点,主要是具备这样一些条件:首先上合组织八个成员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农业在经济中占的比重比较大;其次是农业领域各具优势,有一定的互补性,有开展互利合作的良好基础;再次是成员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上合组织2018年专门签署粮食安全合作纲要;最后是农业资源利用、农业技术推广、农业设备产销、农业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合作具有很大潜力。
上合组织成员国当中,中国、印度、巴基斯坦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有着数量众多的农业人口;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已经成为国际上有竞争力的粮食出口国,其中俄2019年出口255亿美元农产品;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又是产棉大国。上合组织地区在农业的供应链、产业链上比较完整,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比较大。各国在农业领域又面临一些相似的问题,比如土壤退化、灌溉水源不足、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农民收入偏低等,通过扩大多边合作,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各国经济的提质升级。
新冠疫情爆发后,保障与农业相关的粮食安全、粮食供应、粮食消费等问题更为突出,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民众的生活,随着外部经济环境不断恶化,只有扩大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农业合作,才能有效弥补国内生产的不足。在自然灾害、重大疫病经常发生的背景下,在多边框架下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搭建稳定的交流平台,不仅是应对当前疫情的现实需要,而且对未来经济的恢复和民生的改善都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是上合组织农业合作的倡导者,在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及农机具出口等方面,在国际上都是领先的,通过在陕西杨凌建立农业基地,有利于促进成员国在学习借鉴新技术、新工艺,交流农业生产信息,开展动植物疫病防控、培训农业技术人才等方面开展合作,对扩大上合组织务实合作乃至构建地区国家命运共同体,都具有特殊的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