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陵区委、区政府,党工委和管委会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2020年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已经2020年第1次党工委委员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杨凌示范区工委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
2020年4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2020年乡村振兴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和示范区“五大突破、十大攻坚行动”部署要求,加快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和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引领示范区建设工作,结合杨凌实际,制定2020年乡村振兴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把建设“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以下简称“上合农业基地”)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重大发展机遇,深入贯彻国务院《批复》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以示范区“五个突破、十大攻坚行动”为抓手,按照全产业提升、全覆盖整治、全区域治理、全要素集成的思路,围绕建成新时代乡村振兴、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引领示范区这一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工作目标
到2020年底,设施果蔬、农科研学旅行、现代农业服务业等三大产业快速发展,城南路、产业路、孟杨路、杨扶路、小湋河等五个产业带加快建设,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杨凌国际猕猴桃创新创业园、杨凌高科农业体验园、现代农业融合体验园、杨凌森果猕猴桃专业合作社、旺丰园合作社、五泉孵化园等7个上合组织实训基地初步建成,上川口、元树、马家底、黎陈、杜寨、王上、毕公、新集、姜嫄等9个示范村基本建成,农村垃圾收处、农户厕所、污水治理等人居环境整治根本问题得到解决,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和示范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农民收入水平全省领先,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三、主要任务
(一)以“上合农业基地”建设为重点,打造特色现代农业升级版
1. 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按照示范区“五大突破、十大攻坚行动”部署要求,大力发展种业、人工智能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农业科技服务业,建设“五大产业带”。以“智慧农业谷”为中心,积极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加大产业布局力度,打造以先正达育种中心为龙头的现代种业基地,建设城南路产业带。以杨凌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为中心,以特色化、精品化苗木产业为重点,启动建设“未来农场”建设,建设揉谷产业路产业带。以发展设施果蔬为主,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全面实施老旧大棚及农业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建设孟杨路产业带。以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新园为中心,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发展新业态、新产业,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打响“杨凌”品牌,扩大展示效应,建设杨扶路产业带。围绕小湋河沿线,扶持招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建设,积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农科研学旅行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探索建立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建设小湋河产业带。在产业带内,建设若干个品种高新、技术领先、特色鲜明的特色现代农业精品园、产业小镇或精品果蔬单品“冠军园”,全力打造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杨凌国际猕猴桃创新创业园、杨凌高科农业体验园、现代农业融合体验园、杨凌森果猕猴桃专业合作社、旺丰园合作社、五泉孵化园7个上合组织实训基地。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全域绿色农业发展。加大设施农业五项技术应用,推广基质栽培1000亩。加快农产品冷链体系建设,推动建设一批气调仓库项目,力争使库容量达到2万吨。开展2000亩猕猴桃、葡萄产业品质提升、品种改良、品牌经营。以规模化养殖企业为重点,积极扶持畜禽养殖业科学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充分发挥“两所大学”和示范区科创中心作用,加快推动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着力构建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经济效益显著、生产方式绿色、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体系。
2.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扶持涉农企业发展壮大,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联合体。继续加大农业领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持续加强创业扶持力度,建成上合实训基地7个。加强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村电商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结合各自特色,建设一批产业基地。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引进培育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数字乡村和农业全产业链信息化建设。加大经济合作社带头人、乡土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农民培训力度,年内培训高素质农民1000人次。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信息采集与信用评价机制,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3. 加快推进“杨凌农科”品牌建设。聚焦绿色农业、农民培训、农技服务等领域,建立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加快全域绿色创建,推广线上服务、线下体验新零售业态,提升品牌跨境贸易体系,建设国际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全力推动“杨凌农科”在品牌引领上实现新突破。建立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有机融合的政策支持体系,强化社会化服务的内容和载体,面向全省新型经营主体提供“点单式”社会化服务,持续扩大品牌效应,做强现代农业服务业。到年底,实现绿色农产品认证面积达80%以上,农产品抽检合格率97%,亩均产值达到1.8万元左右。
