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之情,合之韵。杨凌,以梦为马、以农为笔,与天下共画“上合图”。
时间回到两年前,2019年6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时,发表题为《凝心聚力 务实笃行 共创上海合作组织美好明天》的重要讲话,提出中方愿意在陕西省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加强同地区国家现代农业领域合作。
总书记讲话犹言在耳,落实行动快马加鞭。
全球视野、国家使命、陕西责任、杨凌担当!两年来,杨凌示范区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比什凯克重要讲话精神的践行中,站在推动上合组织国家现代农业协同发展的风口,依托自身科技创新禀赋,加快建设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创造更大的上合空间,流通更新的上合要素,为促进同地区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从倡议提出到迅速落实,从蓝图铺展到实景展现——今天的上合组织农业基地,正在纵深推进中谋划更高质量发展,激发“千帆一道带风轻”的势能,迈向“奋楫逐浪天地宽”的新格局。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两年来,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在高位推动中聚成星辰大海,在扎实落实中汇成涓涓细流,杨凌以“弄潮儿”的姿态勇立潮头、劈波斩浪,敞开胸襟、拥抱世界。一幅新时代的杨凌“上合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今年5月19日,北京,一场与世界握手、与国际对话的“上合宣言”让上合大家庭的“亲戚”越走越近、朋友越交越深……
“潜力无限!”
在当日举行的上合组织农业基地推介会暨上合组织农业合作成果展上,上合组织秘书长诺罗夫在推介上合农业基地时说:“本次推介会让各个成员国更好地了解杨凌示范区及上合农业基地所蕴含的潜力,希望通过上合组织国家的共同努力,加速落实合作项目,在各成员国创建快速发展的现代化智能农业体系,确保当地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以造福各成员国人民。”
潜力,不仅是对两年来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最直观的概括,也为新时代上合组织国家农业发展的潜能寄予了希望和力量,为杨凌高质量建设上合组织农业基地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更加广阔的空间:
2020年6月14日,上合组织农业基地核心项目——现代农业国际交流培训示范中心破土动工,这一承担着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展示等任务的项目,有力促进了上合组织国家在农业技术和粮食安全等领域的深入合作;
2020年7月6日,上合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成立,为上合组织国家开展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技术集成示范模式与标准研究、技术人才培训体系与成效评价研究提供技术和政策咨询服务;
2020年10月22日,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揭牌,标志着杨凌建设上合农业基地取得了实质性成效,为推动上合组织国家农业发展从“大写意”迈向“工笔画”奠定了基础;
……
一条时间轴,串起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的始终,也打通了内循环的“任督二脉”。“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活力!”杨凌良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作为上合粮食作物技术交流示范基地,杨凌良科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主要进行小麦、玉米、油菜等新品种选育和智慧化机械耕作、水肥一体化示范,面向上合组织国家推广辐射,推动同地区国家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上合组织现代农业国际合作实训基地启用、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拔地而起、上合组织现代农业交流中心投建……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呈现“集成之作”。两年来,杨凌示范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陕西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有关部委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奋力建设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为开展上合组织国家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科技人才培养、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提供基础保障,有力推动上合组织国家间农业技术和农业产业的交流和协同发展,为国际农业合作开垦出一片科技之田、希望之田。
杨凌怎样抓住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机遇?题眼是:“乘势而上”。
如何“乘势而上”?一个关键词:“科技创新”。
这是杨凌推动上合组织农业基地高质量建设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
“哈萨克斯坦非常欢迎杨凌农业创新园这样的合作模式。中哈两国山水相连,这是邻居对邻居的帮助。”这是哈方农艺师阿布姆斯利姆·阿利苏尔塔诺维奇的一句肺腑之言。
推动中国农业与上合并轨,手握农业技术“大牌”的杨凌农技师杜双社坚定了杨凌科技闪亮游牧哈国的信心和决心,在他看来,中哈农业具有高度趋同性,而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则是破题哈国农业发展短板的关键。
“当地人种植西红柿缺乏技术,产量很低。通过把杨凌科技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后,咱们种出的西红柿植株更强健、长势更旺盛。”杜双社说,杨凌农业科技在哈萨克斯坦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合作空间,这也为上合组织国家开展农业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
自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以来,杨凌示范区紧紧围绕推动同地区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定位,聚力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国际合作,与上合组织国家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合作,取得累累硕果。
截至目前,杨凌先后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中美内布拉斯加农业科技园、中加现代农业合作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中以节水示范园、中马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8个现代农业园区正发挥“头雁效应”,推动形成了国际科创看杨凌的生动局面,把更多科技引擎植入“上合沃土”。
如果说,农业科技决定了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的“厚度”,那么,创新驱动则影响上合农业基地的“高度”。杨凌在上合组织农业基地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工程背后,又潜藏着怎样的创新公式?
