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陵区委、区政府,党工委和管委会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杨凌示范区落实陕西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工作方案》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杨凌示范区工委杨凌示范区管委会
2017年3月24日
杨凌示范区落实陕西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工作方案
为了加快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建设步伐,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聚焦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等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农业基础研究与种业创新,深化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完善创新体系,激活创新要素,提升创新能力,现就落实《陕西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产业技术创新工程
1. 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围绕现代农业、农机装备、生物医药、科技服务等领域,每年组织实施20个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重大项目,不断提升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示范区科技局负责)
2. 实施《杨凌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培育和壮大以现代农业为特色的科技服务业,到2020年,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机构400家,基本形成以现代农业为主的科技服务业产业集群。(示范区科技局负责)
3. 发展生态绿色高效安全农业技术,发挥杨凌示范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杨凌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机认证中心作用,每年实施20个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农产品认证项目,提高质量安全控制和全过程安全溯源水平。(示范区质监局负责)
4. 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争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策划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高端农产品展示营销平台。引进和培育涉农电子商务产业集群,聚焦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加快项目招商,形成30家以上农业电子商务龙头企业,打造涉农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战略高地。(示范区经贸和安监局负责)
5. 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积极争取创建国家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家旱区农业标准化区域推广服务平台。(示范区质监局负责)
二、原始创新提升工程
6. 聚焦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等重大战略需求,每年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全面提升区域原始创新能力。(示范区科技局负责)
7. 加强高校重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建设旱区农业水科学和水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肉牛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科研平台。(示范区科技局、西农大科研院负责)
8. 提升企业科技成果研发能力。制定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意见,到2020年,示范区各类科技研发平台达到85个。每年依托企业建设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强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示范区科技局负责)
9. 做好中、省重大重点科技项目的推荐工作,加快突破重大核心技术,组织攻克生物育种、农技农艺融合、节水灌溉等核心关键技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示范区科技局负责)
三、深度融合创新工程
10. 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示范区全面深度合作。完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管理办法,在现有资源共享平台开放基础上,促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向各类创新主体开放,到2020年,开放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达到20个以上,加速信息互通、资源共用和成果转化。(示范区科技局、西农大科研院、杨职院科研推广处负责)
11. 培养具有突出科研优势的高校院所,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研究开发、社会服务三位一体创新水平,努力建成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到2020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世界农业大学中的排名有较大幅度提升。(示范区教育局、西农大发改处负责)
12. 推动与西安高新区协同联动发展,实现产业联动、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互利互赢。力争2017年杨凌纳入西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享受相关政策。(示范区科技局负责)
四、创新主体培育壮大工程
13. 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养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到2020年,培育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1-3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家。(示范区科技局、农业局负责)
14. 主办或承办农业科技创新创业赛事,遴选优秀孵化项目,培育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优秀成果和创业项目落地转化,每年新增科技孵化企业50家,毕业企业10家。(创新创业园公司负责)
15. 完善创新创业政策,发挥种子孵化资金、天使基金的作用,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活力的中小微企业,推动种子期、初创期中小微企业发展,到2020年,培育“瞪羚企业”100家,引进创业团队达到1000家。(示范区科技局、创新创业园公司负责)
16. 支持创新创业园公司发行双创孵化专项债券,改进企业债券融资方式,加大对双创孵化项目的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投入。(示范区金融办、创新创业园公司负责)
17. 围绕打造旱区“种业硅谷”的目标,加快农业创新,力争在小麦、玉米、油菜等新品种的选育上取得一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新成果,“十三五”期间选育新品种3-5个。(示范区农业局、西农大科研院、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负责)
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18. 加快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发挥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和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作用,做大做强陕西省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开展技术协同攻关,共享知识产权,推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示范区科技局、农业园区公司,西农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办公室负责)
19. 加快种子产业园基础建设,发挥园区在区域经济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种子产业集群布局和集聚提升,进一步提升示范区种业核心竞争力。(农业园区公司负责)
20. 与秦巴山区科技特派员扶贫创业联盟共建协同创新平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秦巴山区农业科技扶贫工作。(示范区科技局负责)
六、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工程
21. 实施“创新英才汇聚行动”“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集聚工程”“优才计划”,到2020年,当年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数量达到150人。(示范区人社局、西农大高层次人才办公室、杨职院人事处负责)
22. 培养农业基层科技人才队伍,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农民技术职称认定工作,到2020年,获证农民累计达到15000人。成立杨凌示范区农技师协会。联合省农业厅开展“农民专家”评选工作。(示范区科技局、农业局,西农大成教学院、杨职院科研推广处负责)
23. 制定鼓励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鼓励科研人员带科研项目和成果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示范区科技局负责)
24. 打造高端农科人才聚集区,实施高端人才居住小区等建设项目,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示范区住建局、城投公司负责)
七、对外开放合作创新工程
25. 加强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拓展在种质资源改良、生物技术研究、人才联合培养领域的合作,引进科技创新成果落地杨凌不少于10项。建立全球农业创新智库和农业科技成果数据库。组建杨凌示范区国际农业专家顾问团队。(示范区国际合作局、西农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
26. 发挥区内科教资源优势,以国家旱作农业技术援外培训基地为依托,整合示范区援外培训力量,每年举办10期以上援外培训交流活动。(示范区国际合作局、西农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
27. 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现代农业合作,重点建设中哈现代农业示范园、中吉农业示范园、中美内布拉斯加(杨凌)农业科技园、中澳墨尔本肉牛养殖示范基地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示范区国际合作局负责)
八、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28. 营造激励创新环境,2020年前,推动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移和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区,争取设立农业知识产权法院或仲裁机构,发挥杨凌知识产权促进中心作用,推进专利创造与保护,加强专利执法。(示范区科技局负责)
29. 培育技术创新市场,优化国家(杨凌)旱区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国家(杨凌)农业技术转移中心的运行机制,策划建设综合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做好成果交易、价值评估等工作,每年技术交易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示范区展览局负责)
30. 提升财政金融创新支撑能力,鼓励各类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机构通过阶段参股、跟踪投资、风险补偿等方式,投资示范区孵化器内的科技型企业,支持科技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到2020年,“新三板”挂牌企业数新增10家。(示范区金融办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