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陵区委、区政府,党工委和管委会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实施现代农业创新示范提升工程重点工作责任分工》印发给你们,请对照责任分工,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中共杨凌示范区工委办公室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办公室
2014年4月17日
实施现代农业创新示范提升工程重点工作责任分工
类 别 | 序号 | 工 作 任 务 | 目标及要求 | 负责领导 | 牵头部门 | 完成时限 |
发展壮大农业产业 | 1 | 做大种子产业。构筑种业产学研结合平台,推进种业科技成果向优势种业企业转移。加快种子产业园建设,引进一批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以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为龙头,带动、规范和壮大种业交易流通,打造农业优良品种集散交易中心。 | 提出鼓励种业科技成果向优势种业企业转移的政策。 | 刘天雄 | 示范区科技局 示范区农业局 | 2014年底 |
加快种子产业园建设,每年至少引进1个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到2018年引进5个以上龙头企业。 | 农业园区公司 | 2018年底 | ||||
2 | 提高设施农业发展水平。整合科技示范项目向园区集中投放,建立设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基地,把示范基地建成“产学研”结合的窗口,积极创建设施果蔬提质增效示范区。到2015年,在全区建成各类不同规模、产业和示范一体化的大棚3000座,探索不同规模的设施农业经营模式,使设施农业经营收入在现有基础上增长30%。 | 提出高标准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 示范区农业局 | 2014年底 | ||
建成各类不同规模、产业和示范一体化的大棚3000座。 | 杨陵区政府 | 2015年底 | ||||
总结不同规模设施农业经营模式新经验,探索不同类型规模,使设施农业经营收入在现有基础上增长30%。 | 示范区农业局 | 2015年底 | ||||
3 | 打造精品苗木繁育基地。调整规划布局,扩大繁育规模,在现有基础上新增1万亩精品苗木繁育基地,保障苗木优良品种的产出和供应。以省苗木繁育中心和龙头企业为引领,再打造10个以上精品苗木繁育基地,扩大在省内外的辐射效应。 | 在现有基础上新增1万亩精品苗木繁育基地。 | 杨陵区政府 | 2015年底 | ||
依托龙头企业、在省内外再打造10个以上精品苗木繁育基地。 | 2018年底 | |||||
4 | 发展特色经济林果。在揉谷镇推广“新集模式”,连片建设2000亩以上葡萄高效生产示范园,在大寨镇、五泉镇连片建设5000亩以上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1000亩以上杂果经济林带。到2015年,将五泉镇、大寨镇打造成为猕猴桃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将揉谷镇打造成为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将湋河坡地打造成为经济林果示范基地。 | 在揉谷镇连片建设2000亩以上葡萄高效生产示范园;在大寨镇、五泉镇连片建设5000亩以上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1000亩以上杂果经济林带。 | 杨陵区政府 | 2015年底 | ||
湋河坡地经济林果示范基地初具规模。 | ||||||
发展壮大农业产业 | 5 | 优化现代畜牧业结构。以引进培育和输出优良品种为重点,鼓励引导畜牧龙头企业引进高产优质畜牧良种并开展繁育工作。继续开展奶肉牛和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不断提高标准化养殖水平。到2015年,使全区肉牛出栏数达到每年5000头,牛奶产量达到每年3万吨,生猪常年出栏10万头以上。 | 提出关于鼓励畜牧龙头企业引进和繁育高产优质畜牧良种的办法。 | 刘天雄 | 示范区农业局 | 2014年6月 |
开展奶肉牛和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不断提高标准化养殖水平,规模养殖的标准化覆盖率达到100%. | 杨陵区政府 | 2015年底 | ||||
使全区肉牛出栏数达到5000头,牛奶产量达到每年3万吨,生猪常年出栏10万头以上。 | ||||||
6 | 培育壮大花卉产业。在湋河谷地建设芳香花卉示范园,打造杨凌芳香花谷。支持企业和合作社逐步开展盆景花卉造型、油用牡丹、玫瑰精油提纯等精深加工,提高花卉种植、生产附加值。到2015年,全区花卉苗木面积达到1万亩,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农户300户以上,使杨凌成为西安、宝鸡等周边城市鲜切花和花卉制品的供应基地。 | 加快推进湋河谷地芳香花卉农业园区建设。 | 农业园区公司 | 2014年底 | ||
引进盆景花卉造型、油用牡丹、玫瑰精油提纯等精深加工企业5家。 | 刘 庆 | 示范区招商和投资服务局 杨陵区政府 | 2018年底 | |||
全区花卉苗木面积达到1万亩,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农户300户。 | 刘天雄 | 杨陵区政府 | 2015年底 | |||
7 | 延伸食用菌产业链。支持食用菌企业引进产品精深加工工艺,延长产业链,带动食用菌产业稳步发展。到2015年,使全区食用菌产量由现在的23000吨增至40000吨以上。 | 全区食用菌产量由现在的23000吨增至40000吨以上。 | 2014年底 | |||
8 | 加快休闲生态农业发展步伐。以“三河两渠”治理开发工程为基础,以现代农业园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渭河、湋河、漆水河休闲观光带为支撑,丰富“现代农业休闲游”系列活动内容。加快古邰国遗址、隋泰陵等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积极发展湋河流域集休闲、观光、采摘、娱乐、民俗接待为一体的特色生态旅游产业,把休闲观光农业打造成杨凌新名片。 | 湋河流域集休闲、观光、采摘、娱乐、民俗接待为一体的特色生态旅游带建设初具雏形。 | 2015年底 | |||
