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陵区委、区政府,党工委和管委会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11月27日、28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教授、邵明安研究员分别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是党和国家对两位院士在各自研究领域做出的系统性、创造性成就和重要贡献的褒奖,是示范区农业科技创新结出的又一硕果,是示范区成立20年具有标志性、开创性的一件大喜事,是对示范区广大科教工作者和干部群众的巨大鼓舞和鞭策!
康振生,中共党员,四川安岳人,获批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康振生1981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专业,1990年在加拿大农业部温尼泊研究所完成博士论文研究工作并获博士学位。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病理研究所所长。康振生教授作为我国植物病理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多年来立足西北,率领团队在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重大病害的发生规律、致病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自然条件下小麦条锈菌在小麦和野生灌木小檗上转主寄生完成生活史和病害循环,更新了真菌基础生物学知识体系和小麦条锈病病害循环理论体系;揭示了小檗在条锈菌毒性变异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变异规律,破解了我国西北“越夏易变区”成为条锈菌新小种策源地的谜团;提出了不同生态区条锈病分区治理策略,研发了针对性的病害防控技术,创建了我国条锈病“越夏易变区”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防病效果显著,保障了我国小麦的生产安全;揭示了小麦赤霉菌的侵染途径与致病机理,明确了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时期,构建了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为赤霉病有效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邵明安,中共党员,湖南常德人,中国科学院 “核心骨干”研究员,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成员,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首届中国土壤学会奖、首届陕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6年在美国依阿华州立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壤水动力学和土壤水植被定量关系等研究。建立了土壤水运动的广义相似理论和溶质迁移的边界层理论,求解了土壤水分运动的Richards方程的解析解和溶质迁移方程的边界层解。提出了土壤水力参数积分法和相似法。完善了植物根系吸水机理模型,提出土壤水分有效性动力学模式,建立了小流域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模型,为农业节水和黄土高原植被建造提供了科学依据。
院士是我国科技领域的最高学术荣誉,备受世人尊重。康振生、邵明安院士是我国科技界的领军人才,是新时代农业科学家的楷模,是优秀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是示范区人学习的榜样。两位院士的成功当选,必将为示范区完成国家使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两位院士勇于实践、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充分展示了当代农业科学家的职业操守,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深入学习两位院士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农业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加快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建设步伐,示范区决定在全区开展向院士学习活动。
一、学习他们心中有党、心中有责的赤诚情怀。康振生、邵明安两位院士是优秀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他们长期在杨凌、在西北工作,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带领自己团队勇攀高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他们心中有党、心中有责,把对党的忠诚注入了事业观、浸润到了人生观,体现在了对工作的无限热爱之中,把个人的追求和价值体现在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奋斗之中。他们淡泊名利,以超强的韧性和耐力坚持科研工作;他们以身作则,对树立良好的学术风尚起到了正确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他们卓越创新的学术思想、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与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紧密结合、相映生辉。
康振生同志信念坚定,治学严谨,阐释了一个农业科教领域的共产党员对党的农业农村工作方针的模范贯彻落实。无论他在研究一线,还是在学术领导岗位,他都能以身作则,带领团队,瞄准方向,矢志不渝,顽强攻关30年,破解了被称为“小麦癌症”的小麦条锈病防治难题。他研究成效显著,为国家年均挽回小麦损失20亿公斤以上,年均增收节支达 40亿元。他的研究成果惠及“一带一路”多个国家和地区,将小麦条锈病防治的“中国模式”推广到世界。康振生当选院士后说:“我是一位从事植物保护教学科研的普通农业科技工作者,保障粮食安全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广袤的田野既是我的研究战场,也是我的力量源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只有扎根田间地头,才能结出科研硕果”。
邵明安同志多年来不但通过自身努力在科研领域取得骄人成绩,而且甘做人梯,以身作则,竭尽全力地带好每一位学生。2017年4月,他为了及时给博士生反馈论文修改意见,整整一夜都在工作。次日在车库取车过程中心脏骤停,以致他的车连撞多辆车后逼停。20多分钟后在车内苏醒,后入院治疗。当选院士后,邵明安给自己定了个“三不三为”,即“不改初衷,为农业发展竭尽全力;不辱使命,为农业强国无私奉献;不谋名利,为祖国绿水青山奋斗一生”。
向院士学习,就要学习他们心中有党、心中有责的共产党员的赤诚之心,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勇于实践,在决胜全面小康的伟大实践中贡献力量,在新时代完成新使命。
