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杨凌示范区工委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关于印发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来源:杨凌示范区管委会 发布时间:2018-03-08 14:56

杨陵区委、区政府,党工委和管委会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2018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杨凌示范区工委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

2018年3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2018年工作要点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杨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示范区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聚焦新时代、担当新使命、聚力新任务、落实新要求、作出新贡献”这条主线,全面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坚持现代农业示范、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全面统筹抓创新、扩示范、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强党建,加快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建设步伐,奋力谱写杨凌追赶超越新篇章,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为我国农业强国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贡献更多“杨凌力量”。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年生产总值增长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4.8亿元、11.2亿元,均增长13.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978元、18060元,分别增长9.5%和10.5%。城镇新增就业2000人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示范推广面积达到9000万亩,推广效益228亿元。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紧扣学懂弄通做实,认真落实省委“抓首要、大学习、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六个下功夫”要求,通过各级党组织中心组学习、党校专题培训班、专题研讨以及座谈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恪守“四个服从”,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落实“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李克强总理视察杨凌重要指示、示范区成立20周年总结会议暨第九次省部共建会议精神以及省十三次党代会、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一体学习、一体贯彻落实,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服务农业强国建设使命担当。

二、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扎实履行国家使命

(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杨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申报。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深化“区校一体、融合发展”,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设世界“双一流”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全国一流职业名校。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高等院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以及秦巴山区科技特派员扶贫创业联盟等“三个联盟”作用。激发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创客等主体活力,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制。实施一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重大项目。积极参与国家种业科技创新工程,力争在分子育种、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等领域取得更多新成果。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出台吸引聚集高端领军人才的措施,面向全球招揽人才,为建成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提供坚实智力支撑。

(二)打造“双创”新高地。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大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发挥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载体作用,积极培育一批创新创业型企业,打造“互联网+现代农业+双创”新模式。落实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政策措施。持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园行”活动,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鼓励职业农民创业,加大创新创业团队招引力度,新招引创新创业团队100家。积极争取军民融合发展项目落户杨凌。

(三)扩大科技示范带动效应。优化“六个中心”运行机制,完善“六种推广模式”,不断提升示范推广水平。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在“三区三州”及六盘山区、吕梁山区等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建设示范推广基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更多杨凌力量。实施《面向旱区职业农民培训规划》,依托农民发展学院等平台,全年培训农村实用人才6万人次。释放农高会品牌效应,按照“1+3”思路高标准办好第25届杨凌农高会。扎实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集成示范,持续推动科技成果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和应用。实施示范推广提质工程,对示范推广基地实行动态管理,构建一体化杨凌现代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全年新建示范推广基地50个,示范推广面积达到9000万亩,推广效益达到228亿元。

三、聚焦补齐短板弱项,率先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打好“三大攻坚战”。做好防范化解风险工作。全面排查化解经济社会各领域风险,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防止发生因企业债务困局而产生的金融和社会稳定风险。做实低收入群体帮扶工作。加大资金整合和投入力度,不断巩固扩大帮扶成果,促进低收入户持续增收。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强化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增强自身发展内生动力,确保所有低收入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9000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区内污染源普查工作,加快推进空气质量检测微站、机动车尾气检测平台建设,不断提升环境检测能力。推动中、省环保督查问题整改落实,开展“1+9”专项行动,落实全域禁燃、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大气联防联控等措施,不断提升环境质量,全年优良天数达到245天以上。