完成古邰国遗址、隋泰陵等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 王宝平 | 示范区旅游局 | 2014年底 | |||
每年分四季举办现代农业休闲游活动。 | 刘天雄 | 示范区展览局杨陵区政府 | 每年 | |||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涉农服务业 | 9 | 壮大农产品加工业。立足我省粮、果、畜、菜、茶等优势特色资源禀赋,与咸阳市和宝鸡市合作建设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示范园区。扩张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培植和组建经营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作用强,集生产经营、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加大传统果蔬和肉类加工业改造力度,着力发展农业生物科技产业,新建和改建一批高起点、高附加值、外向型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项目,提高农产品加工深度,拉长产业链条。到2015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 | 建设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示范园区,使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 | 刘天雄 | 工业园区公司示范区农业局 | 2016年底 |
培植和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 刘 庆 | 示范区招商和投资服务局 | 2016年底 | |||
10 | 加快农资集散地建设。发挥示范区体制和品牌优势,建立一头连结农户,一头连结农资企业的服务中心。面向国内外农资和农业机械生产企业,以设立办事处或委托代办形式,在杨凌建立办事机构,借助农高会以及杨凌在外科技示范推广基地的影响力,开展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机械的推广销售,促进杨凌成为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机械的集散地。 | 推动现代农业流通服务公司做大做强。 | 刘天雄 | 农业园区公司 | 2014年底 | |
引进10家有影响力的农资企业在杨凌设立办事机构,打造杨凌农资农机集散地。 | 示范区农业局 | 2015年底 | ||||
11 | 支持企业扩大农产品市场规模。创新方式,加强农餐对接、农超对接、产销对接平台建设。选择一批有实力的大型连锁超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发展“超市+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扶持龙头企业在西安、宝鸡、咸阳等城市扩大杨凌绿色农产品销售。以企业为主体,加大组织力度,在全国开展农产品销售推介活动,不断扩大杨凌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 选择10个有实力的大型连锁超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发展“超市+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 杨陵区政府 | 2015年底 | ||
在全国3—5个重点城市设立杨凌安全农产品销售点。 | 示范区经贸局农业园区公司 | 2016年底 | ||||
12 | 支持发展以农耕文化为主的特色文化产业。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指导和扶持,凸显农耕文化的主导地位,将文化产业开发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充分发挥民俗文化产品旅游价值,增强文化产品的观赏性,拓宽民俗文化产品销售渠道,把文化品牌做成旅游品牌。 | 推出5个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商品,在景区游客中心和杨凌旅游网上宣传展销。积极组织参加省内外旅游商品展览评比,宣传杨凌特色文化。 | 王宝平 | 示范区旅游局 | 2016年底 | |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涉农服务业 | 13 | 开展形式多样的会展活动。以农高会为龙头开展形式多样的会展及研讨活动。完善办会条件,提高会展质量,打造全国农业会展之都。全力办好苗木交易、农资交易、采摘体验等特色品牌展会;组织和吸引各类涉农研讨会、论坛、行业会议等在杨凌召开;吸引外地品牌展会在杨凌举办。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推进会展业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步伐。 | 办好以农高会为龙头的苗木交易、农资交易等特色品牌展会5个以上。 | 孙 华 | 示范区展览局 | 长 期 |
提出组建会展集团公司的方案并实施。 | 2014年底 | |||||
每年组织和吸引5个以上各类涉农研讨会、论坛、行业会议等在杨凌召开。 | 各职能部门 | 长 期 | ||||
培育壮大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 14 | 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围绕建设农业企业总部基地目标,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链条长、附加值高的涉农企业。到2015年,使全区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以上。鼓励龙头企业与科教专家、农民合作组织等联合,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支持农业企业“区内做窗口,区外做产量”,构建“注册研发在杨凌、生产销售在外地”发展模式。加强跨区域产业合作,实现产业扩张与融合,增强示范辐射带动能力。鼓励企业实施技术和模式输出,通过产业链扩展和产业联盟等方式实现快速发展。 | 新增产业链条长、附加值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以上。 | 刘天雄 | 示范区农业局 | 2015年底 |