二、学习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几十年来,两位院士扎根杨凌,以实验室为家,以黄土地为工作台,放弃寒暑节假日,常年沉浸在农业科技创新的王国里。他们把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生态的光荣使命扛在肩上,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体现出了当代科学家的崇高担当。
康振生同志1981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就没有离开杨凌,没有离开他所钟爱的植物病理专业。30多年来,他孜孜不倦,牢记保障粮食安全的国家使命,率领团队在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重大病害的发生规律、致病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当选院士后,他说,“我是从麦田里走出来的院士,必将不忘初心,回归麦田,继续坚守田野科研攻关”。
邵明安同志年轻时曾在湖南常德农校就读,从那时起他就与农业结缘。1982年报考研究生时,他没有选择他自己擅长的理论物理,而是选择了土壤物理专业,来到了位于杨凌的中科院水保所。1988年,32岁的邵明安即获得首届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从那时起,就开始了他的黄土高原探索之路。30多年来,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一直致力于自己的专业方向,致力于我国黄土高原的农业生态。当选院士后,他说:“对于科学家而言,将自己的科研与祖国的需求结合起来,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事呢?”
向院士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信念,学习他们牢记使命、孜孜以求的责任担当。
三、学习他们忠贞爱国、情系“三农”的高尚情操。“科技创新是强国富民的关键”。两位院士怀着“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献身农业”的信念,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总是心系祖国。他们都有海外学习工作的经历,主动放弃国外优厚的工作生活待遇,毅然回国,常年奋斗在农业科研教学一线,始终围绕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问题,矢志不渝,数十年如一日。
1990年,康振生同志毅然舍弃加拿大的定居绿卡和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到杨凌,2000年他和家人又放弃了在德国的优越生活,毅然回国选择了党的教育科研事业,选择了杨凌,尽显他拳拳爱国之心。康振生说,出国留学是为了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他主持完成的“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技术体系”成果已经在陕西、江苏、山东等小麦种植区得到广泛应用,防治面积累计达10.78亿亩,挽回小麦损失232万吨,折合价值14亿元。
1990年,邵明安同志在完成了在英国里丁大学的进修后,谢绝了前往美国工作的邀请,回到杨凌。1996年,已经成为美国科协会员、美国土壤学会会员的邵明安,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国,回到了杨凌,要把自己所学奉献给黄土高原。邵明安说,我一直记得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说过:“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土壤水资源是黄土高原植被最重要的给源,土壤水分的运动机制、调控原理和科学管理对该区域的植被建设和农业生产起关键作用。邵明安长期扎根黄土高原,围绕黄土高原旱地农业和生态系统中的水问题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通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定量实验和野外观测,取得了系统性和创新性的成果,为节水农业和旱地农业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向院士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国家利益至上、奉献农业的精神,把为国分忧和自身工作结合起来,把自身的发展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实现自身的个人价值。
四、学习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秀品德。“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杨凌的基础设施不健全,工作生活条件落后,很多科研教学单位工作者都“孔雀东南飞”,到发达地区发展。两位院士在当时都已经崭露头角,但他们依然工作生活在杨凌,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奠定了他们在各自领域坚实的学术基础。
康振生同志在防空洞改造的实验室里工作几十年,经常走进田野,获取第一手材料。为了查清小麦条锈病越夏区小檗的种类,他带领团队踏遍甘、陕、川、云四省的山山沟沟,坚持对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考察,经过大量田间跟踪调查研究,2010年终于在甘肃陇南山区首次发现自然条件下小麦条锈菌在小麦和野生灌木小檗上转主寄生完成生活史和病害循环,更新了真菌基础生物学知识体系和小麦条锈病病害循环理论体系。
邵明安的科研也充满了艰辛。1984-1993年整整十年,他在“土壤水分广义相似理论”的研究多次遇到挫折。但他从不言放弃,围绕既定目标锲而不舍、矢志不渝,终于获得成功。八十年代他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中,后来有两年他干脆就住进了做实验的温室,白天观测,晚上研究。在研究领域上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同时,他不忘培养提携新人。在繁忙的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同时,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土壤物理”等课程。在邵明安的培养下,已有30多位学生获得正高级职称。
向院士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不畏艰苦、忘我奉献的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克服各种困难,以昂扬的姿态全身心投入到实际工作中,为示范区追赶超越实践贡献个人的力量。
