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陵区委、区政府,党工委和管委会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各金融单位: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2011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已经党工委、管委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同时,就贯彻落实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部门、各单位要把《要点》作为全年各项工作的纲领,集中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认真贯彻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工作务虚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把各方力量凝聚到实现《要点》提出的各项工作上来。
二、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入研究《要点》,结合工作职责,谋划全年工作,抓紧制定《2011年工作计划》,提出明确的工作任务和项目,经分管领导审核后,2月12日前报办公室,并抄送发改局、财政局、考核办。
三、由发改局会同财政局、金融办,抓紧研究测算全年资金盘子,制作《工作计划表》并印发各部门和单位填写,经分管领导审核后,2月12日前报发改局。
四、由发改局会同财政局,按照公共财政和计划管理的要求,根据资金盘子和工作需要,从调动部门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的角度出发,研究提出各单位资金预算、融资计划和重点项目建设计划,2月底前报党工委、管委会审定执行。
五、考核办根据《要点》和《工作计划》,制订各部门、各单位年度考核目标任务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项目全部分解落实到部门和单位,做到不缺项、不漏项、没水分和任务具体、要求明确、责任落实,2月底前报党工委、管委会审定执行。
六、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工作计划,夯实责任,扎实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和项目有效落实。党工委、管委会督查室要把《要点》和工作计划的贯彻落实作为督查重点,抓好工作落实。宣传部门要围绕全年重点工作及项目实施情况,加强宣传报道,营造抓落实、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2011年1月21日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2011年工作要点
“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共建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杨凌示范区的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大,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特色产业日益壮大,现代农业建设方兴未艾,核心示范功能基本显现,群众收入显著提高,社会大局稳定,城乡统筹发展拉开帷幕,各项事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十二五”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示范区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经济发展仍要提速,特色产业还需壮大,科技支撑和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高,城乡统筹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事业投入不足,自我发展能力急需增强。
2011年是建党90周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和省委省政府《意见》的关键一年。党工委、管委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批复》和省委、省政府《意见》,全面实施示范区八个专项工作方案,把承担国家任务、加快自身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区为主题,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主线,坚持“示范引领、创新驱动”,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开放促发展,以创新促跨越,突出示范推广,加强科技创新,壮大特色产业,实施项目带动,推进城乡统筹,着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在建设科技杨凌、人才杨凌、园林杨凌、富裕杨凌上取得新成效,在完成国家“四位一体”任务上迈出新步伐,为示范区“十二五”时期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预期指标是:生产总值完成59亿元,增长1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亿元,增长37.6%;地方财政收入3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18%,达到25400、8400元;进出口总额完成3000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亿元,增长23%;城镇新增就业2000人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51亿元,增长4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示范推广总面积达3300万亩,总效益83亿元。
一、基本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基本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按照“扩大规模,提升水平,健全体系,创新机制”的要求,基本建成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园区,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新建1万亩设施蔬菜,建设2万亩洋葱基地,建设小麦、油菜良种和花卉基地,规划建设一批畜牧养殖小区,实现10万亩土地全覆盖。启动实施种子创新、新品种引进示范、种苗繁育推广服务三大工程,提升良种繁育水平和示范推广功能。进一步健全完善园区标准化生产体系、市场体系、创业实训体系、科技支撑体系、信息化服务体系、生态循环利用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挥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等优势,为园区积极争取各类项目和资金。加强园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高效灌溉能力。
2、深入推进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创新。完善土地银行运行体制机制,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服务、市场销售等功能。加大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力度,组建服务现代农业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农业保险试点,推广“银保富”业务;创新农业保险品种,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试点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农业生产设施、生物资产抵押贷款,扩大担保物范畴。
3、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参与榆林、渭南、西安、安康等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加大与周边县区合作力度,带动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扶持产业链推广企业和法人科技特派员,大力推进产业链推广,支持龙头企业在省内外新建一批产业基地。发挥好以大学为依托推广等公益性推广模式的作用,建设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加快建设以杨凌为中心平台的农业科技服务网,建设设施农业远程数字化监控系统。发挥展会和媒体的示范推广平台作用,增强第十八届农高会服务三农的功能,办好《农业科技报》,探索创新“农林卫视”运作模式。发挥科教资源优势,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不断扩大大学生和农民创业实训,加大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工作力度,建设陕西农业科技培训基地。
二、集聚科技资源,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