鼓励农业企业“区内做窗口,区外做产量”,培育总部经济企业30家以上。 | 示范区农业局示范区经贸局 | 2018年底 | ||||
完善跨区域产业示范与推广合作工作,以合作方式支持省内相关园区建设,与10个以上园区建立合作关系。 | 示范区科技局农业园区公司 | 2015年底 | ||||
15 | 健全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社开展联合与协作,不断发展壮大。建成一批带动性、示范性强的合作社,使其成为带动农户发展生产、联通市场的主力军。以科技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担保等为重点,鼓励农村专业经营大户、专业生产大户、专业技术骨干或专家教授、城市工商业者牵头兴办中介组织,搭建农户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 制定专业合作社规范和退出管理办法。 通过合并协作等方式建成50个带动性、示范性强的合作社。 | 杨陵区政府 | 2015年底 | ||
16 | 积极发展家庭农场。以每50—100亩为单元,建成一批家庭农场,供职业农民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根据家庭农场产业门类,通过农业机械、优良品种、先进技术、节水设备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应用,改变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示范水平。到2015年,全区发展各类家庭农场50家。 | 以每50—100亩为单元,建成各类家庭农场50家。 | 2015年底 | |||
建设示范性家庭农场,实现农业机械、优良品种、先进要素的集中示范。 | 杨陵区政府 示范区农业局示范区科技局 | 长期 | ||||
培育壮大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 17 | 强化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生产经营模式,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组织带动和要素组合作用,通过延伸产业链,推进“三产融合”,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多层次协作互补的产业组织形式,带动更多农户在种养、加工、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获利增收。 | 制定和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生产经营工作机制,重点培养20个以上具有带动功能的合作社。 | 刘天雄 | 杨陵区政府 示范区农业局 | 2015年底 |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农业技术交易 | 18 | 培育技术外包服务团队。以现代农业园区公司为主体,整合区内科技力量,吸引国内专家学者加盟,积极开展现代农业科技工程服务,面向全国地方政府、农业经济组织和涉农企业,提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项目规划、设计、建设等服务,为涉农生产单位提供技术、管理和咨询服务。 | 提出开展现代农业科技外包服务工作方案,并有数量化的推进成果。 | 农业园区公司 | 2015年底 | |
建立国内专家学者和科技人才数据库。 | 示范区科技局示范区科技信息中心 | 2015年底 | ||||
19 | 推进市场化信息服务。通过建设旱区现代农业信息集成、网上农高会信息服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信息采集、农业专家咨询服务等平台,建立整个旱区多渠道、全方位、广覆盖的现代农业科技信息网络体系,为旱区不同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对应的科技信息支撑。积极探索公益性和市场化相结合的信息服务方式,加快社会化、市场化农业科技信息经营服务体系建设,优化信息资源,推进农业信息消费。 | 新增远程信息采集监控和咨询点20个。 | 郭建树 | 示范区科技信息中心 | 2015年底 | |
在稳步推进公益性服务的同时,提出关于市场化农业科技信息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 ||||||
20 | 推动科技信息集成服务。办好“三农呼叫中心”,针对现代农业生产的市场需求,为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提供技术培训与咨询服务,帮助解决生产技术和管理难题。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报》和农林卫视作用,不断扩大以现代媒体推广农业科技的覆盖面。探索建立各类信息共享平台,打通信息共享通道,推动信息集成服务。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信息化服务水平。 | 办好“三农呼叫中心”,呼叫量增加30%。 | 2016年底 | |||
发挥《农业科技报》和农林卫视作用,不断扩大以现代媒体推广农业科技的覆盖面,扩大农业科技报发行量,电视创办2档农业节目,农林卫视增加杨凌节目播出量。 | 示范区宣传部示范区农业科技报社 杨凌电视台 | 2015年底 | ||||