五、学习他们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康振生同志一直以严重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条锈病与赤霉病为主攻对象,分别从组织学、细胞学、细胞化学和分子细胞学、分子生物学方面,对病菌致病机理和小麦的抗病机制等进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成就。他先后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8项,其中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编和参编著作10部,其中《植物病原真菌的超微结构》和《植物病原真菌超微形态》两部专著是我国涉及这一领域仅有的两部优秀著作。他常说,“做事情可能有结果,也可能没有结果,但不干事情永远没有结果”。他所说的做事情,实际上就是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懈地努力的过程。
邵明安同志把社会的需求作为科研的方向,锐意进取,勇攀高峰。1996年11月,邵明安的《广义相似论确定土壤水分扩散系数》一文在《Soil Science》上以首篇位置发表,世界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都认为邵明安的研究达到了国际水平,并指出该理论还有更大的应用范围,而他却将眼光投向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更需要的领域,立志在西北地区粮食生产、黄土高原农田生态系统再创辉煌。邵明安同志发表土壤物理与农业生态方面学术论文37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60余篇,EI收录90余篇,出版专(编)著10部,论著被引用16000余次,其中SCI引用2000余次,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第一)、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第二和第五)和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
向院士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大胆创新、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在工作中发扬追求真理、攻坚克难、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优良传统,争当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推动各项工作在质量和水平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六、学习活动的要求
(一)充分认识开展向院士学习的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作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杨凌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履行国家使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示范区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在全区开展向院士学习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体现,必将为建成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通过开展向院士学习的活动,进一步激励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增强使命担当,奋力追赶超越,为把杨凌建成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而努力奋斗。
(二)认真安排,扎实开展学习活动。
1. 高度重视。示范区各级党组织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提出的“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要把开展向院士学习的活动与“两学一做”教育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来杨凌视察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刘延东副总理在示范区第九次省部共建会议上的讲话要求结合起来,要和示范区“追赶超越”和落实“五新”战略任务结合起来,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当前的重点工作结合起来,认真做好安排,确保学习不走过场,以学促干,学用结合。
2. 创新形式。党工委宣传部要和西农大党委宣传部积极联系组建院士事迹报告团,给全区干部群众作报告,让院士的精神生动地呈现,为各级干部群众学习院士精神做好服务。同时,组织媒体、文艺工作者深度采访,挖掘院士背后的感人故事,通过新媒体、报纸、电视等广泛宣传院士在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际生活当中的典型事例,撰写人物通讯、报告文学,拍摄短视频等,感染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科技教育工作者。
3. 深入讨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示范区各级各部门要组织党员干部、教职员工深入学习讨论,把两位院士的精神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结合起来,和示范区建成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的目标结合起来,做到学有收获、学有行动、学有实效。广大科教工作者要从院士的精神中汲取力量,为勇攀高峰补充精神食粮,为建设农业强国努力奋斗;创新创业的青年们要从院士的精神中找准人生的定位,把社会需求同自己的创新创业紧密结合起来,坚定志向,奋发有为。示范区组织人事、科技、农业、经贸等部门要进一步落实有关人才方面的政策,进一步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使各类人才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建“双一流”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全国一流高职名校,示范区建设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建设农业特色鲜明自贸区的进程中建功立业。
(三)全区各级干部要以院士为榜样,对照先进找差距,真抓实干谋发展。各级干部要学习两位院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追求理想、报国为民的优秀品质和崇高价值追求,把国家使命扛在肩上,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学习他们爱岗敬业、扎根黄土、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奋发有为、苦干实干,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学习他们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立足杨凌、服务三农,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为建成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