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旱区农业)“落户”杨凌

来源:杨凌融媒体中心 作者:万英俊 发布时间:2020-08-31 19:57

8月27日,记者从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旱区农业)(以下简称“创新基地”)建设推进会上了解到,2019年10月17日,杨凌示范区承担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旱区农业)获国家标准委批准筹建,成为面向全国旱区的国家级农业领域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20200831zo9oehdgbt.jpg

今年4月16日,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复创新基地建设方案后,杨凌示范区积极结合上合基地建设,以推进旱区农业创新成果转化为导向,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和标准创新团队的协同合作,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截至目前,杨凌示范区起草制定了《国家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联盟章程》(征求意见稿)。围绕旱区技术标准创新、农业标准化国际合作等重点领域,聘任了以康振生院士为组长的12名咨询专家,为创新基地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遴选组建了旱区农业节水技术应用、旱区农业设施、小杂粮国际合作等等方面18个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团队,加强技术标准制定、示范和推广的专业技术保障。征集立项省级地方标准15项、示范区地方标准15项、团体标准10项。以李丙智教授为核心旱区苹果产业技术标准创新团队,结合国家成果奖的创新技术,组织制定病害综合防治、机械化耕作、自根砧应用、山地苹果节水栽培等4项标准。以蒋卫杰研究员为核心的旱区农业设施技术标准创新团队结合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项目研究成果,开始制订非耕地(戈壁滩)日光温室建造和室内生产技术2项标准。与中亚(陕西)标准化研究中心,达成了合作开展与“一带一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重点农业技术标准的比对研究和有关信息化平台建设计划。与中检集团陕西公司达到了共同开展涉外农产品检测认证技术标准的比对研究和国际标准化培训计划。以冯佰利教授为核心的旱区小杂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技术标准创新团队正在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沟通,合作制订谷子机械化技术规程、谷子杂交种快速鉴定技术规范、黄米蒸煮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糜子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糜子耐盐性鉴定技术规程、荞麦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等7项小杂粮技术标准外文版的工作。

据了解,创新基地是以“核心示范、带动旱区、服务全国”为目标,推进旱区农业技术标准机制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创新、技术标准研制和示范应用模式创新为核心,以全国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核心区、标准化人才聚集区、产业发展引领区、标准应用服务区和国际标准化工作合作交流建设为重点,推动我国旱区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旱区农业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设立“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倡议,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若干政策的批复》和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支持杨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重要举措,也是应用标准化理念支撑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加强现代农业国际交流合作,推进自贸区农业片区建设与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有效结合。

推进会上,还宣布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旱区农业)建设方案的复函》和陕西省支撑创新基地建设立项的2020年省级地方标准立项计划;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中检集团陕西有限公司分别与杨凌示范区市场监管局签订了技术标准创新战略合作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