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三个能力建设 保障三秦百姓健康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肖裔琛 张伟峰 田野 发布时间:2016-12-27 08:52

食品药品安全是民生所系,食品药品监管队伍就是保障百姓食药安全的守护者。如何全面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开展好食药安全监管,让政府放心,让百姓满意。今年以来,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充分加强基层能力、监管能力、检测能力三个能力建设,紧紧围绕“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全力服务三个陕西建设”这一根本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有力推动和巩固了全省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中向好,没有发生区域性、系统性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三秦大地美,食药安全好,已经成为“三个陕西”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基层能力建设: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试行三合一市场监管模式的县(区),如何更好地保障食药监管力量不被削弱?如何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成为首要职责?” 

“面对食品药品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市县镇各级的监管责任到底是什么?” 

这是今年7月,省食药监管局官网的“局长信箱”收到的一封基层乡镇监管所的同志来信。在信中,该同志反映了基层食药监管在能力建设上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该信引起了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胡小平的高度重视,结合自己调研掌握的情况和省局对各地工作督导反馈的信息,他认为信中反映出的问题在全系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对此,省局将该同志来信印发给全系统,并在全系统集中开展为期15天的工作作风大讨论。 

发现问题是水平,解决问题是能力。立足问题导向,解决现实中食药监管队伍和工作带来的困惑,就是提高基层能力的具体体现。在大讨论中,省局明确提出,要全面查找在食品药品机制建设方面还存在哪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展的问题,如何形成权责明确、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对照重点工作,查看哪些需要加强和改进;并要求县(区)局结合辖区食品药品安全形势,针对薄弱环节,提高完善。 

大讨论不仅在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更引起了基层的反思。基层县局领导带头,自觉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正如千阳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郑维杰所言:“基层县乡监管人员天天直接与群众打交道。我们工作作风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认识和对政府的信任。新形势下,我们基层监管人员应突出食药监管的主业地位,确保成效实实在在。”

基层县局处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第一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监管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无论机构如何变化,监管责任没有变。保障就是目标,担当就是责任。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就是关口前移,就是以人为本。这是近年来全省食药监管系统的始终秉承的理念。 

今年11月10日,陕西首次全覆盖集中培训基层食药监管县(区)局一把手。主题就是聚焦“四有两责”落实,培训食药监管“明白人”。 

当天,来自全省的121位市局领导、基层县(区)食药监管局(市场监管局)的一把手,面对面分组与省局领导围绕“食品药品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这一主题进行坦诚交流,省市县三级领导一起理思路、析难题、谋对策。从11月7日到11月11日,这些县(区)局的一把手,首次在西安集中度过紧张的5天培训生活。 

“要提高基层县局落实‘四有两责’的质量和水平,必须把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搞清楚,一定要在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上下功夫”。这是省局在工作中形成的共识。 

带着问题来,揣着办法走。在短短的一周培训时间里,基层县(区)局长们普遍感到收获满满。来自礼泉县局局长黄俊锋感慨地说:“通过培训自己明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抓什么如何抓,要做食品药品监管的明白人,不打糊涂仗。”

培训结束后,省局又趁热打铁,派出由局领导带队的7个工作组,深入市县对年度重点工作进行督导,指导推进“四有两责”在基层县区落地生根。 

当然,基层工作的推动还需要相应分管领导的重视,从而使大家在食药监管领域形成共识,凝聚合力。2016年5月30日至6月3日,全省市县政府分管食品药品安全副市长、副县长(副区长)以及部分市县食药局长共138人在国家食药总局高级研修学院进行了集中培训。这是我省首次针对市县政府领导开展的食品药品安全培训,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高度重视,滕佳材副局长和部分司长、研修院院长亲临授课,省局胡小平局长作开班第一讲。大家普遍反映,通过学习交流,对当前食品药品监管形势任务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矛盾问题和应对举措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落实守土有责,树立“看齐意识”,要把把食品药品安全当作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民生福祉。