4. 加快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扎实开展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围绕大农业、大健康产业,加大农业领域招商引资力度,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加工率和附加值。依托现代农业产业,规划建设若干个产业小镇,推进产镇融合。实施小湋河流域现代农庄提升改造,壮大产业集群,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深化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进马家底整村搬迁,力争建成湋水乡邻康乐谷项目;深度挖掘王上、田西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推动十里陵湾、隋文化旅游体验区项目建设,深化研学旅行项目设计,推进乡村体验游、农科研学游为主的全域农科文旅融合发展。
(二)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1.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按照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类县区工作标准,以改厕提升、污水治理和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三个基本问题为主攻方向,高质量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净美杨凌”攻坚战,开展以“八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打造一批示范村。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提高改厕的质量和标准,完成9000户以上农户厕所改造任务,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农村中小学校、幼儿园厕所改造全面完成。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网和生态湿地建设力度,建设雨污水管网2万米以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20座以上、稳定塘29处、生态湿地27处,力争两年内实现全区所有行政村污水治理管控全覆盖。深入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治理,大力实施村庄绿化,不断提升农村绿化、美化、净化水平。
2.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加快五泉、揉谷两个省级重点镇建设,不断完善镇区功能配套,实现由镇向城转变。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村庄“三规合一”规划,年内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推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乡村建设新模式,切实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积极实施道路硬化、村庄亮化等工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启动建设花园村庄、园林村庄20个。利用闲庄空院持续实施农村“三园”(花园、菜园、果园)建设,年内建成农村“三园”200座以上。大力实施乡村道路提升工程,积极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工程,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全覆盖。年内创建15个区级、示范区级、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王上、崔西沟等9个示范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3. 抓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深入实施“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扎实开展农村清洁取暖工作,持续用力推进农村改炕,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严格落实河长制,开展河道“清四乱”专项行动,持续改善“三河两渠”生态环境。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加大秸秆利用技术和标准地膜推广力度。年内力争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农膜回收率达到80%,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
(三)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为抓手,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1.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加快推进组织振兴。持续开展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抓党建促发展“三个三”行动,不断提高村级党组织领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着力打造杨凌特色党建品牌。持续开展“千村示范、万村达标”活动,年内创建省级标准化建设示范村4个。持续开展村(社区)干部学历教育,加强对乡村振兴专职人员的管理,为村级班子补充选拔一批大学生副书记,推荐优秀村干部通过考试进入镇(街道)公务员队伍,优化“三农”干部结构。
2. 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加快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开展全国现代乡村社会治理试点示范,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模式。做好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试验工作。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全面落实村“两委”换届候选人区级联审机制。加强镇(街道)党组织建设,增强统筹协调和服务功能,探索将派驻镇(街道)工作力量的指挥调度、考核监督等下放镇(街道)。全域推行农村(社区)社会治理积分制管理,搭建信息化积分平台,年内党员、农户参与率分别达到100%、50%。持续开展更高水平“平安杨凌”建设,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深入开展“无黑无恶”创建工作,力争年底前创建达标率达到70%以上,不断提高“三率一度”。创新开展“七五”普法,着力提升法治化建设水平。
3. 促进农村人才创新创业,加快推进人才振兴。持续实施返乡下乡人员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春潮行动”、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计划,搭建返乡就业岗位和创业项目对接平台,帮扶返乡人员创新创业。围绕设施农业、猕猴桃、葡萄等产业,组织农业科技和电商培训60场次,科技培训1500人以上,电商培训1000人以上。组织农民技术职称评定考试2场次。加强设施蔬菜、苗木嫁接等农技输出服务队管理,有组织对外农技服务输出,年内力争输出技术人员10000人次以上,增加劳务收入1亿元。
4. 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加快推进文化振兴。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乡村学堂“全覆盖”。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文明村镇创建参与率达到80%以上。建好善行义举榜,建设美丽庭院100户以上,加大“孝、礼、仁、义、和”中华民族美德教育,制定先进典型激励政策,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创建评选活动,年内实现95%以上的村民风建设“十个一”全覆盖。持续抓好农村文化载体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和繁荣农村文化。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指导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和完善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四会”制度,确定8个村试点推行。
