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继续办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的批复》和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继续办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的批复>意见》的精神,杨凌示范区要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创新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和模式,构建信息化社会化科技创业推广服务体系,探索全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推广的新模式。
一、杨凌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现状
现代农业示范推广是杨凌示范区要承担的一项重要国家使命。经过多年的探索,杨凌已经建立起“政府推动下、以农业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为了鼓励教学科研人员投身农技推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职称晋升中单列了“推广教授”岗位,在考评上不以论文论英雄,只看农技推广的实际效果;同时,按照下乡的实际天数,给“推广教授”发放生活补助。与此同时,还在学校的人才发展战略规划中推出“推广专家支持计划”,对入选者每人资助15万元,专项用于示范基地建设。
目前,杨凌示范区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建了一支由300余名“推广教授”和1000多名基层农技人员参与的推广队伍,通过建立苹果、甜瓜、猕猴桃、茶叶等多个农业试验示范站,在开展新品种培育、新技术示范的同时,为当地农技人员和果农传授新技术,科研专家、基层技术干部与农民实现了“面对面”,大大加快了农业科技“落地生根”。
同时,杨凌示范区先后在陕西、甘肃、青海、新疆、黑龙江等16个省区建设示范推广基地160多个、专家大院37个,引进、推广国内外良种1700多种,推广农业实用技术1000余项,推广农林作物良种2亿亩,受益农民5000多万人,每年科技示范推广效益60多亿元,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达到48%(据统计,目前全国的农业科研成果中,只有20%左右进入生产中)。
二、杨凌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转型
在新形势下,杨凌示范区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转型,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聚焦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以现代农业企业为龙头,以涉农高校、科研单位为依托,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产业链条为纽带,鼓励企业、科研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做强龙头企业,做大农业产业,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多方共赢、利益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推广服务机制,形成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1、打造核心示范平台
围绕“现代农业看杨凌”的目标和“高标准规划、高科技支持、高质量建设、高效益展示”的要求,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的展示和农业产业化示范为重点,集聚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进行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发新成果,展示新品种,示范新技术,探索新模式,引领和支撑园区发展粮油良种、设施蔬菜、林果苗木、良种猪、奶肉牛、食用菌和花卉等八大产业。实现园区产学研一体化,生产推广一体化,产加销一体化,为陕西省乃至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推广良种良法、创造经验模式,提供产品加工和销售等。用5-10年的时间,将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打造成世界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集聚的洼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基地,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高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先进实用技术展示示范的核心。
2、建设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网络
按照安全、先进、实用、易扩展、界面友好的原则,建设中国杨凌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以杨凌为网络核心区,整合现有的农业信息网络资源,做好配套信息平台建设,在北方干旱半于旱地区建设若干个终端信息网点,进行信息采集和互动链接,网点选择为覆盖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现代农业企业、大学和科研单位、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示范基地、专家大院、种养殖大户等。网络纵向连接各级农业信息网络和国家公益性农技推广部门网点,横向连接世界和全国农业大专院校、农业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络,将农业科技推广置于宽平台、大范围、高水平信息网络平台上展示,实现整个推广服务体系的信息贯通和覆盖,为整个体系的每个节点的受众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提高推广效率。综合高科技手段,将杨凌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打造成集网络、语音、视频、短信“四位一体”的农业专家推广服务系统,与12396、电子农务、农信通以及各地“农技110”联网,与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同步,实现可视化远程技术服务,打造农民需求和专家对接的高速信息公路。
3、完善提高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科技示范推广模式
以陕西省农林科学院为依托,加强与西部11个省区涉农高校和农林科学院的联系,建立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战略联盟,组装集成重大农技推广项目。整合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推广力量,建立以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和成果为依托,以项目为纽带,以基层各类推广力量为骨干的重大项目关键技术推广团队。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以企业为载体,依托地方场地设施等资源优势,逐步建立对接互动的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转化新成果、新发明,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4、大力推行以企业为龙头的推广模式