今年,我省强化属地责任落实,明确各级政府在推进县级市场机构改革中,要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作为首要任务,配齐配强监管力量,打通监管“最后一公里”。 

稽查能力建设:   夯实基础 突出重点 
    “李老板,我们对您家小作坊生产的面条进行了监督抽检和调查取证,抽检结果显示面条中含有非食用物质甲醛,根据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您涉嫌生产有毒有害食品,已构成刑事犯罪,现案件已移交公安部门,请您积极配合……”12月1日,笔者在省食药监管局举办全省食品药品稽查能力大比武活动半决赛现场,其中的模拟执法演示现场看到了这一场景。从今年6月起,省食药监管局利用半年的时间,在全系统开展食品药品稽查能力大比武活动。 

如果说,日常监管是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基础,那么,稽查执法就是监管部门手中的一把“尖刀”,刀锋所指,让食药违法行为现形。把这把尖刀打磨得更加锋利,斩断食药领域的违法行为,成为省局领导班子的又一共识。对此,针对去年全省开展的严打食药违法犯罪行为“飓风行动”中发现基层监管人员执法办案能力参差不齐,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省食药局在全系统开展食品药品稽查能力大比武活动,着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行动迅速、业务熟练、执纪严明,能打硬仗的执法队伍”。

省食药监管局立足实际,采取笔试、模拟执法实务开展大比武活动。抽调省、市稽查工作精干力量,组织编发了《食品药品稽查能力提升学习目录》,内容涉及80余部法律法规,建立了食品药品稽查执法知识要点试题库,编写了1000余道试题。精心设置模拟违法行为场景,包括食品快检抽样、调查取证、案件办理以及执法文书制作等内容作为现场模拟执法实务考核,通过“理论+实践”的形式,达到提升全系统食品药品稽查能力的预期目的。 