完善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工作细则,建立2个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 刘天雄 | 农业园区公司示范区质监局 | 2014年底 | |||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农业技术交易 | 21 | 积极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交易。加快推进国家(杨凌)农业技术转移中心、国家(杨凌)旱区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建设,开展优良农作物品种、园林植物品种、中药材品种权和关键技术交易,搭建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农业企业、农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宣传展示、鉴定评估及成果交易平台。 | 实现国家(杨凌)农业技术转移中心、国家(杨凌)旱区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业务全面增长,实现中心良性运营。 | 孙 华 | 示范区展览局 | 2014年底 |
全力打造“杨凌”系列品牌 | 22 | 大力开展“杨凌认证”工作。发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认证中心的作用,加快杨凌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中心和杨凌示范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积极探索认证、标准、检测、计量“四位一体”的认证工作模式,为杨凌品牌培育提供有力支撑。面向示范辐射区开展认证服务,引导重点企业开展有机、绿色、无公害、GAP认证。 | 发挥杨凌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中心和杨凌示范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的作用,提出关于面向示范辐射区开展认证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鼓励和推进重点企业开展有机、绿色、无公害、GAP认证的实施意见。 | 陈亚平 | 示范区质监局 | 2016年底 |
23 | 加快实施名牌战略。以创建“全国旱作农业高新技术知名品牌示范区”为契机,加大对名牌产品的培育、扶持和宣传力度,打造杨凌优势特色品牌。健全农产品监管体系、标准体系、生产体系、检测体系、品牌创建体系等“五个体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推进监管能力建设。鼓励支持企业争创中省驰名和著名商标,到2018年,争创30个全国和陕西省知名品牌、著名商标,不断提高名牌企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 修订和完善农产品监管体系、标准体系、生产体系、检测体系、品牌创建体系等“五个体系”,实现全域覆盖。 | 示范区农业局 | 2016年底 | ||
争创30个全国和陕西省品牌产品、著名商标。 | 示范区质监局示范区经贸局杨凌工商局 | 2016年底 | ||||
24 | 加快“服务品牌”建设。重点建设以科技、标准和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服务平台和推广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杨凌农业科技服务品牌。着力构建以“科技创新品牌为核心,以服务品牌为保障,以涉农产品为支撑”的杨凌品牌体系,同时加强“杨凌”品牌的宣传工作。 | 对杨凌服务品牌的特点和模式进行总结和完善。 | 刘天雄 | 示范区科技局示范区经贸局 | 2015年底 | |
加强“杨凌”品牌的宣传工作。 | 郭建树 | 示范区宣传部 | 长期 | |||
加强政策体系建设 | 25 | 以园区化发展模式缓解政策制约。继续探索深化园区化发展模式,构建技术集成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园区标准化、规模化建设水平。通过推进园区化生产,逐步解决土地流转制度、农村经营体制、金融产品单一等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 提出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技术集成服务体系实施方案。 | 刘天雄 | 旱区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 农业技术转移中心 示范区科技局 | 2014年底 |
26 | 按照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对建区以来关于产业化、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城乡一体化等相关政策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逐步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完整的政策体系,为实现现代农业创新示范提供较为完善的政策保障。 | 修改和完善农业产业化、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城乡一体化等相关政策制度,形成较为系统的政策制度。 | 郭建树 | 示范区政研室 | 2014年底 | |
强化科 技支撑 | 27 | 建立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发展体系。支持种子企业与科研单位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机制,加快新品种研发、引进、培育步伐。 | 推进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发展体系建设,在2016年初具规模。 | 刘天雄 | 示范区农业局 | 2016年底 |
提出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联合进行种业发展的政策。 | 2014年底 | |||||
28 | 积极参与实施“一城两区百园”工程,积极发展法人科技特派员或产业链推广企业,选派一批科技人员到示范园区作首席专家指导生产。建立科技特派员培训、工作联系、量化考核、表彰奖励、项目管理等制度,设立科特派基层创业引导资金。 | 参与实施“一城两区百园”工程。 | 农业园区公司 | 长期 | ||
