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综述

来源: 作者:常起辉 发布时间:2016-04-15 10:32

2014年11月,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治理“餐桌污染”厦门现场会上,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宣布启动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活动,国务院食安委选取了河北、山东、湖北、陕西作为首批试点省份。2015年10月19日~20日,国务院食安委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全国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以下简称“双创”)试点工作现场会,会议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推广山东等地试点工作中形成的有效做法和成熟经验,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把好从农田到餐桌每一道防线,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目前,试点范围继续扩大,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吉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湖南省、广东省、四川省已纳入第二批试点省份。

依法“双创”:工作有章可循

“双创”作为现阶段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和推进各地食品安全工作持续深化的有效载体,以创建试点的方式探索食品安全工作的路径和方法,对加强和完善新时期食品安全工作尤其是监管机制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各试点地区对创建工作做出系统的安排和部署,不但制定了详细制度,而且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措施,公布了检查验收的标准和方案等,推进了监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湖北省武汉市出台了我国首部“大城管”法规《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将小餐饮、小作坊等监管纳入第三方考核,食品安全在“大城管”百分制考核中占8分;出台《武汉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对餐厨废弃物统一收运处理;修订完善了《武汉市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42个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和由144位专家组成的食品安全专家库;出台了《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部分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通知》等指导性文件,强推创建。

山东省烟台市在全省率先制定了《烟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具企业无违法违规证明工作规范》、《关于全市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的意见》,组织开展了食品流通单位信用等级评定培训工作,拟定了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责任清单”和“禁止清单”。目前,烟台全市已有2370家餐饮服务单位被评定为A级。

天津市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工作方案中规定,市、区两级政府将食品安全纳入政府领导班子综合目标考核,实行绩效考核;制定出台监管规范,确保小作坊、小摊贩的生产经营及监管有章可循;把好食品安全源头关,规范管理城市大型农贸市场、食品批发市场等集中交易市场,畜禽屠宰管理规范,及时取缔私屠滥宰行为,使城市食品安全源头得到有效治理;行政区域内所有餐饮服务单位全部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公示率达100%;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根据各环节记录准确追溯到生产源头;辖区内各类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信用状况全面纳入社会诚信范围,使食品安全失信行为在金融、土地、许可等各领域得到联合惩戒。

创新“双创”:解决“疑难杂症”

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是创建活动的目标和主旨所在。如何在创建活动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压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方法等,既是创建活动必须承载的任务,又是确保食品安全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让食品以“身份证”的形式形成可靠的质量控制和信息追溯链条,这是山东省潍坊市积极创新业态管控的一项措施。在食品生产环节,逐步推行二维追溯码;在食品经营领域,将食品供货商档案与食品经营“一票通”合为一体,创新推行了“一本通”,实行准出准入、快检把关,建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源头可溯、安全可控、去向可查的长效机制;在餐饮消费环节,落实了餐饮工具色标管理、供货档案管理和食品安全保证公示“三统一”,进一步规范了餐饮食品安全监管。

湖北省宜昌市把食品安全纳入网格化管理,主动融入全市的社会治理创新体系,全市共划分324个食品药品监管网格,对接10148个(村)社区网格及网格员,构筑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监管触角遍布辖区每个角落,实现了力量倍增放大,确保食品安全问题快速发现、精准定责、及时处置、有效监管。同时,通过统筹各部门经营主体信息资源,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统一受理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和工作信息,准确界定任务归属,协调部门处置,做到任一指令都符合部门职责和工作实际,任一指令都确保有部门牵头,有人落实。

食品“四小”乱象是所有城市的“顽疾”,也是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食品安全治理工作的大难题。按照“疏堵结合”原则,杨凌区两级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新建3个专业市场,改造建成5个便民市场,对小餐饮、流动摊贩划行归市,强化监管。同时,结合群众需求,在流动摊贩相对集中的地点,由政府投资购置120辆小型餐车,免费交给经营户使用,实行统一路段、统一地点、统一车辆、统一时间、统一服装、统一标示的“六统一”管理措施。逐个摊点登记备案,加赋二维码,为流动摊贩上了“电子户口”,确保问题食品可追溯,倒逼经营户落实主体责任。

山东省济南市创新监管思路,着重开发了针对小作坊、小食品店、小摊贩、小餐饮店“四小”单位的移动执法APP。据了解,济南市开发的移动执法APP共有5大功能,一是可以标注地理位置,采集数据,形成网络地图;二是可以拍照生成头像,便于确认身份;三是实现移动监管,现场检查结果实时上传;四是综合查询,分析问题导向;五是可以连接WIFI打印机,即时生成书面记录。目前,该移动执法APP已对全市96%的“四小”单位实施了监管。

扎实“双创”:向管理要效果

各地扎实开展“双创”工作,并不断夯实创建的内容和内涵,有效巩固了创建活动成果。

治标治本从源头始,湖北省襄阳市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着力打造全国绿色安全食品生产示范区,襄阳“中国有机谷”上升为省级战略,全市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259.4万亩,有机、绿色、无公害标识农产品达313个;以建设全国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试点城市为抓手,实施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工程,实现了肉菜各流通环节信息全程可追溯;以防止餐厨废弃物回流餐桌为重点,实施餐厨废弃物集中收集、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等工程,日处理能力150吨的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建成并运行,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山东省青岛市抓流通、逼生产、控餐饮,确保各环节的紧密衔接,重点通过抓四项制度,实施驻场监管,在三大批发市场设立监管所的基础上,又在28家批发市场、132家农贸市场设立驻场监管员,实施专人驻场式监管;建立市场质量保证金制度,解决市场主办者只重经济效益而忽视食品安全的问题。目前全市79个市场上交质量保证金共1436万元;实施严格的退市制度,已对50多家食品经营业户实施了退市;严格落实食品检验检测和销毁制度,已检出并销毁不合格农产品120余吨。

检验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手段,福建省厦门市在整合检测资源基础上,着力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建设。按照4份/千人的比例,针对消费者关注的食品安全重点问题,增加检验检测的批次。同时,食品药品监管、农业、公安、卫计、畜牧部门联动,按照“督查经常化、问题清单化”的要求,严格依法监管,重典治乱,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下猛药、零容忍”,重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2015年,厦门市共查处食品违法犯案件1484起,查办刑事案件27起,刑事拘留38人,追究刑事责任16人。

按照“西部领先、全省一流”的建设目标,陕西省宝鸡市强化技术支撑,扎实整合检验检测资源,目前已建成1个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11个县(区)检验中心,镇(街)监管所全面开展食品快速检测,形成了三级互补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2015年,宝鸡市局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覆盖全市地域、企业和主要食品品种的市级抽检5870批次、县级抽检8000多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