4、集聚国内外农业科技资源。积极参与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以建设“科技杨凌”为目标,集聚和共享全省农业科技资源。完善科技资源统筹、创新资源聚集等政策,促进区内大学、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与企业共享科研平台、检测设备、试验场所等科技资源。以实施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为契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开展项目合作,发挥现代农业国际研究院作用,以国际化手段聚集全球农业技术、品种、人才和机构。
5、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企业自主研发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建自主研发机构,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根据特色工业需求,启动建设工程研究中心。支持大学和企业启动建设一批创新平台,支持省农科院、杂交油菜中心加快建设。
6、着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围绕“人才杨凌”建设,创新人才引进、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政策,引进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经营管理人才,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围绕主导产业,探索建立专业孵化器和创业导师队伍。加快构建以创业服务中心为核心,创投公司、技术平台为两翼的企业孵化体系。支持区内高校开设创业课程,建设企业依托、设施齐备、教员辅导的创业基地。建立职务发明持有人技术转移和权益保障机制。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引进风险投资,用好杨凌现代农业(生物产业)创投基金,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能力。
三、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7、加快发展涉农工业。以打造陕西涉农工业战略高地为目标,重点发展生物产业、食品工业、农机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以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绿色农用生物制品等为重点的生物产业,规划启动种子产业园。以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契机,积极扩大粮油加工、肉制品、果蔬饮料、乳制品等农产品深加工业规模。启动建设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园,重点发展小型化及保护地耕作机械、温室装备及材料、节水灌溉设备等产业。推动大项目落地步伐,用好中省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对重点工业项目的支持力度。
8、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加快商贸物流业发展政策,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建成果蔬、花卉、农资交易市场和果品气调库,扩大农机市场的经营规模。规划建设以渭惠路商业中心街,加快实施康乐路商业街和常乐路步行街改造工程;构建以城区店为龙头,中心社区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营销网络。以面向全国、服务三农的最重要品牌展会为目标,办好第十八届农高会,带动会展经济发展;启动农高会国际认证工作,构建现代农业为主题的国际化展示交易平台。启动建设古邰国遗址公园项目,争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3A级旅游景区,打造锣鼓文化一条街,打造彰显华夏农耕文明的农业旅游目的地城市。
9、完善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加快特色工业园区、科教产业园区、物流产业园区和体育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租赁型厂房;完善专业园区运行管理机制,强化园区对主导产业的承载功能。不断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大融资、担保、保险等支持力度,构建全产业金融服务链;盘活亏损企业,加大不良金融资产处置力度。健全银政企沟通机制,加大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贷投放。
10、继续培育和扶持重点企业。用好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继续实行“一企一策”,重点支持企业品牌建设、技术创新和企业能力建设,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难题。加快检验检测、产品研发、中试、信息服务等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企业品牌建设,支持企业争创中省驰名和著名商标、名牌产品。深入开展企业诚信建设工程。实施企业能力建设工程,邀请上市公司、证券中介机构对企业进行上市辅导培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运用资本市场能力。
四、加大城市建设力度,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11、全面提升城市功能。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重要区域的城市设计,构建层次完善、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以规划引领农业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新区建设步伐,全面实施城市基础能力提升工程,完善主城区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一批城市道路、给水、排水、电力、燃气、电信等管网设施,着力解决集中供热问题。加快建设棚户区改造和失地农民集中安置小区项目。全面实施“一河两岸”片区规划,推进体育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启动建设体育运动公园和水运中心改造等项目。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电力,实施保障工程。加快建设650万吨铁路货运站、一级汽车客运站、高铁客运站、石头河引水等重点工程,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和现代农业电力配套项目,规划设计南北一级公路。编制完成旧城改造规划,启动旧城改造工程。
12、大力改善城乡环境。以建设“园林杨凌”为目标,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加强城乡生态建设和城市景观改造,深入开展争创国家森林城市活动。开展渭河综合治理,启动高干渠、渭惠渠和漆水河改造,启动建设城市水系和城市集雨系统。加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严格执行国家土地政策,实施“退二进三”政策,盘活存量土地,依法收回闲置土地。开展国家级农业循环经济试点,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治理污染企业和高耗能企业。加大城乡垃圾处理和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处理和循环利用,大力发展沼气等可再生能源。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较上年下降,严格控制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合物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13、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实施中心镇建设、新型社区建设两大工程,加快五泉重点镇建设步伐,启动揉谷镇、大寨镇及两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土地、社保、就业、住房、户籍等配套政策,推动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全面完成通村公路、村庄道路硬化、人饮工程等农村建设项目。实施农村污染综合治理项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土地征收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
五、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4、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和专业园区建设,瞄准带动性强、财税贡献大的龙头企业,开展主题招商,推动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完善招商考核和招商项目评价机制,注重招商实效,进一步调动部门积极性。加快建设台商产业承接园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台商投资。挖掘共建部委项目资源和信息渠道,吸引国有涉农大企业来杨凌投资,积极争取省上在杨凌规划布局重点涉农工业项目。
