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报告 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来源:杨凌时讯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2-30 09:28

2014年12月,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吹响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号角,一场全民参与、声势浩大的食品安全民心工程随之开启。杨凌各级各部门与20多万民众一起携手共创,创新进取,共同织就食品安全保护网。

创建活动坚持责任治理、精准治理、综合治理,不断加大力度,切实创新方式,实现了创建有特色、见成效、保安全、惠百姓的目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保障水平大幅提升,中省市第三方群众满意度调查均超过83%(指标要求70%),食品安全创建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5月,陕西省食安创建推进现场会在杨凌成功召开,向全省各市推介了杨凌工作经验。今年有7省38个市县前来考察交流创建工作。两年创建活动,我们用心答卷。如今,到了交卷的时候。

高位推动协调有力

示范区连续两年将创建活动列入惠民“十件实事”,党工委管委会领导先后12次听取汇报或召开协调会,多次实地检查推动,解决重难点问题。全面推行包抓机制,示范区、杨陵区两级党政领导、部门全方位、多层级齐抓共管创建工作。食品安全和创建工作按3分列入年度目标考核,每季度专项考核,创建办定期进行明查暗访和督查通报,全力统筹推进创建工作。西农大、杨职院均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协调推进食安工作。

权威高效监管体系全面建成

建立完善了独立性较强、一体化部署的三级监管机构,三级食药监部门全部单独设置、派出管理,5个镇(办)设立了监管所并全部通过了省上示范化验收。两年来,全区监管力量从创建前21人增长到目前的65人,增长209.52%;各级监管事权划分明确,岗位责任清晰,村村(社区)设有协管员和食品药品利民服务室,日常监管及时严格规范,“四有两责”(有职责、有岗位、有人员、有手段,履行好日常监管职责和监督抽检职责)得到全面落实,队伍能力素质得到整体提升。

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示范区、杨陵区建立了经费增长机制,足额保障食品安全监管、检测经费。创建以来,食品安全工作预算经费大幅增加,2015、2016年累计投入2300多万元,建设高标准监管所,建立监管信息化平台,配置执法装备和快检设备,开展检测和科普宣传活动。

抽检和公示力度逐年加大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食品抽检为抓手,全区形成了以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全省首家通过省上验收)为核心,监管所、农贸市场、超市和农产品基地各快检室为支撑,覆盖全域的食品检测体系,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创建以来,抽检1600多批次,快检2.5万多批次,食品抽检做到了品种、业态全覆盖,抽检结果做到了第一时间全面公开公示,接受监督。同时,加大了对馒头、辣椒面、生湿鲜面、豆芽等专项抽检。抽检比例超过了全省规定的4份/千人。

农产品源头治理更加有效

探索形成了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以农产品认证为评判、以检验检测为手段、以标识溯源为保障、以创建品牌为目标的“五位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模式。制定农产品地方标准112项,全面推行“三品一标”认证,认证覆盖面积2.6万余亩,产品45个。建立农产品溯源平台和体系。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出准入制度。以“杨凌标准、杨凌认证、杨凌溯源”安全农产品为核心内容的“杨凌农科”品牌,价值661.9亿元,被评为中国区域品牌第二名。

市场管理日趋规范

制定完善了11种食品业态行为规范。建立健全了覆盖全产业链的企业信用档案和监管档案,统一公示监督、公开承诺,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严格质量安全控制,严格日常监管,加大整治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投入2000多万元,改造、新建8个农贸市场,五星批发市场创建省级示范农贸市场改造工作提前全省要求一年即将全面完成。辖区市场、经营集中路段设置公示监督牌,倒逼责任落实。建成示范企业72家,示范门店580家,示范镇村26个,示范校园14个。124家经营企业实现了“明厨亮灶”。为全区“三小”统一配发工作服2500余套。

小摊贩实现“六统一”规范化管理

坚持疏堵结合、集中管理、服务百姓的原则,对小摊贩全面摸底,100%许可备案,建立健全了监管档案和制度;全区确定12个固定经营场所,政府统一免费配备餐车、厨师衣帽、垃圾箱,实行统一地点、统一车辆、统一时间、统一服装、统一标示(和设置二维码)、统一餐厨垃圾回收的“六统一”管理。食药监和市政部门建立协作互动机制,强化监管。全区小摊贩整体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小餐饮改造奖补提升效果好

