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打造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区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程刚 张军政 发布时间:2019-03-21 09:06

3月15日,记者慕名来到杨凌示范区元树村崔西沟。在宽阔整洁的村道两旁,风格各异的民宿屋鳞次栉比。品种繁多的农家美食,令游人和食客赞不绝口、流连忘返。

通过“美丽乡村+”的发展实践,崔西沟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从一个普通的农家乐专业村,一跃发展成为全省知名的道德模范村、美食文化产业示范村。这里处处都是村美、业兴、民富的景象。

党的十九大以来,像崔西沟这样面貌、内涵都在发生显著改变的乡村振兴实践,正在杨凌示范区农村大地如火如荼地上演……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杨凌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的努力,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

基层党建引领新发展

老百姓都说,党组织是“定盘星”。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

“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我们村党支部以前影响力不大,就是因为没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躬下身子为群众服务。”元树村党支部书记刘旭说。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杨凌示范区党工委针对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大刀阔斧地改革,开展“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党建促发展“三个三”行动(定规矩、立承诺、明目标,查问题、解难题、作示范,抓班子、善创新、促发展),创造性把抓党建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示范带动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在全区基层党员和村干部的带动下,杨凌农村“农户改厕、污水管网、外墙立面”等改造顺利进行;村委会、幸福院、群众活动中心、主街美化等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效。

杨凌示范区乡村的华丽“转身”,得益于党建引领作用的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

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

农村群众的日子要真正过得好,就要住得好,身边环境也要好。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升级版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让杨凌示范区的农村一天天美起来。

巧借“智库”与“外脑”,杨凌示范区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合作,让专业的建筑规划设计团队服务乡村建设。双方通过驻村规划师“设计下乡”助力乡村振兴,从规划、设计、实施、发展全链条服务乡村环境建设。

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杨凌示范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启动实施,一幅宜居、宜业,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田园风光景色秀,恬静整洁乡间道……行走其间,心旷神怡。我每一次回村里都有惊喜。广场、公园里的各种休闲健身设施应有尽有,跟城里小区没有差别……”在外务工的王上村村民张宽社对村子的变化深有体会。

“硬化生产道路15.6万平方米、村庄道路3.2万平方米。修建污水管网1.9万米,新建污水处理设施14处,建成湿地涝池22座,1870多户家庭建成水冲式厕所。农村购置压缩式垃圾转运车12辆、分类式垃圾桶4000个,发放分类垃圾袋1200万个。”对于完成的工作,杨陵区乡村振兴办工作人员石明如数家珍。

集体经济打通致富路

1月2日,陕西省首批81家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颁发仪式在杨凌示范区王上村举行。这81家股份经济合作社全部来自杨凌,标志着杨凌示范区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从此,这些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有了国字号“身份证”。

王上村党支部借助乡村振兴,成立杨凌王上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按照“全村共建、产业共勉、村民共享”的发展思路,组建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猕猴桃产业。

“以前我们村的股份经济合作社搞经营,开不了银行账户,贷不了款,开不了税票,刻不了公章,生产的农产品无法直接对外销售,没办法和市场直接对接,市场不认可。现在有了国家承认的‘身份证’,村集体经济组织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进行市场经营活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王上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李社宏说。

“目前,我们按照集体股份制合作模式,让村民当股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整合土地、整合资金、整合资源,建立王上村有机猕猴桃示范园,并携手京东农场,通过电商销售企业,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建设猕猴桃产品加工厂,提高其附加值。”王上村驻村第一书记乔麟说,传统农业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除去成本,农民收入很有限,传统农业的路子行不通,必须走三产融合发展路子。

记者了解到,王上村猕猴桃已申报注册了“隔壁老杨”商标。下一步,王上村将通过农产品溯源、物联技术、智慧农业,打造猕猴桃认领种植的模式,让农户“轻松”享收成。

像王上村一样,杨凌示范区55个村庄都有各自的主导产业,比如,田西村的红薯、新集村的葡萄、姜嫄村的苗木、上川口的锣鼓、梁氏窑的建材……

产业兴旺发达,为农民增收铺就了一条金光灿灿的“致富路”。

“如今,村子里70%的家庭都有了小轿车,40%的居民在杨凌城区有商品房。”杨凌揉谷镇新集村党支部书记陈增科说。

据了解,2018年,王上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7515元;崔西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200多元;新集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700多元。

树立文明乡村新风尚

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魂”,是流淌在田野上的故土乡愁。厚重的乡风,是乡村振兴的软实力。

“农村发展好不好,不能光看农民收入有多少,还要看农民的精神面貌怎么样……”杨陵街道办“首届新乡贤”李成义感言,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一系列制度的推行,改变了群众的生活习惯。文明乡风建起来,村民之间闹矛盾的少了,模范、能手、好人争相涌现。

如今,杨凌示范区农村,新风拂面、文明荡漾,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邻里关系和谐了,追求文明生活方式的多了……

驻村规划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沈蕊说:“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作为驻村规划的一项主要内容,加强文明乡风建设要让文明乡风荡漾在农村的每个角落,真正实现‘人居环境美、文化生活美、乡风民风美’的建设目标。”

2019年,站上新的起点,杨凌示范区正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若干政策的批复》精神,在追赶超越的高质量发展征程上,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