为切实做到全员参与,省食药监管局将此次基层执法人员的活动参与率作为考核市县级大比武活动的重要指标,要求各地广泛动员辖区稽查人员和基层所执法人员全员参与。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有1300多个基层所7630余名执法人员参加了此次大比武活动,参与率达到了89.95%。全省食品药品稽查能力整体得到大幅度提高,为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完善的规范制度为执法提供有力法律支撑。今年以来,紧紧围绕监管工作实际,省食药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小作坊小餐饮及摊贩管理条例》,省局出台了《关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实施“一票通”制度的通知》,要求在全省食品小作坊实行食品小作坊“一票通”制度,使小作坊生产的食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询、风险可掌控、责任可追究。”出台了《陕西省豆腐小作坊操作指导规范(试行)》、《陕西省粉条小作坊操作指导规范(试行)》、《陕西省小麦粉馒头小作坊操作指导规范(试行)》等10个食品小作坊操作规范。《操作规范》不仅给予小作坊生产者提供了可以参照的样本,指导新开办小作坊的生产者明白“如何做”,已开办的“做”的更好,规范合法生产经营行为,同时,也为基层一线食药监管人员提供了日常监管参照,可以更好的加强食品小作坊的监管,实现“操作者有规范、监管者有手段、消费者有保障”。 
    而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始终将乳粉、肉制品、食用农产品、学校餐饮、食品添加剂、农村家宴、保健品等作为重点,加大监管力度。以注射剂类高风险药品、中成药企业、麻醉药品、药品流通和医疗器械为重点,强化对药化和医疗器械企业的监管,做好GMP、GSP跟踪检查和日常监督,严防发生安全问题。省食药局坚持把飞行检查作为发现问题、推进责任落实、发现案源的有效手段,今年以来,根据群众举报、监督抽检、日常监管等线索,由省局飞行检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开展集中飞行检查22批次,涉及食品、乳制品、肉制品、保健品、饮品、医疗器械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 
    同时针对食品药品生产、流通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发力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截至11月底,全省食药监管系统立案查办各类食品药品违法案件7794起,涉案金额1614.37万元,罚没款金额5170.13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155件,责令停业整顿60家,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11个,捣毁制假售假窝点38个,有力净化了食品药品市场环境。 
    检测能力建设:   技术支撑 资源整合 
    今年4月,由陕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所长刘海静主任药师主持完成的《药品质量控制技术体系的构建与标准提升的研究》项目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这是我省不断提升检测能力的一个有力写照。 
    食品药品监管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执法工作,如果把日常监管巡查称之为首的话,则稽查执法和技术检测谓之为鸟之两翼,缺一不可。为了提升检测能力,我省大力加强技术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省、市食品安全检(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和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试点工作。 
    县级食品药品检测资源整合是食药监管体制改革的基础环节。为了全面提升陕西省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水平,我省从“十二五”时期,就积极推进县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工作,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充分肯定。整合前,全省具备食品检验检测职能的机构有197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34家,县级156家,社会第三方检验机构3家,分布在食药监、农业、质监、卫生、工商等部门。在食品检测检验中存在着检验资源分散,硬件设施滞后,技术人员匮乏,检验能力薄弱等情况。随着我省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检验检测需求日益增加,优化整合全省156家县级检验机构,是提高基层食品检验检测能力重要举措。 
    在县级检验检测资源整合中,我省发挥首创精神,探索整合模式。首先解决我省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各自为政、资金投入分散、设施重复建设、检测合力不足、各级检测分工不清等问题。2012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整合资源建设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的指导意见》,将质监、商务、粮食、卫计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所属的食品药品检验机构进行整合,组建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在全省形成市、县检验机构分工明确、上下衔接、逐级递进、有机一体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逐步实现人员设备统一利用、检验任务统一安排、检验经费统一归口管理、检验信息各部门共享的工作格局。 
    在整合中,省食药监管局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开展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了“两整合”“五统一”的工作目标,勇于探索,大担创新,明确提出建设区域性检测中心的思路,破解基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多年来面临的小、散、乱、弱、瘫问题,并紧紧抓住咸阳市被国家总局确定为全国整市推进的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试点市机遇,在咸阳市全面推进试点工作。 
    咸阳市组织专业力量论证、规划、编制整市推进检验检测资源整合方案,提出了符合各县市的地域特点和产业特色,按照地域相邻、运距合理、人口集中、产业相近,能够全面承担所辖区域内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任务的布局要求,全力推行“业务条管、人员垂直、分区划片、集约检测”的新模式,明确建设1个市级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和泾三淳、乾礼永、彬长旬、兴武4个区域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分中心,每个区域分中心覆盖2至3个县。通过实行“片区集约”检验检测机构建设,为“人员集中调配、经费集中使用、资产集中管理、技术相互补充,信息相互共享”搭建了平台,实现了“省钱节编”、“事有人干”、高效精干的良好效果。这种检验检测资源整合的“陕西经验、咸阳模式”受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咸阳组织召开全国第二批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试点工作推进现场会,把“全省规划、整市推进”作为第二批试点工作的原则,确定我省12个县级检验机构为全国第二批试点单位,获得中央投资12109万元。2015年,我省编制了《“整市推进”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建设规划》,规划到2020年,实现省、市、县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三级”联动,达到“全地域覆盖、全产业覆盖、全时段覆盖、全过程覆盖、全技术覆盖”,为我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随着检测手段的逐步到位,注重用技术手段发现风险成为我省食药监管中的一个常态。今年全省共安排抽检31大类食品73917批次、快检346560批次,实现抽检类别检验项目、抽检区域和全环节的全覆盖,运用大数据科学分析食品安全风险。目前,食品抽检已完成国抽5079批次,省抽5.61万批次;完成药品抽样9419批次,不合格率为3.93%;医疗器械完成抽样513批次,不合格率3.10%。发布食品安全通告42期,药品质量公告3期、医疗器械质量公告1期,对检出的不合格产品依法查处,并将处罚结果上网公开。 
    食药安全监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面对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一如既往,围绕“追赶超越”的目标要求大力提升监管能力,认真履职尽责,确保三秦父老饮食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