15、着力构建全方位开放体系。推进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建设,在特色优势产业领域扶持一批龙头出口企业,引进和培育一批外向型企业。培育开放型市场体系,建设区域物流、商贸中心,规划建设杨凌涉农产品与技术市场体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集聚农业科技成果和资源,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产业链向外延伸,建立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16、切实加强对外合作。加强开放平台建设,进一步办好杨凌国际合作周、现代农业高端论坛、国际农业科技合作论坛等国际交流活动,策划举办国家层面的农业国际交流活动。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提升对外合作影响力。加快建设以国际科技合作园、创新园为核心的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基地,引进并试验示范先进技术和动植物新品种。建好中国埃及农业示范基地,争取援外项目,扩大发展中国家农业技术援助与推广。
17、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发挥行政服务中心作用,集中企业服务资源,提升投资服务工作水平。健全完善投资服务程序,建立服务质量和效率问责制。建立投资决策并联制度,同步开展规划、土地、综治、公安、工商、环保、税务等审批环节,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按照简化程序、规范管理的要求,对企业从入区、建设、开业、运营的全过程进行流程优化。
六、办好惠民实事,着力改善民生
18、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以建设“富裕杨凌”为目标,促进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管理模式,实施人人技能工程,做好进城落户农村居民、城镇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开展创业实训,建立就业政策支持体系,提供创业促就业政策和资金扶持;开展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入区企业优先用工。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企业员工收入水平,增加离退休人员和低收入群体收入。
19、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建设。不断完善社保体系,建设城乡一体的社保制度。实现城乡养老全覆盖、城乡医保基本全覆盖。逐步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开展大病救助、困难救助、残疾人补助、孤儿补助。提高城乡低保水平。加大财政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住房、社保和社会救助等领域实施一批民生工程。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实施幼儿园建设和学前教育普及工程、义务教育巩固提升工程、教育质量提高工程、职业教育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不断完善卫生保障体系,建成示范区医院为核心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实施中心医院建设工程、基本药物全覆盖工程、公共卫生提升工程、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工程,继续做好65岁以上老人和农村育龄妇女免费体检,抓好食品安全监管、疫病防治等工作。加强文化建设,完善城乡群众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城市电影院、图书馆和一批农家书屋,启动规划建设青少年宫。以建设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试点区为抓手,做好人口计生工作。
20、不断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为群众办好教育质量提升、农民工培训、扩大就业、农村医疗卫生改善、低保户生活保障、农村环境卫生治理、交通环境整治、创新提升社区物业管理能力等几件实事。实施保障性住房工程,新开工建设一批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为中低收入人员和基层公益性服务人员建设限价商品房。加强社区管理,提高居民物业服务水平,转变在城镇落户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大力推进“平安杨凌”建设,大幅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实现“两率一度”在全省排名位次前移。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源头治理,实现“一控制、两下降”目标。大力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做到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组建反恐处突队伍。建立健全应急平台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避免重特大事故,实现“四项指标”稳中有降。
七、加强党的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1、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增强党员干部谋发展、促和谐的本领。加大干部交流和培训力度,在激发干部积极性上下功夫。围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村务党务公开。搞好区乡党委换届,提高基层干部待遇。强化宗旨意识,以让群众满意为目标,扎实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切实改进干部作风,大兴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和敢闯善干之风,提倡“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勤于工作,善于落实”。改进文风、会风,完善会议、活动安排等制度,精简会议和文件。健全目标任务考核制度,认真落实工作人员问责制度,加大督查落实工作力度,切实提高执行力和行政效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文明单位创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抓好社会宣传,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营造浓厚氛围。
22、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对中、省和示范区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着力查处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23、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新。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着眼点,科学研究设置工作机构。完成干部人事制度和管委会机关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合理提高干部待遇。加强共建体制,进一步形成共建合力,调整省部共建领导小组,召开第七次领导小组会议;扎实推进厅区共建,落实与各厅局签订的共建协议。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完成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发行现代农业企业债券,争取设立杨凌现代农业产业基金,争取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代办转让系统试点园区,培育和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
24、加强项目和财税工作。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继续保持投资增势。围绕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园区建设、产业发展、城乡统筹、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加强项目策划包装,充实重大项目储备库,加大项目申报力度,争取一批大项目纳入上级计划;建立重大项目优先保障、绩效考核等工作制度,确保项目按期完成。树立公共财政理念,规范和加强融资平台建设,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等领域;加强财税征管,增强财税支撑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