(四)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为根本,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综合改革
1.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扶持10个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力争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到40个。推广国有企业参股村集体经济混合型经营模式,创造性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村村联合试点。打造2个左右农业农村综合改革示范点。制定以集体经济收入为导向的村干部激励办法。在重点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合理设置职业经理人等职业化岗位,给予发放特殊人才津贴。健全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做大做强区域性产权交易中心。
2.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推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使用权出租流转,大力发展民宿经济。选择2个以上村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探索杨陵街道6个统征村预留集体开发用地集中规划、统一开发、按股分红的建设管理模式。
3. 深化农业农村金融改革。设立500万元贷款风险补偿金,推动村集体经济组织“赋码”贷款。增加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扩大“两权”抵押贷款规模,探索开展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农村畜牧生物资产抵押贷款,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持续做好蚂蚁金服“普惠金融+智慧县域”项目。探索农机、农技、农化一体的服务体系改革。积极开展“农业保险+期货”等改革创新工作,探索建立猪肉价格期货指数,持续扩大“银保富”保险范围,提高抵御自然风险能力。探索城市工商资本流入涉农领域的风险担保机制,大力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发展产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落实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全面加强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健全和完善领导包抓、部门各负其责、镇(街道)村(组)推动落实的工作机制,示范区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杨陵区委、区政府,示范区现代农业和乡村发展局牵头抓好组织实施,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二)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充分发挥示范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作用,分别负责抓好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组织保障、农业农村改革等工作任务。定期研究解决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强化责任落实,努力形成示范区部门与杨陵区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良好局面。
(三)强化资金投入保障。优先保障“三农”资金投入,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公共财政要更大力度向“三农”领域倾斜,示范区和杨陵区两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2020年分别投入1亿元和3000万元。积极争取农发行、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贷款,发放绿色债券、专项贷款,拓宽融资渠道。示范区发改、财政、农业等部门要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集中整合捆绑使用涉农资金,建立健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投入机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资金保障。
(四)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强化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咬定目标不放松,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组织部门要用准用实用足“三项机制”,树立勇于担当、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的良好导向。督查、考核部门要把乡村振兴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强化督查考核,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曝光,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通报批评、追责问责,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附件:1.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2020年农业农村改革工作方案
2.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2020年乡村振兴重点项目一览表
附件1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2020年农业农村
改革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农村改革的重要论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抢抓上合基地建设、国务院《批复》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等机遇,紧盯“三区三高地”目标,旗帜鲜明做好农业农村综合改革这篇大文章,积极破解制约“三农”发展瓶颈问题,在土地制度、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经营体系、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等重点改革领域实现新突破,总结提炼一批可复制、推得开、叫得响的农业农村改革典型案例。
二、工作措施
(一)强化政策集成,破解农业农村发展瓶颈
1. 集成财政金融支持政策,解决“钱”的问题
一是深化财政支持政策改革。围绕农业设施建设、新品种应用、新技术推广等,健全财政支农政策体系,保持三年不变。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折股量化办法,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生产、改善经营。设立5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贷款风险补偿金,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农村的信贷支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加大农业农村工作投入。
二是深化金融支持体系改革。深化国家生物资产动态评估浮动抵押贷款试点,扩大生物资产确权抵押贷款,形成可复制的量化信贷模型。深化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加强新型经营主体、集体经济组织信用建设,扩大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探索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抵押贷款。强化“蚂蚁金服”农业金融服务,为农户生产经营提供数据化纯信用贷款。