(二)高标准完成全面小康社会各项建设任务。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5大类31项指标,按照“达标指标抓巩固、未达标指标抓突破”的要求,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杨陵区要对已达标的21项指标继续扩面提标做好巩固提升工作;对基层民主参选率、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基本社会保险参保率指数、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每千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公共交通服务指数、每万人口行政诉讼发案率等10项未达标指标,要逐项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高水平完成达标任务。示范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落实各自承担的任务,确保全面小康社会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三)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坚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履行国家使命、乡村振兴、全面深化改革等重点工作一体谋划、同步推进,做到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同频共振,在全省率先高标准全面完成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一)促进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持续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改革部署落地见效,巩固改革成果。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蕴含的改革精神、改革部署和改革要求,积极承接中省改革任务,创新推进示范区自主改革试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积极扩大“两权”抵押贷款范围。大力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试点。加快农村“三变”改革。深化金融制度创新,完成杨凌农商行增资扩股工作。做大做强国有担保平台。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实施“小额贷款保证保险”“险资支农支小”等创新业务试点工作。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行企业备案类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建立PPP项目联审机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国有企业扩能降耗增效,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一流企业。推进社会治理改革,构建“城乡一网、党建引领、部门联动、群众参与、共建共治”的服务管理体系。深化公安改革,建立适应警察职业特点的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推行公安机关主办侦查员制度。

(二)高标准推进自贸区建设。加快自贸大厦等重点项目建设步伐,积极推进杨凌综合保税区、口岸、海关、检验检疫等配套设施建设。组建行政审批局和市场监管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法承接中省下放自贸试验区的审批管理事项。实施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简化施工许可证办理、营商环境监测评价等十大行动,实行全部审批事项线上申报和审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全年引进企业20家以上,投资规模50亿元以上。

(三)构建农业国际合作新格局。加快“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建设,建立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深度对外开放合作机制。创新援外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内容,全年开展援外培训10期以上。积极开展争办农业领域“达沃斯论坛”有关工作,高质量举办现代农业高端论坛、国际农业科技论坛等活动。在国外新建一批农业科技园区和培训中心。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加大“走出去”和“引进来”力度,引进农业国际贸易专业服务机构20家以上,在海外建设园区20个以上,不断扩大示范区国际影响力。

五、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一)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增效工程,启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种子产业园建设,丝路农业展示园、种子大市场建成投用。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精心策划农庄集群系列宣传推广活动,释放现代农庄集群效应,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加强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积极培育扶持多元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创建有机农产品基地1000亩,建设田园综合体3个,创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示范合作社3家。

(二)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落实好《省政府关于支持杨凌示范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完善医疗、教育、计生、养老等城乡一体化政策。创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建设和管护机制,促进优质公共资源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实现更高水平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让城乡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大产业兴镇力度,加快五泉农科小镇和揉谷康养小镇建设,助推“一城两镇五个新型社区”发展,年内发展产业小镇3个,实现8000人进城进镇。

(三)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编制杨凌乡村振兴总体规划,行政村规划编制覆盖率达到100%。开展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以建设“四好农村路”为抓手,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农村“亮化工程”。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创新农村(社区)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加强党支部书记、农村党员和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建设,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六、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大力推进涉农工业稳定增长。全面落实工业稳增长21条措施,支持美畅新材料等企业做强做大,步长制药、海利生物、农康机械等企业达产达效。推动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农机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扩能提效,全年实现工业增长13.4%。继续抓好“小巨人”企业成长计划,加大规上企业培育,净增规上工业5户。开展困难企业“一对一”帮扶工作,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加快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非公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58%以上。

(二)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全年安排各类建设项目220个,年度完成投资170亿元以上。创新招商方式,依托产业园区,围绕主导产业招大引强,提高招商引资的广度、深度与精度。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项目建设提质年、营商环境优化年“三个年”活动,大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全年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0亿元以上。

(三)积极培育经济新业态。全面落实文化产业发展“十六条”措施,加大文化企业孵化和培育力度,建成小微文化企业孵化基地,培育一批具有杨凌元素的优秀文化产品,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依托国际马拉松赛、网球赛、自行车邀请赛等大型活动,拓展各类健身休闲赛事,不断壮大健康休闲产业。积极创建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持续扩大杨凌电商影响力。深化大数据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积极打造农用无人机等新的产业集群,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提升杨凌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支撑引领旱区现代农业发展能力。

(四)实施城市改造提升工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国道344、省道107、杨凌大道渭河大桥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凤太高速、榆渝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落地或过境。主动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加快高端人才社区、网球中心、杨凌大剧院和“三河两渠五湖”生态水系建设。打造“一街一景”“一路一品”特色景观,加快开放式校园建设步伐,完成“吧文化”一条街建设。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和中水利用等项目建设,提升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开展雨污分流治理工作。加大市容秩序整治力度,建立“网格化、精细化、标准化”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城市形象。

