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过个“上合”年

来源:杨凌融媒体中心 作者:行波 许正斌 发布时间:2021-02-05 14:19

在上合组织现代农业交流中心项目建设现场,汉中洋县农民工薛磊一双因长期从事木工行当而布满老茧的双手,还有他那黝黑的脸庞上露出的洁白牙齿让记者印象深刻。

“师傅,您在忙啥呢?”
  “俺在这里包柱子、订模板。”
  “在这里平时都干什么活?”
  “我是木工嘛,就是制模、拆模,一直干着这个活。”
  一番聊天中记者得知,今年46岁的薛磊,已经从事木工行当20多年了,是个“老手”了。自项目动工以来,薛磊就来到了杨凌,见证了项目主体建成的全过程。
  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是“一中心多园区”的“中心”,也是“上合农业基地”的主体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聚集整合陕西及杨凌的农业科教资源,借助杨凌自贸区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之间的科技交流和经贸合作,能参与建设这个项目,让他倍感欣慰。
  每天穿梭在密密麻麻的钢架中间,薛磊脚上穿的军绿色胶鞋已经沾满了尘土,身上的反光背心也布满了油渍,脏活累活都是他们的“家常便饭”。
  “这两年政策好了,政府对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很重视,现在工资基本都能按时发放,所以,虽然干活累点儿,我们也觉得安心!”薛磊乐呵呵地说道。
  正值年关,项目建设有工期,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薛磊和百余名工友们积极响应政府倡议,决定不回家,就呆在项目部,在这里和“上合农业基地”项目过个年。这些人里有来自四川的、陕西的、还有甘肃等地的。
  薛磊的班长伍勇是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的人,平时负责工人们的施工调配,根据工程的要求指导他们科学有序施工。
  “今年6月份要把项目提前干完,工期紧、任务重,今年春节我们不准备回家了,就在工地过年。到时候我们也会按照各地的风俗习惯,为工友们准备一些年味,让大家在一起过个暖心年,就和在家一样。”伍勇说。
  说话间,伍勇指着他们的生活区说:“空调有,生活热水、餐厅也有,什么都有,设施齐全。”
  农民工干的是一项既苦又累的活计,他们用双手让城市旧貌换新颜,用自己的辛劳,换来了一个个项目的加速推进。
  “截至目前,项目主体已经全部完成,正在进行室外回填和玻璃幕墙施工。春节期间,我们召集了一百多名愿意留在项目建设现场的工人,加紧施工,力争按照时间节点推进项目建设。”项目建设现场负责人杨鹏说。
  来杨凌近半年时间了,薛磊和他的工友们还没有机会好好逛逛。“今年就不回家了,有活就干活,有空了还想在杨凌走一走。”薛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