三是深化农业保险改革。深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创新型险种省级试点,完善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扩大“银保富”保险覆盖面,探索开展农业保险+期货等金融服务新模式,力争实现农业保险品种全覆盖,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2.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解决“地”的问题
一是把土地“红线”划出来。根据村庄发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人居环境整治目标等约束性指标,以行政村为单元,注重保持乡土风貌,编制城市开发边界以外的37个村庄“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引领村庄建设发展。
二是让宅基地“动”起来。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创新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使用权出租管理,探索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促进农房使用权依法、依规有序流转。支持“两所大学”专家教授在农村设立工作室,吸引创业成功人士投资兴业,鼓励社会资本下乡发展精品民宿,发挥闲置资源的最大效益。
三是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活”起来。选择2个以上村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拓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空间。探索杨陵街道办5个统征村集体预留开发用地集中规划、统一开发、按股分红的建设管理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创新激励引导措施,解决“人”的问题
一是培育壮大“新农人”队伍。建设五泉镇现代农业职业农民交流培训中心,以农业企业家、新型经营主体、农村退役军人、农村干部等为重点,广泛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在重点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合理设置职业经理人等职业化、专业化岗位,区财政发放特殊人才津贴,培育壮大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二是探索干部教育管理新路径。扩大村(社区)干部学历教育提升范围,提高农村干部综合素质。对符合条件的村(社区)干部参照杨陵区行政副科级领导干部退休生活标准予以补助,制定并落实以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收入为导向的村(社区)干部激励办法,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向集体经济发展重点村(社区)选派第一书记,配齐配强村(社区)党员大学生副书记,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力量。
三是以农村为主阵地推进“双创”工作。深化返乡创业国家试点工作,制定支持“两校”毕业生在区内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吸引驻区高校毕业生留杨就业创业。出台支持职工到农村开展创新创业政策,鼓励有意愿、有能力、有技术的干部职工到田间地头创新创业,打造以园区为载体的现代农业“双创”高地。以乡情乡愁为纽带、以政策为牵引,广泛吸引本籍在外人才返乡创业。
(二)突出农科特色,打造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新高地
1. 完善“三大体系”,做优特色现代农业
一是围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从规划面积、总体布局、产业类型、实施主体等方面,对《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进行修编,进一步优化园区功能,集聚主导产业,强化设施配套,加快建设城南路产业带、揉谷产业路产业带、孟杨路产业带、杨扶路产业带、小湋河产业带,打造园区农业、示范农业的升级版。
二是围绕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出台促进“两所大学”农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政策措施,构建“农业专家+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联手发展现代农业。启动建设专家试验示范推广基地,展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提高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组建“百名农业专家科技服务团”,推进科技下乡、科技支农。实施种业引领工程,支持企业及科研单位建设良种试验基地,建立种业市场化发展机制,做大做强区内种业企业,不断扩大杨陵种业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加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制定出台推动全域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导则,全面打造绿色、优质、安全农产品品牌。
三是围绕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联合体,建设一批特色现代农业精品“冠军园”。进一步完善扶持小农户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小农户的组织水平和发展能力。实施“互联网+”战略,发展壮大农村电商队伍,完善镇、村电商服务站点功能,培育农产品新流通渠道,加大区域优质农产品销售力度。充分发挥杨凌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作用,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社会团体创办领办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向区内外新型经营主体提供“点单式”农技服务。
2. 发扬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做大农村集体经济
一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巩固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果,完成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权由村(居)委会向村(社区)经济股份合作社全面移交,将农村土地银行职能并入村集体经济组织,提高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规范化水平。健全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做大做强杨凌区域性产权交易中心。
二是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财政资金、集体资产、社会资本股份制合作的村级集体经济混合型经营机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长薪酬奖励办法,强化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扶持10个村(社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年内经营性收入10万以上村(社区)达到全区总数的50%。
三是开展农村综合改革集成试点。坚持重点突破、示范带动,以五泉镇王上村、揉谷镇田西村、杨陵街道办崔东沟村为重点,创造性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建设3个标杆村、7个示范村。
3. 加快农科文旅融合发展,放大改革综合效益
