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依托产业搞好示范,围绕示范做大产业”的思路,坚持“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的原则,突出低碳产业特色,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融合,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建设成为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核心区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陕西涉农工业发展战略高地。
第一节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以农业现代化和提升核心示范功能为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创新,提高农业产业综合竞争力。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工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现代种业和生猪、肉牛、奶牛等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及流通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服务社会化。创新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加快土地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探索建立涉农担保体系,扩大涉农有效担保品范围,探索农村土地流转金融业务。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引进和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探索全产业链模式,构建集现代农业生产、循环农业、特色旅游、农产品深加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专栏四:现代农业提升工程
1.设施农业。重点发展设施蔬菜、食用菌、花卉等产业。新建日光温室0.8万亩、塑料大棚1.2万亩,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4万亩以上。 2.现代种业。大力发展林果苗木、农作物良种、畜禽良种等现代种业。引进种业企业与科研院所10家,重点建设经济林果苗木基地、荒山造林与城市园林绿化苗木基地1.5万亩。 3.生猪标准化养殖。以本香农业产业集团为依托,建设20万头仔猪繁育基地和年出栏18万头生猪的标准化实训基地,引进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完善生猪产业链,加快集约化进程。“十二五”末,生猪存栏达到20万头左右。 4.肉牛和奶牛繁育。重点建设秦川牛业、秦宝牧业等集肉牛繁育、加工为一体的龙头企业,打造肉牛养殖繁育知名企业。扶持区内奶牛良种繁育中心、澳源、科元、新大陆等奶牛养殖龙头企业,实施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建设优质奶源基地。“十二五”末,肉牛和奶牛存栏达到2万头。 5.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围绕主导产业,培育10个在全省有较高知名度、有自主品牌、有规模和实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同时,规范、壮大和提高已建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十二五”末,5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 |
第二节 大力发展特色工业
集中有效资源,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建设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实施特色工业集群培育工程,打造以食品产业、生物产业、环保农资产业、农业机械与装备制造产业为支柱的新型特色涉农工业体系。以提高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为重点,大力发展粮油、果蔬、肉制品、乳制品、蜂产品精深加工等食品产业,扶持发展一批优势明显、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重要的食品工业集聚区。推进西安—杨凌生物产业基地建设,依托秦巴山区药用资源,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基因工程药物和医药中间体等产业,推进中药原料药和畜禽基因工程疫苗产业化,成为生物产业集群核心区。依托新型环保农资园、饲料产业园,加快新型生物农药、新型饲料和新型生物肥料产业化进程,建成生物肥料、饲料和无公害农药研发、生产和集散基地。依托农业机械加工及装备制造园,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农机企业,重点发展小型化及保护地耕作机械、温室装备及材料、饲喂机械、农产品包装分级储运设备、采集收获机械、节水灌溉设备等产业,打造西部最大的农业机械与装备制造基地。加快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建设,推动设立出口加工区,扩大出口规模。
专栏五:特色工业集群培育工程
1.食品产业。重点建设万盛公司肉制品深加工、广升公司冷鲜肉和肉制品深加工、中恒公司棉蛋白、豪富酒业公司养生保健酒、奇异果酒业公司果酒与现代工业旅游观光、环球园艺公司猕猴桃冷藏及深加工、东昇公司农产品深加工、黑牛公司豆奶粉生产、聚粮面业公司小麦深加工产业示范园、佳美公司小麦胚芽油及胚芽蛋白粉生产等产业项目。 2.生物产业。重点建设步长医药生产基地、功达公司中西药制剂生产与中药提取、无为公司抗癌新药产业化、润盈公司动物益生菌微生态制剂及发酵蛋白饲料、嘉禾公司植物活性成分提取、尚禾植物胶综合开发利用等产业项目。 3.环保农资产业。重点建设饲料创新园,实施华秦公司年产30万吨饲料、三旺农牧公司年产24万吨饲料、德国萨诺公司年产6万吨饲料、美国嘉吉普瑞纳公司年产12万吨饲料、邦成肽能公司饲料添加剂和预混饲料生产、冠阳公司光生态膜及新型薄膜研发中心、华夏宝岛科技公司有机肥、生态农业循环产业体系农牧废弃物综合处理、省供销总社西北再生资源回收处理中心等产业项目。 4.农业机械与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建设温室配套资材生产基地、秦川节水公司年产1.2亿米滴灌管(带)扩建、化建公司装备制造园和高效节能型油田专用压缩机研发及产业化基地、百泰公司CY系列变频高效节能节水控制装置、新华水务公司大型电力节能环保配套及水电站装备制造、天昊公司钢结构加工、华都公司PLC波导芯片及配套产品生产、天赐丰公司机床刀具生产线等产业项目。 5.其它产业。建设冀辉轻纺工业园、天顺堂年产5万锭精细纺纱和籽棉深加工生产线、锦祥新能源公司太阳能硅片、通瑞公司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天洋建材公司轻型保温复合板自动化生产线、天安机电工程公司门业生产线、祁连山公司脂肪族系高效减水剂等产业项目。 |
