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九月份到十月份,下了一个月连阴雨,墒情比较大。发的苗,你看,稍微有点发黄的现象…”一大早,“农业硅谷”杨凌区石家村农民赵增辉就蹲在地里拨弄着一拃多长的麦苗。他说,今年气温偏高,麦苗长得有点过旺,该如何处理,他想听听王辉教授的意见。赵增辉:“他隔三差五就来地里给(我们)指导,特别精心。”
72岁的王辉是这片试验田的“总管家”,地里种的是他选育的小麦品种“西农20”和“西农9871”。他1964年考入西北农学院后,就和小麦结下了不解之缘。王辉:“因为我在上中学阶段家里粮食很紧张,有时用树皮、树叶充饥。在这个时候就意识到,的确是民以食为天,粮食非常关键。”
“不再让父老乡亲饿肚皮”,这个单纯的信念支撑起王辉的育种梦想。毕业后,他一头扎进庄稼地,开始了育种人生。育种难,难就难在育种过程需要8到10年,十年后能否成功,还是未知数。所以,育种人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累、经受得了打击。王辉的同事王成社说,因为育种出成果慢,王辉52岁时还是个讲师,但他硬是坚持了下来。王辉:“一生选不出品种的人多得是,这事你既要有眼光,还要下功夫。”
为了育出良种,王辉把作息时间调成“农民模式”:“五一”做杂交,“十一”要播种,暑假在实验室,寒假在麦区。因为积劳成疾,他被下了两次病危通知书。就这样,四十多年来,他主持培育出了11个小麦新品种,但他并不满足。王辉:“现在要不干小麦育种总觉得缺个东西。在身体许可的条件下,把有生之年还是贡献给咱们国家的农业。”
原文链接:http://china.cnr.cn/news/20160108/t20160108_5210704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