新增法人特派员20个,选派30名科技人员到示范园区作首席专家,指导生产。 | 示范区科技局 | 2015年底 | ||||
提出关于对科技特派员加强培训和工作联系的意见、对科技特派员实行量化考核的意见。 | 示范区科技局 | 2014年底 | ||||
设立科特派基层创业引导资金,并提出资金管理办法。 | 2014年底 | |||||
强化科 技支撑 | 29 | 建立“杨凌示范区科技咨询委员会”,根据产业门类组建各类专家指导团队,形成专家委员会宏观指导、各单位专家具体指导、每个产业均有技术团队参与的技术支撑体系。在旱区农业技术报告、农业投资报告、“杨凌会议报告”三个报告的基础上,建立科技、人才、品种、资源集成数据库,发挥指导引领作用。 | 建立“杨凌示范区科技咨询委员会”,提出工作规则。 | 刘天雄 | 示范区科技局示范区农业局 | 2014年9月底 |
发布《中国旱区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报告》。 | 示范区科技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长 期 | ||||
召开中国(杨凌)现代农业与创业投资对接推进大会,发布《中国现代农业投资报告》。 | 陈亚平 | 示范区金融办 | ||||
召开中国(杨凌)现代农业发展高峰会议,发布《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杨凌报告》。 | 郭建树 | 示范区政研室 | ||||
30 |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同农业发达国家、重要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展示、交流与推广,促进产业对接。聘请国际顾问,拓展科技和产业合作渠道。 | 建立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机构,聘请一批国际顾问,并出台顾问工作办法。 | 刘 庆 | 国际合作局 | 2014年9月 | |
加大财 政建设力度 | 31 | 统筹安排财政支农资金。在中、省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引导下,围绕示范区产业发展重点,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任务不变、各计其功”,“多元投入、集中使用”的原则,将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财政支农资金统筹安排使用。积极推进机制创新,引导社会各方面增加对现代农业的投入,提高资金投入总体水平。 | 提出示范区关于财政支农资金统筹安排使用的工作办法。 | 刘天雄 | 示范区财政局 | 2014年9月 |
32 | 设立示范区会展文旅专项资金,出台资金管理办法。设立种子产业专项资金,鼓励农业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设立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培育发展行业领军企业。设立经贸专项资金,支持物流体系建设,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 设立会展文旅专项资金,出台资金管理办法。 | 王宝平 孙 华 | 示范区展览局示范区旅游局 | 2014年底 | |
设立种子产业专项资金,出台资金管理办法。 | 刘天雄 | 示范区农业局 | ||||
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商贸流通业专项资金,出台资金管理办法。 | 陈亚平 | 示范区经贸局 | ||||
加大财 政建设力度 | 33 | 充分利用财政、审计、目标责任考核等手段,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准确、全面、系统、合理地衡量资金项目的绩效情况。形成项目分类实施、分项验收、各负其责、综合管理、以奖代补的管理模式。 | 提出支农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办法。 | 权王军 | 示范区财政局 | 2014年9月底 |
完善金 融服务 | 34 | 鼓励金融机构将农村信用评定机制向农村小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各类农村经济组织拓展,扩大信息采集范围,推进农村信用创建工作。 | 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调研,提出农村信用创建工作计划。 | 陈亚平 | 示范区金融办 | 2014年10月 |
35 | 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地方法人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逐步建立以商业性金融为主体、以政策性金融为补充、以农业保险为保障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动杨凌农村商业银行增资扩股,转制为农业科技银行,支持其在区外设立分支机构或村镇银行。加快推进民生银行在区内设立村镇银行,支持长安银行在区内开展社区银行和科技支行试点。 | 提出建立和完善以商业性金融为主体、以政策性金融为补充、以农业保险为保障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工作方案。 | 2014年10月 | |||
推动杨凌农村商业银行转制为农业科技银行或在省外设分支机构;推进民生银行在区内设立村镇银行、长安银行在区内开展社区银行和科技支行。 | 2014年底 | |||||
36 | 鼓励企业开展直接融资,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上海股权交易中心等机构的联系,依托现代农业与创业投资对接会等平台,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做好区内企业的上市挂牌工作。 | 推动区内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培育并储备一批上市后备资源。 | 2014年10月 | |||
