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杨凌示范区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继续办好杨凌示范区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重大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科技杨凌、人才杨凌、园林杨凌、富裕杨凌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示范辐射带动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着力加强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国际合作,着力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着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奋力开创杨凌示范区发展新局面。

总的要求是:把杨凌示范区建设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农业科技创业推广服务的重要载体、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的重要基地、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陕西涉农工业发展的战略高地,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农业科技创新型城市,为支撑和引领我省以及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节 发展原则


——牢记使命引领发展。牢记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使命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以共建体制为依托,以人才和科技创新为支撑,着力构建示范推广新格局,全面提升示范辐射带动能力,努力实现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抢抓机遇跨越发展。以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提升综合经济实力为目标,抢抓机遇,集聚资源,凝聚力量,发挥优势,乘势而上,实施赶超战略,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把统筹兼顾作为基本要求,统筹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加快统筹农业科技资源改革,探索更好履行国家使命与自身发展有机结合的途径,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坚持以改革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提升集聚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和市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融合,促进内生发展,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民生优先和谐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人民更加富足,社会更加和谐。

第三节 奋斗目标


总体目标是:实现“四个全省领先”,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全省领先;“三个大幅提升”,经济综合实力、科技创新能力、示范辐射带动能力大幅提升;“两个上台阶”,人民生活水平、生态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一个跨越”,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为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经济综合实力。生产总值达到126亿元,年均增长18%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7200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000元左右。地方财政收入突破6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两番以上,突破4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亿元,年均增长23%以上。

——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全省领先,特色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水平大幅提升,现代特色优势产业形成集群化发展格局。技工贸总收入年均增长20%,达到360亿元。新型工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4%左右。五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翻两番左右,达到3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0%。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6:54:40左右。

——城乡统筹与和谐社会建设。城市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协调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全省领先。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4.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300元,力争突破4万元,年均增长12%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500元,年均增长18%。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为2.88: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五年新增就业2.5万人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7%。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卫生安全等防控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资源节约与生态环境建设。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耗水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省上下达的任务。城镇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7%。“园林杨凌”建设步伐加快,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人民生活环境大幅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科技创新。初步建成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和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科技资源集聚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6%左右;五年科技成果和专利申报量达到2400件以上;五年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800件以上;五年审(认)定动植物新品种150个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从45%提高到60%。

——示范推广。基本形成“核心示范—周边带动—广泛辐射”的示范推广新格局。农业科技和实用技术培训广泛开展,五年累计培训人数翻一番,达到13万人,年均增长15%左右;示范推广基地数量达到260个以上;五年推广实用技术和新品种1000项以上;示范推广总面积翻一翻,达到5000万亩以上,年均增长15%;示范推广总效益达到12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2%。

专栏一:“十二五”发展主要目标

分类

指 标

单 位

2010年

2015年

年均增速

指标

属性

经济发展

1. 地方生产总值

亿元

42

126

18%

预期性

2. 人均生产总值

21000

57200

22%

预期性

3.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


7.7:48.6:43.7

6:54:40


预期性

4. 技工贸总收入

亿元

146

360

20%

预期性

5. 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

2.38

6

20%

预期性

6. 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93

400

30%

预期性

7. 五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

亿元

96

350

30%

预期性

8.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1.05

1.7

10%

预期性

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7.3

21

23%

预期性

10. 旅游总收入

亿元

4.3

12

22%

预期性

民生与社会发展

11. 总人口

万人

20

22


预期性

12. 人口自然增长率

4.5

≤5


约束性

13. 城镇化率

%

40

65


预期性

14.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

万人

0.7

2.5


预期性

15.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

≤3


约束性

16.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91

97


约束性

17. 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

93

97


约束性

18. 城市人均住房面积

平方米

37

40


预期性

19.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


98


约束性

2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297

39300

12%

预期性

2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6800

15500

18%

预期性

资源环境

22. 耕地保有量

万亩

9.2

6


约束性

23.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

20

省上下达


约束性

24.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


省上下达


约束性

25.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

%


省上下达


约束性

26. 城镇污水处理率

%

93

97


约束性

27.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90

97


约束性

28.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平方米

12.3

14


预期性

29.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39.1

45


预期性

30. 森林蓄积量

万立方米

6.6

9

6.5%

约束性

科技创新

31.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

%

6.6

6


预期性

32. 五年科技成果和专利申报量

1500

2400


预期性

33. 五年发明专利授权数量

456

800


预期性

34. 五年审(认)定动植物新品种数量

107

150


预期性

35. 科技成果转化率

%

45

60


预期性

示范推广

36. 示范推广基地数量

163

260


预期性

37. 五年科技和实用技术培训人数

万人

6.5

13

15%

预期性

38. 五年推广实用技术和新品种数量

570

1000


预期性

39. 示范推广总面积

万亩

2530

5000

15%

预期性

40. 年示范推广总效益

亿元

69.5

120

12%

预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