制定了小餐饮改造提升每户500-1000元的奖补政策,全区600多家小餐饮店已完成改造提升80%;对汽车站夜市、田园居步行街、新桥路饮食街等餐饮集中区域进行了整体改造,小餐饮环境卫生明显改善,经营管理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

小作坊加快实施园区化管理

制定了《杨凌示范区小作坊许可目录》,健全了小作坊监管档案、工作制度和许可流程;推进小作坊园区化建设,企业投资、政府奖补建成麦力祺食品微创园区,可容纳50-70户小作坊,出台了小作坊入园免2年租金等奖补政策,第一批小作坊正在入园,元月底投产运营。严格园区外许可,杜绝散、小、乱小作坊,力争2年内实现重点品种全面进园区生产,从源头提质量、防风险、促安全。

重点难点监管得到强化

加强学生食堂、农村聚餐监管和重大活动保障是防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关键。出台了《关于加强校园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责任,强化管理。在高校推行“6统一”(米饭统一配送、馒头统一配送、食品统一配送、净菜统一加工、餐饮具统一清洗消毒、大宗物资统一采购)和“6T”(天天处理、天天整合、天天清扫、天天规范、天天检查、天天改进)规范化食堂管理模式,探索建立了5个农村家宴服务中心和农村家宴聚餐申报检查制度,落实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十项流程管理,实现了建区以来食品安全“零事故”。

稽查执法查办案件不断加强

食药监、公安部门分别成立了食品药品稽查支队、食品药品侦缉支队,全面建立并实施行刑衔接、联动执法机制,严查重处食品违法犯罪行为,办案数、罚没款较创建前分别增长106%和575%以上,向公安机关移交案件2起。问题食品后处置及时到位,执法办案信息和“红黑榜”全面公开。创建以来,坚持重典治乱,始终保持对食品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有力促进了产业规范发展。

投诉举报24小时受理

建成利民服务大厅,建立投诉举报平台,当面倾听民生民意,真诚化解民困民忧。12331、87012331投诉举报电话24小时开通。制定了举报奖励办法,多形式宣传投诉举报电话。2016年投诉举报较2014年增加58%,群众主动维权意识明显增强,服务群众的途径更加顺畅。

共治共享格局全面形成

开展了全方位、高频次、广覆盖的宣传活动。杨凌电视台、杨凌时讯、示范区管委会网等开办了创建专栏,播发公益广告和信息3万多次;开通了“食安杨凌”微信,更新1100多条;开展“亲子行”、“你点我检”服务百姓、专题晚会和食品安全知识大竞赛等互动活动,增加群众参与度;集中宣传、走村入户宣讲、开展“六进”活动,发放各种各类宣传资料近30多万本(份);邀请公民代表、大学生监督员、社会监督员走进机关、走进企业、走进市场,定期通报工作,接受监督。食品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共享格局全面形成。

食品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落实“放管服”,力促食品产业发展。进一步简化行政许可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落实食品产业扶持政策,帮促企业健康发展,本香、秦宝、竹园村、天和生物、众兴菌业、好友多超市等规模企业发展势头良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个体)发展到2500多家,其中食品生产企业43家,经营企业1510家,“三小”976家。

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两年来,全区食药监管人持续发扬敢于担当、敢于攻坚、敢于创新、敢于争先的干事创业精神,以食品安全、群众满意为目标,注重解决群众身边的、关注的问题,着力提升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公众对食品安全满意率从创建初期的73%提升到85%,创建工作成果受到广大群众和各方的普遍认同和肯定。

保障和服务百姓 食品安全永不停歇

创建工作源自努力,创建成绩来之不易。两年来,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扎实打造“食安杨凌”靓丽品牌。我们深知,百姓对此还不满意,我们更不知足,也不骄傲。食品安全永远在路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抓好创建成果巩固提升,进一步落实“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持续推行“五零”举措(服务零距离、办事零障碍、帮扶零收费、发展零干扰、监管零容忍),充分运用“三项机制”,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努力实现追赶超越,奋力做好食品安全卫士,为百姓饮食安全矢志不渝、砥砺前进!

创建工作开始验收啦,请您参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