(五)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大力推进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森林城市和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实施“水润杨凌”和大地园林绿化工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杨凌”。积极开展全域旅游建设,促进第三产业提档升级。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推进渭河水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

七、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一)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优化布局,全面提升教学水平,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同比增长10%以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示范区医院三甲医院创建工作,健全健康医疗四重保障体系,减轻困难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进修、培训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开展医德医风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全区医疗服务质量。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推进医养结合,完善日间照料中心、幸福院等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功能,建设城西老年活动中心。巩固食安城市创建成果,全力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二)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推进“法治杨凌”建设。着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推进“平安杨凌”建设。扎实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多网合一、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快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法治政府、廉洁政府、高效政府。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和惩处力度,坚决遏制较大事故发生。加快推进“四社联动”向农村延伸,高标准完成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工作。推进“智慧杨凌”建设,优化农科城卡功能,加强城市信息融合和大数据应用服务;完善市民热线功能。推进“信用杨凌”建设,不断健全完善信用体系,营造守信受益、失信受惩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实施惠民工程。1、增加城区中小学学位。加大教育投入,新建幼儿园3所,新建小学4所,改扩建小学2所,改扩建中学1所,新增学位9500个。2、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年内示范区医院新招录医学类专业人才30名、引进学科带头人5名、引进实用型人才10名,提升示范区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全年下派300人次中级以上职称业务骨干赴乡镇卫生院坐诊,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实现全覆盖,为群众提供优良的中医药服务。3、实施就业创业促进工程。实施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提升创新创业服务保障能力,开展创业培训200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600万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4、实施物业服务质量和小区环境提升工程。对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在化建家园小区设立蔬菜、瓜果便民超市。5、实施“厕所革命”。在城区新建环卫公厕5座,改建环卫公厕5座,提升公厕管护水平;在农村建设符合标准的无害化卫生公厕30座,加大农户厕所改造力度,有污水集中排放条件的村鼓励改建水冲式厕所,力争3年内全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100%;农业园区和景区新改建一类公厕13座。6、实施城乡亮化工程。在新老城区打造景观亮化一条街;改造提升城区街道照明设施,实现农村街道照明设施全覆盖。7、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并启用青少年活动中心;建成18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8、实施农村广播电视网络覆盖工程。采取“政府补贴一点、企业让利一点、群众出一点”的方式,为全区3.1万户农村群众提供有线电视公共服务。9、启动建设城西老年活动中心。建设5000平方米的城西老年活动中心,为老年协会、老年大学和老年人室内外活动提供场所。10、农村天然气全覆盖。扎实推进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工作,全区农村天然气实现全覆盖,入户率达到100%,让全区群众用上洁净能源,倡导绿色、清洁的生活方式。

八、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核心作用,围绕落实示范区新阶段新使命,突出牵头抓总,狠抓工作落实,把党的领导体现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各环节。

(二)筑牢思想政治建设基石。深刻领会“四个伟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等制度,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发挥好党校教育阵地作用,做好干部培训,服务示范区发展大局。

(三)夯实党的执政基层基础。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基层组织带头人。全面加强“4+3”各领域党建工作,筑牢基层党组织宣传教育的战斗堡垒,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广杨陵区党员远程视频教育的好做法,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着力解决部分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加强党对公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领导,支持他们依法依章开展工作。

(四)锻造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不断完善领导班子日常学习教育、综合研判、管理监督、考核评价等制度,打造“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突出政治过硬、纪律严明、本领高强“三条要求”,培养后备干部。全面贯彻落实“三项机制”,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五)加强宣传思想建设。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加快媒体融合步伐,加强网络舆情引导,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优良家风家教、校风校训、企业精神、乡贤文化、理想信念等宣传教育。全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委《实施办法》,持续整治“四风”问题。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推动干部队伍作风实现新提升。积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有序推进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深化政治巡察,强化案件查办,为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