在管理学上,对于发展有着诸多描述,其中创新与发展的第二曲线阐明: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按下创新的快进键,才能促进发展增长的蝶变。
当前,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创新与发展的第二曲线已经到来,杨凌只有用活用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一公式,才是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永葆活力的关键所在:
今年1月19日,杨凌种业创新中心揭牌成立,为打赢种业翻身仗蓄力破题;随后,杨凌果业创新中心、杨凌农业智能装备产业创新中心、中国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先后成立,通过创新驱动,为中国、上合组织国家乃至全世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关键之道。
随着一系列创新中心的应运而生,杨凌将长袖善舞发挥科技创新作用,架起农业科研与成果转化的“桥梁”,在上合组织国家创建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农业体系,让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果造福各成员国人民。
而这,只是杨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个缩影。
今年4月28日,2021年上合组织国家电子商务合作研修班在杨凌开班,这也是上合农业基地挂牌成立以来首期面向上合组织国家举办的援外培训班。培训采取线上的方式为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6个国家的87名学员进行了培训。
“杨凌远程培训项目很有教育意义,信息量很大,有很多实践经验和解决方案,是非常实用的课程。”事实上,在许多上合组织国家“洋学生”的眼中,农业技术交流培训让他们学到了现代农业的丰富知识,成为推动不同国别现代农业共同发展的“绿色使者”。
搭建培训新平台、开辟培训新境界,远程培训“因子”的注入,改变着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的“质感”,推动上合组织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走深走实,成为上合组织国家促进现代农业交流合作的的坚韧纽带。
“我们依托驻区高校科技资源优势,统筹全国一流培训师资和农业科研力量,运用“5G+”直播等现代培训手段,针对上合组织国家农业领域的官员、大中型涉农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重点科研院所农业专家等开展农业远程培训课程。”杨凌示范区国际合作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将积极面向各国征集培训选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使农业技术培训在上合组织国家实现全覆盖。
和而不同,世界大同。
两年后的今天,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惠及上合组织国家,农业新技术、农业新品种源源不断“飞”入各国寻常百姓家:
在哈萨克斯坦,中哈创新园从杨凌引进了玉米、小麦、大豆等6大类45个试验新品种,种植面积近1500亩;
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建成俄罗斯农业园,杨凌的农业技术、农业产品、农业设备等投入使用;
在乌兹别克斯坦,中国的先进种植技术和节水灌溉被引进,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
一座座园区、一个个品种、一项项技术以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为“桥”,跨洋穿海,构成了一道道上合农业靓丽的风景线。
桥,跨越障碍,联通此岸和彼岸,凝聚着共同的愿景和力量。
顶层设计、统筹布局、协同并进、形成合力——两年来,杨凌构建起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的完备政策体系,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国际交流,加强与上合组织国家现代农业的往来,持续促进各方在更多领域、更高层次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心系“国之大者”,心怀“新发展格局”。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再启新征程,杨凌又该怎样中流击水、乘势而上?
一方面,杨凌要充分发挥自身农业科教资源优势,弘扬“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不断完善基地功能,健全支撑服务平台,加强关键技术协同攻关,持续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努力为上合组织国家和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另一方面,杨凌要聚焦“交流、培训、示范”核心功能定位,拓宽思维、大胆创新,最大限度扩大开放合作,以新格局统筹大平台,用新理念推动大融合,不断提升杨凌在国际农业合作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高水平、高质量推动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拓展新空间。
开局“十四五”,逐梦新征程。杨凌示范区将一以贯之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比什凯克重要讲话精神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更大格局、更高标准建好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创造更大的上合空间,为促进同地区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加强全球粮食安全和扩大上合组织国家农业交流合作做出新的“杨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