37 | 加强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的创新,增强金融产品的可获得性。加强与中国银行市场交易商协会的联系,推动区内企业注册发行可转换票据等新型融资工具。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扩大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扩大抵押担保物范畴。 | 加强与中国银行市场交易商协会的联系,推动区内企业注册发行可转换票据等新型融资工具。 | 2014年底 | |||
制定年度农业保险实施方案、扩大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规模。 | ||||||
扶持农业经济服务组织 | 38 | 出台鼓励科技中介组织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中介组织面向现代农业生产开展科技、金融、信息等社会化服务。重点支持一批科技评估、技术咨询、成果推广、技术产权交易、技术经纪等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和其他农业生产主体提供服务,在市场运行中发挥公证、监督作用。 | 提出关于鼓励中介组织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意见。 | 陈亚平 | 示范区科技局示范区经贸局 | 2014年10月 |
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 | 39 | 出台支持现代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开辟流通服务“绿色通道”,保护流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手段,开展网上交易、订单交易和电子结算业务,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 | 抓好支持现代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的落实。 | 示范区经贸局 示范区农业局示范区科技信息中心 | 长期 | |
支持区内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手段,开展网上交易、订单交易和电子结算业务。 | 长期 | |||||
40 | 统筹规划农产品流通设施布局,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农产品流通网络。按照杨凌实际和品牌创建要求,改变参差不齐的流通现状,整合流通企业力量,引导企业变“分散生产、分散供应”为“分散生产、集中供应”。扶持农产品收集、加工、包装、贮存等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合作社、龙头企业、创业人员等兴办农产品商贸流通企业。 | 修订完善农产品流通设施布局规划方案。 | 2014年底 | |||
制定关于支持创业人员兴办农产品商贸流通企业的鼓励政策。 | 2014年底 | |||||
41 | 建立信息发布、检验检测、质量管理、市场服务同步跟进机制,实行价格通报和信息定期反馈、市场准入、标识认证等制度,完善服务管理手段,促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 提出信息发布、检验检测、质量管理、市场服务同步跟进工作方案,并开展试点工作。 | 刘天雄 | 示范区科技局示范区农业局农业园区公司 | 2015年底 | |
加强职业农民培育 | 42 | 以农村实用技术、专项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通过学校、企业、基地主体,开展对辐射区域农民的培训,提供技术示范和技术服务。构建立足杨凌、服务旱区的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体系,打造“杨凌农科”科技培训品牌。进一步规范并扩大农民职称的考评工作,全面提升杨凌“农民技术职称证书”在旱区的影响力。 | 完善职业农民职称的考评工作细则。 | 2014年底 | ||
加强职业农民培育 | 43 | 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加强杨凌职业农民培训管理中心建设,加大对职业农民培训的投入。建设农民培训师资、课程、试题资源库,完善职业农民培训标准和规范。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农民培训机构。 | 联合与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工作。 | 刘天雄 | 示范区科技局 | 长 期 |
推进杨凌职业农民培训管理中心能力建设。 | 2014年底 | |||||
完善职业农民培训标准和规范细则。 | 示范区农业局 | 2014年底 | ||||
提出关于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农民培训机构意见。 | 2014年10底 | |||||
44 | 鼓励高校毕业生赴农村创业就业,对赴农村领办、举办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大学生,从金融、税收、工商登记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 | 出台鼓励大学生赴农村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 | 郭建树 | 示范区人事局 | 2014年底 | |
加快土地流转步伐 | 45 | 积极探索多种土地流转形式,组建统一的土地流转管理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构,与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互为补充,并积极探索金融服务的介入机制,促进“土地银行”实体性运行。探索土地信托管理,针对托管农户,按照“保底致富+盈利分红”的形式,确定土地经营主体,放活土地经营权。 | 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构。 | 刘天雄 | 杨陵区政府 | 2014年底 |
设立相应服务机构,推动土地银行实质性运作。 | 杨陵区政府 示范区金融办 | 2014年底 | ||||
