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陵区委、区政府,党工委和管委会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2018年杨凌示范区精准扶贫工作安排》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杨凌示范区精准扶贫工作指挥部
2018年3月7日
2018年杨凌示范区精准扶贫工作安排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示范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高标准完成全年精准扶贫工作是底线任务,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根据中、省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结合示范区实际,现就2018年精准扶贫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2018年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农村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切实加强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衔接,认真落实产业扶贫、就业创业、扶志扶智等帮扶措施,不断创新精准扶贫新路径、新模式,着力提高精准脱贫质量,全面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为示范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018年精准扶贫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加大精准帮扶力度,确保2018年底全区578户1742名低收入群众实现稳定脱贫。
二、重点工作任务和主要措施
(一)突出抓好产业扶贫,拓宽持续增收渠道。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斩穷根”的根本举措。一是对于既有一定长期产业基础,又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户,实行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点对点服务,通过指导更新种植品种、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畅通农产品营销渠道等手段,切实提高其生产经营质量和效益。二是对于土地未流转,目前仍以经营短期产业为主的低收入户,通过政府补贴,鼓励支持其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猕猴桃、葡萄、杂果等长期产业,实现低收入家庭长期产业全覆盖。三是对于土地已经流转的低收入户,鼓励支持其通过流转土地或承包设施大棚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四是深入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精准帮扶模式,对有产业基础,但无经营能力的低收入户全部实行产业托管,彻底解决其产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五是坚持现有的产业帮扶政策不变,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探索农产品价格保险的有效办法,降低低收入群众产业经营风险。(责任单位:产业扶持专项政策落实办公室)
(二)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增强低收入群众获得感。一是深入推进“三变”改革。积极探索集体资产入股经营的有效形式,提高集体资产的经营效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确保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同时适当提高低收入户持股比例,使其获得更多分红收益。年内每个镇(街道)建成3-4个“三变”改革示范村。二是全面实行财政支农资金折股量化。在不改变资金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将财政涉农资金投入折股量化到村到户到人,所得收益分配向低收入户倾斜。三是持续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在稳定“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统”的有效形式,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合作社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提高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优质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切实提高现代农业的质量和效益。(责任单位:示范区农业局,杨陵区委、区政府)
(三)做大做强科技扶贫,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这个“坚中之坚”,立足于履行国家使命,充分发挥示范区作用,为省内外脱贫攻坚贡献力量。一是加快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建设。在“三区三州”、六盘山区、吕梁山区及其他省内外深度贫困地区新建杨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50个,实现六盘山区、吕梁山区全覆盖。二是提升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对已建成基地的管理,推进政、产、学、研、用、创紧密结合,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方式,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对助推精准脱贫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立足深度贫困地区实际需求,面向当地扶贫干部和农民群众,积极组织开展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年内面向省内贫困地区培训1万人次以上。四是依托示范区老年科教工作者协会,以及驻区高校科技工作者、职业农民,积极探索组建杨凌农业科技志愿者队伍,向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各派驻1支志愿者工作队,开展科技示范推广活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在当地转化,帮助贫困地区依靠科技提高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同时要研究出台激励政策,鼓励杨凌职业农民外出开展技术服务,对技术精、服务好、挣钱多的给予支持奖励。五是继续办好脱贫攻坚论坛。在农高会期间举办第二届脱贫攻坚杨凌论坛、脱贫攻坚专题展览,展示和交流全国各地脱贫攻坚新成果、新经验,把更多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输送到扶贫一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更多“杨凌力量”。(责任单位:示范区党工委组织部、示范区科技局、示范区展览局、精准扶贫联合办公室)
(四)狠抓就业创业扶贫,提高稳定脱贫能力。以提升低收入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实现稳定就业为首要任务,确保低收入家庭劳动力不失业、不待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一是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根据低收入户意愿和市场用工需求,组织有就业意愿的低收入户开展定向、订单式免费技能培训,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在村组开办免费培训班,确保每个低收入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项就业技能。二是多渠道扩大就业。对全区各类就业岗位信息进行全面梳理,实行台账管理,定期组织面向低收入群众的专场招聘会,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针对残疾或不便远出的低收入户个性化需求,量身定制村内公益性岗位,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做好公益专岗安置低收入劳动力就业工作,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聘用门卫、保洁等公益岗位,必须与人社部门对接联系,优先安排低收入家庭劳动力;采取以奖代补、工资补贴等形式,鼓励企业、合作社吸纳符合岗位条件的低收入户长期就业。三是加大劳务输出力度。依托杨凌农科劳务品牌,通过强化技术培训,组织低收入户加入技术输出服务队,出区出省开展苗木嫁接、整形修剪、设施蔬菜等农业技术服务;加强与省内外用工单位的联系,组织低收入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劳务收入。四是加大低收入户创业扶持力度。对有创业意愿且具备条件的低收入户,给予免费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并提供一定数额的启动资金;鼓励合作社能人通过创业带动低收入户就业。(责任单位:就业创业专项政策落实办公室)