第三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服务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实施现代服务业培育工程,拓展领域,提升层次,扩大规模,形成品牌。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会展、教育培训、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区域物流中心、西部农业会展中心和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培育发展特色旅游、体育休闲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彰显杨凌华夏农耕文明的农业旅游目的地城市和关中—天水经济区重要的体育运动健身休闲基地。提升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扩大辐射范围,成为区域商贸服务中心。
专栏六:现代服务业培育工程
1.现代物流业。建立以铁路、公路货柜运输、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为支撑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平台,培育发展农资、农机、种苗花卉、畜禽交易等专业市场体系。重点实施西北农产品交易所、元启仓储物流中心、中农农资物流园、新棉农万吨农产品仓储物流中心、陕西军粮供应中心军粮应急物流储备库等项目。 2.金融服务业。改制组建杨凌农村商业银行,争取区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由省上直管,设立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城投债,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向杨凌集聚。“十二五”末,全区贷款规模超过100亿元,上市公司达到10家左右,争取进入“新三板”试点园区,上柜交易企业10-15家,直接融资总规模力争达到50亿元。组建小额贷款公司3家以上。 3.会展业。以杨凌农高会为龙头,建设集室内会展、交易市场、示范园区为一体的泛会展区,建立综合会展与专题会展相结合的会展体系,打造中国农业会展之都。策划举办种子、苗木、畜牧、农机、医药等一批大型专题展会。将市场建设、展馆综合利用和永不落幕的农高会进行有机结合,推动市场建设和会展业发展,形成辐射周边的“三农大市场”和“杨凌大集”。 4.教育培训业。发展壮大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创建陕西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打造服务“三农”的职业技术教育品牌。建设西安金融财贸专修学院和陕西电子信息技术学院杨凌校区。 5.科技服务业。以良种、农资、农技、人才培训和流通服务为重点,建立健全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杨凌农业科技信息网和西北旱区农业物联信息服务平台。 6.特色旅游业。突出农业旅游主线,带动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健身旅游、会展节庆旅游等多条辅线,实施一批旅游精品工程。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两个4A级旅游景区,利用好农高会、特色瓜果蔬菜节等节庆活动,开发鼓舞世界、崔家农舍、绛中花乡、葡萄夜光等主题村落,发挥古邰国遗址公园、隋泰陵遗址公园、体育运动公园、渭河湿地公园、水上运动公园五个主题公园作用。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和姜嫄遗址古文化旅游园区。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520万人次,年均增长17%;旅游总收入12亿元,年均增长22%以上。 7.体育休闲业。依托体育产业园和渭河湿地公园,发展以水上运动为代表的稀缺体育运动、以高尔夫球为代表的高尚体育运动及康体健身、体育旅游等体育休闲产业。 8.商贸服务业。打造渭惠路商业中心街,实施康乐路商业街和常乐路步行街改造,完善旧城区次级商业中心,规划设置12个居住区商业网点。加快各中心镇商贸业发展,开拓完善农村消费品营销网络。建设汽车城,打造区域汽车交易中心。 |
第四节 提高产业集群化水平
以大项目为支撑,大集团为引领,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升级,培育一批优势企业集团,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实施园区承载功能提升工程,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特色工业园区、科教产业园区、物流产业园区和体育产业园区,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产业向园区集聚。围绕现代农业、食品产业、生物产业、环保农资、农业机械与装备制造产业,制定实施产业升级路线图计划,加快构建粮油、果蔬、肉制品、乳制品精深加工及生物医药、节水灌溉设备、温室装备材料等若干特色产业链和全产业链体系,形成若干集研发、设计、生产、深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团。“十二五”期间,培育7个年产值过10亿元、20个过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和优势企业集团,打造1—2个中国名牌产品,新增省级名牌产品20个以上。
专栏七:园区承载功能提升工程
1.特色工业园区。进一步扩大规模,集中有效资源,统筹规划供水、供热、电力、通信、排污等基础设施和园区生活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园区功能。重点建设生物产业园、食品加工园、机械加工及农业装备制造园、新型环保农资园及棉纺工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完善低碳产业园区基础及配套设施。将特色工业园区打造成陕西最大的生物制造产业中心和区域性食品加工名城、西部重要的现代农业装备和新型农资制造基地。 2.科教产业园区。建设园区水、电、路、气、热等配套基础设施,扩大规模,完善功能,建设成为关中—天水地区职业技术教育、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交流的中心。 3.物流产业园区。加快建设物流产业园区与各工业园区及高速公路、铁路站点相衔接的快速通道,建立以铁路、公路货柜运输、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平台,促进农资、农机、苗木花卉、畜禽交易等大中型专业市场发育。 4.体育产业园区。以一河两岸片区核心区为支撑,改造水上运动广场,建设综合体育中心、体育运动公园及配套休闲娱乐设施,促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