探索开展土地信托管理试点工作。 | 2014年底 | |||||
46 | 参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办法,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开展农村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化交易,探索建立统一的用地市场。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 提出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工作方案。 | 杨陵区政府 示范区农业局 | 2014年底 | ||
提出农户以土地承包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办法。 | 杨陵区政府 | 2014年底 | ||||
47 | 按照“不增加农民负担,保障农民住房权益,宅基地有偿使用,社会保障同步跟进”的原则,完善农村宅基地回收补偿制度。积极申请试点,推进农户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增加农户财产性收益渠道。 | 完善农村宅基地回收补偿制度。 | 2014年底 | |||
深化五 项改革 | 48 | 通过土地市场化流转,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高效化、现代化迈进,实现品种技术、农业机械、管理方式、生产效益的集中示范。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 | 提出关于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优惠政策意见。 | 陈亚平 | 示范区金融办示范区农业局 | 2014年底 |
开展品种技术、农业机械、管理方式、生产效益集中示范试点。 | 农业园区公司 | 2016年底 | ||||
49 | 稳步推进市场化为主导的服务改革。充分发挥“五大中心”的作用,在服务示范区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上,立足陕西,面向全国开展认证和交易服务,提高杨凌示范区在农业领域的话语权。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为突破口,按照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职能分离的原则,面向农业生产建立各类社会化公共服务组织,逐步扩大到农业生产服务的其他领域,通过政府、企业和其他生产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效益最大化。 | 提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的意见。 | 杨陵区政府 | 2015年底 | ||
50 | 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园区公司的作用,以提质增效为目标,针对农业园区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行企业化的管理方式。以产业或专业化园区为单位,探索设置若干个生产管理协会或分公司,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改变目前分散管理、标准不一、品牌混乱的局面,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益。 | 提出以产业或专业化园区为单位设置现代农业管理分公司或协会的工作方案,出台相关管理办法。 | 农业园区公司示范区农业局 | 2014年底 | ||
51 | 创新城乡资源配置机制。在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进程中,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在农村兴办各类社会事业,促进农村居民在医疗、教育、文化、交通、社保、住房等方面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工作生产实现职业化。按照“配套、人文、管理”的目标,在规划上合理布局,既重视硬件建设,又重视软件建设,实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水利改革和农村房屋所有权、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逐步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 | 提出关于鼓励社会资本在农村兴办教育、卫生、文体、民政等社会事业的意见。 | 王宝平 | 示范区社会事业局 | 2014年底 | |
出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 | 刘天雄 | 杨陵区政府 | 2015年底 | |||
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 | 冷劲松 | 杨陵区政府 示范区国土局 示范区农业局 | 2015年底 | |||
深化五 项改革 | 52 | 开展多种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按照“现代农业、田园农庄、职业农民”融合发展的思路,构建“中心城区—小城镇—田园农庄”的空间格局。以现代农业园区作为“试验田”,大力开展“科技推广模式”、“人才与服务输出模式”、“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等探索和实践。按照“三产融合”、“四化同步”的目标要求,不断创新各类生产模式和经营机制,实现全域覆盖。对实践证明效果好、可推广、易复制的模式,加大示范和宣传力度,逐步扩大推广和辐射范围,通过技术输出、服务输出和模式输出,实现自身发展和示范推广的有机结合。 | 总结技术输出、服务输出和模式输出特点,对“杨凌模式”进行总结,形成工作报告正式出版或公开发表。 | 郭建树 | 示范区政研室示范区科技局示范区农业局杨陵区政府 | 2015年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