(五)持续强化扶志扶智,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注重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把救急纾困和内生脱贫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一是突出教育引导。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厚德陕西·德耀农城”道德实践活动,“精准扶贫·文化下乡”等惠民演出活动,着力提升村民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二是大力培树脱贫典型。评选表彰一批依靠自身辛勤劳动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引导低收入群众破除“习惯穷”“等靠要”的错误思想,让他们从脱贫典型身上受到激励、得到启发、看到希望,自强自立、苦干实干创造美好新生活。每个村(社区)至少培树1户脱贫典型。三是建立扶贫爱心超市。引导低收入户积极参与村内公益活动,改变贫穷落后的精神面貌,增强其自力更生、劳动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四是开展谈心交流活动。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驻村工作组以及两委干部、农村党员作用,定期上门与低收入户谈心交流,帮助其解决难心事、烦心事,鼓励其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形成关心关爱低收入群众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示范区党工委宣传部、杨陵区委、精准扶贫联合办公室)
(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织密织牢兜底网。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加大社会救助力度,进一步深化农村低保和精准扶贫制度有效衔接,加大“救急难”和医疗救助力度,减轻低收入家庭就医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二是加大健康扶贫力度。全力抓好低收入群众医疗保障政策落实,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和疾病预防控制“八大行动”;建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预警机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新招聘的医学类本科生到村(社区)卫生室工作制度;积极创建省级健康扶贫示范区。三是加大教育助推力度。在全面落实教育助推各项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把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作为硬任务,确保低收入家庭子女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四是加大残疾人扶助力度。探索建设精神疾病患者镇(街道)集中托管所,建立重度及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集中托养长效机制;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下乡入户工作;通过实用技术、手工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残疾人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实现稳定增收。(责任单位:健康扶贫专项政策落实办公室、教育助推专项政策落实办公室、社会保障兜底专项政策落实办公室)
(七)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进一步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新模式。一是加大职业农民培训力度。依托田园农庄建设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和创新创业中心,建成3个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实训基地,面向贫困地区培育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农村技术员。二是建立低收入户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发挥现代农业精准扶贫示范园作用,在持续吸纳低收入户入园务工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土地入股分红进程,筑牢低收入户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低收入户增收脱贫。鼓励低收入户采取多种形式在精准扶贫示范园承租经营设施大棚,切实提高低收入户的经营收入。三是充分发挥慈善信托作用。按照“政府主导、各界众筹、信托管理、收益扶贫”的原则,积极动员社会各界筹资,不断壮大慈善信托基金规模,力争2018年底慈善信托基金达到1000万元,最大限度发挥慈善信托收益分配、专项救助和项目资助三项扶贫作用。(责任单位:杨陵区委、区政府,示范区金融办,精准扶贫联合办公室)
(八)统筹各方力量,健全大扶贫格局。强化工作聚焦、力量聚合、要素聚集,进一步健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一是充分发挥“六办两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细化、量化“六办两组”扶贫责任,严格对标管理,严格政策兑现,严格目标考核,全面提高行业扶贫的针对性、实效性。二是深化区校合作。依托杨凌“农科教”优势,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对接联系,组织专家教授开展农业知识讲座和职业农民技术培训。对可转化的科研项目积极与企业对接,促进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促进产业发展。三是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充分调动入区企业参与精准帮扶的积极性,鼓励支持各类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群团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实现政府项目支持与企业精准帮扶相挂钩、相衔接。(责任单位:杨陵区委、区政府,精准扶贫联合办公室)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理论学习,持续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以及中、省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略定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切实增强脱贫攻坚使命担当,进一步坚定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二)明确工作责任,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区、镇(街道)、村(社区)各级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既是精准扶贫的责任主体和第一责任人,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责任主体和第一责任人。精准扶贫驻村工作组既是精准扶贫的工作组,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组。各级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各工作组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精准扶贫为底线要求,把精准扶贫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任务紧密结合,统筹推进,全力抓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三)强化队伍建设,凝聚精准扶贫合力。坚持四级作战指挥体系,全面加强工作队、工作组干部队伍建设。把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作为基本要求,加强扶贫干部队伍的培训、配备、管理、使用。招聘一批乡村振兴战略专职工作人员,充实基层一线工作力量。定期开展扶贫业务和农业农村工作培训,全面提升扶贫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建立鼓励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到农村基层一线实践锻炼的体制机制,把精准扶贫工作队、工作组作为培养后备干部的重要平台。
(四)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扶贫工作水平。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科学论断和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加大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力度,严肃查处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等行为,坚决反对花拳绣腿、表面文章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决纠正繁文缛节、频繁填表报数等扶贫怪象,让帮扶干部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抓发展,确保脱真贫、真脱贫。
(五)强化督查考核,严肃追责问责。坚持最严格的督查考核问责,完善精准扶贫专项督查考核办法,实行半年考核、季度调研督查制度,将目标责任考核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相结合,与完成小康社会指标和乡村振兴工作任务相结合,与运用“三项机制”相结合,对工作扎实、亮点突出、成效显著的给予表彰奖励,优先提拔使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优秀干部,对作风漂浮、落实不力、工作滞后的要严肃追究责任,顶格问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