结合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行动,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运作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新机制。建立金融绿色通道,解决科技特派员创业资金问题,支持科技特派员以创业为纽带,以农村创业为核心,以政策引导支持为保障,面向西北,创建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形成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协助企业开展产业链推广,促进科技要素带动资金、人才、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聚集。设立示范区产业链推广专项资金,支持示范区农业企业开展产业融合和产业链延伸。鼓励企业采用“公司+科技人员+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模式,同科技人员、基地、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建设生产基地和示范基地,推广新标准、新品种、新技术,实现产业扩张、带动农民增收、发挥辐射作用。重点在食品加工、生物育种、农资制造、新型材料制造、市场开发等方面选择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做强做大若干个产业链。
5、继续搞好展会和媒体推广
继续办好农高会,提高层次,扩大规模,增强影响力,不断提升办会水平,把农高会逐步办成国际知名、全国最有影响力和最受农民欢迎的农业科技展会,打造成杨凌示范区的一张名片和中国高新技术交易名牌。坚持展示交易市场化,将杨凌示范区建成我国重要的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生产资料、农林业良种、农机交易市场。将“农林卫视”频道打造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农业科技频道和推广农业科技的全国性平台。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报》的作用,不断扩大影响,提高覆盖度,办成贴近农民,贴近农业,贴近农村的涉农科技大报。
6、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和创业实训
以杨凌创业实训基地为基础,通过国家有关创业、农民培训、劳动力转移等补贴和生活补贴、社会保障补贴等补助形式,引导各类人员参加农业科技创业实训,做好对农民技术职称的评定。将培训推广基地办成全国性的大学生创业培训中心、新农村建设村官培训中心和新型农民培训中心。继续扩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广硕士培养规模,为全国培养高素质、强研发的推广型人才。将培训推广基地纳入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范围。坚持“试验产业化,推广网络化,展示交易市场化”的原则,以整合资源和创新机制为突破口,以政策支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为基本手段,以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为依托,大力开展创业实训,搭建硬件支撑平台、科技条件共享平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和农业实用人才实训平台等共4个创业实训平台,建成技术设备先进、功能完善、师资力量一流、服务保障有效的现代农业创业实训基地,为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者、科教人员等各类群体开展农业创业、实现就业提供平台。
三、构建全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杨凌要在现有多种农业推广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市场化运作方式,按照产业链发展的思路,构建起“面向全区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市场化机制为主导,以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或者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以农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为支撑,以农业会展、示范基地、媒体推广、教育培训、创业实训、中介服务等为辅助”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农业科技推广的核心,按照市场化和产业链的运作方式,建立起以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科技特派员等为主的科技要素,以农村商业银行、农业保险公司等为主的金融机构,以及以农户、农业合作组织等为主的推广对象之间的联系,从而打通农业产业链发展的各个环节,构建起“多方共赢、利益共享”的新型推广模式。
(一) 推广主体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或者由农户自发组织的专业合作组织,按照合同约定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构成“公司+农户(合作组织)”的农业科技推广主体。
第一,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或者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签订委托生产、统购统销合同,农户按照企业要求进行生产;
第二,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种子、农机等生产资料,并由科技推广人员、科技特派员等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
第三,农户收获产品后,由农业龙头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好的价格统一收购,一部分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其余以利润的形式支付给农户。
(二) 支撑要素
1、科技要素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整合各种科技资源,来自于农业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推广人员、科技特派员等以技术入股、技术服务等形式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企业签约农户提供技术指导。
2、金融要素
以农村商业银行、农业保险公司等为主的金融机构为农业科技推广的实施提供重要的金融支持。
第一,由农业龙头企业以合同约定收购农产品做担保,农村商业银行为农户提供贷款支持,但资金不直接提供给农户,而是支付给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以种子、农机等生产资料的形式提供给农户;
第二,农户收获产品后,由农业龙头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好的价格统一收购,一部分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第三,农业保险公司为农户生产经营提供保险服务,降低因突发自然灾害、疫病等造成的损失。
(三) 辅助要素
农业会展、示范基地、媒体推广、教育培训、创业实训、中介服务等是农业科技推广的辅助手段,成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农户等之间沟通的桥梁,为农户提供技术、市场、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和知识,间接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