一是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扎实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试点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建设,实行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业农村延伸,完善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改造提升乡村产业路、旅游路,创建一批美丽宜居示范村,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二是推进三产融合发展。依托现代农业主导产业,规划建设若干产业功能区,支持家庭农场、现代农庄等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涉农服务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村、人、文“四位一体”的特色产业小镇。实施小湋河流域现代农庄提升改造,壮大产业集群,建设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带,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大力发展“流动经济”。深化省级旅游示范区创建,建设马家底湋水乡邻康乐谷、王上隋文化体验园、崔西沟关中民俗风情村等文旅项目,打造一批具有农科特色、民俗特点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和乡村休闲农业示范点。加强与中青旅合作,扎实开展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建设,吸引省内外中小学生和游客在杨凌研学旅行、休闲观光。
(三)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格局
1. 坚持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治理创新。坚持“党的领导、农民主体、三治结合、多方协同、突出重点”的原则,制定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方案,扎实开展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积极探索路径方法、健全政策制度、打造典型示范,提炼乡村善治新路子、新模式。
2. 推行积分制管理,不断强化居民自治。在全区农村开展社会治理积分制管理,明确村民、家庭、党员、村工作人员等4类积分对象,细化人居环境、建设发展、公益美德、“无黑无恶”创建及奖励惩罚等5类积分项目,以精神鼓励、政策激励等为主,以物质奖励为辅进行积分兑换,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管理。
3. 以“无黑无恶”创建为契机,切实加强依法治理。统筹推进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巩固和完善“群众共建、打早打小、巡查督查反馈、部门协作联动、社会监督”五项长效机制,“打伞破网、打财断血”,彻底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为全区建设发展和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4. 以建设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为抓手,着力提高德治水平。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区镇村三级文明实践站所和乡村学堂作用,广泛开展特色文明实践活动;深化善行义举榜、“红黑榜”等制度,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扎实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加快培育文明新风尚。
附件2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2020年乡村振兴重点项目一览表
单位:万元
序号 | 重点工作 | 项目名称 | 建设性质 | 责任 部门 | 建设规模及内容 | 建设起止 年限 | 总投资 | 2020年计划 | |||||
年度 | 资金来源 | 年度建设内容 | |||||||||||
争取中省投资 | 财政 投资 | 融资 | 自筹 | ||||||||||
493714 | 154286 | 11828 | 10230 | 132228 | |||||||||
一、产业振兴(32个) | 325279 | 125504 | 2035 | 926 | 122543 | ||||||||
1 | 种业建设 | 种子基地建设 | 新建 | 示范区农业局 | 建设面积3000亩的“3+N”品种试验基地。 | 2020 | 2000 | 2000 | 500 | 1500 | 建成投用 | ||
2 | 陕西果业科技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项目 | 新建 | 示范区农业局 | 占地180亩,建设果业创新大楼、展示中心、果业技术研发大楼、果业技术培训基地等,总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 | 2020- 2021 | 35000 | 10000 | 10000 | 主体建设 | ||||
3 | 先正达育种中心项目 | 新建 | 示范区农业局 | 占地1000亩,建设自动化环境调控温室,加温温室、网室和大棚等保护设施及配套设施。 | 2020- 2021 | 35000 | 21000 | 21000 | 主体建设 | ||||
4 | 一镇一特色农业 | 杨凌现代农业融合体验园产业项目 | 新建 | 杨陵区(区农投公司) | 在杨凌现代农业融合体验园内(扶贫园)安装自动供水阀终端装置系统,在24座温室大棚内建设植物工厂化育苗、脱毒草莓育苗、现代高科技无土栽培技术、基质处理等,实现无土栽培培技术。 | 2020 | 4000 | 4000 | 4000 | 建成投用 | |||
5 | 一镇一特色农业 | 杨凌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 | 新建 | 杨陵区(区农投公司 ) | 项目位于揉谷产业路,主要建设未来农场、中以创新农业、精品花卉、绿色果蔬、优质葡萄,以及道路、给排水、供暖、电力、电信等配套设施。 | 2020- 2022 | 30000 | 12000 | 12000 | 建设未来农场、家庭农场等,完成道路、给排水、供暖、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 | |||
6 | 秦农科技智慧产业园项目 | 续建 | 杨陵区(区农业农村局) | 项目占地150亩,建设新型智慧农业产业园,包括蓄水池、水处理系统、水肥一体化、无菌化生产加工车间、休闲采摘园及研学旅行基地。 | 2019- 2021 | 25000 | 20000 | 20000 | 建设智慧农业温室大棚、功能服务区、配套工业园等。 | ||||
7 | 农业发展产业 | 中以节水示范园项目 | 续建 | 示范区国际合作局 | 占地85亩,分两期建成以色列高标准生产温室5万平方米。 | 2019- 2020 | 4800 | 3500 | 3500 | 建成投用 | |||
8 | 中美内布拉斯加(杨凌)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园项目 | 新建 | 示范区国际合作局 | 占地1000亩,建设中美内布拉斯加(杨凌)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园。 | 2020 | 3000 | 3000 | 3000 | 建成 | ||||
9 | 植物果粉及外用健康产品生产项目 | 续建 | 示范区自然资源局 | 占地35亩,建设医疗器械、化妆品、外用消毒类产品、植物果粉等生产车间及附属设施,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 | 2019- 2021 | 15000 | 5000 | 5000 | 3栋厂房竣工、生产线建成 | ||||
10 | 杨凌农业硅谷新药研究中心项目 | 新建 | 示范区创新创业园公司 | 租用厂房2200平方米,建设杨凌成果转化中心,打造国内首家专业的全方位兽用生物制品CRO平台。 | 2020 | 3000 | 3000 | 3000 | 建成 | ||||
11 | 年产2.5万吨食用菌扩建项目 | 新建 | 示范区行政审批局 | 占地50亩,建设装瓶拌料车间、养菌室、育菇房及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 | 2020- 2021 | 12000 | 4000 | 4000 | 主体建设 | ||||
12 | 果蔬精品示范园建设 | 有机甜柿子标准化种植项目 | 续建 | 杨陵区(区农业园区办) | 项目位于小韦河沿岸杏林段,占地125亩,对该段地块进行土壤改良,选育柿子品种,建设有机绿色甜柿子基地。 | 2019- 2020 | 1718 | 518 | 518 | 完成建设 | |||
13 | 绿色冬枣产业示范园建设项目 | 续建 | 杨陵区(区农业园区办) | 项目位于汤家村和崔家村,占地264亩,主要建设冬枣产业示范区、日光温室设施区及水电路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 | 2019- 2020 | 2000 | 700 | 700 | 完成崔家村冬枣基地建设。 | ||||
14 | 杨凌无花果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 | 续建 | 杨陵区(区招商局) | 项目占地约600亩,主要建设大棚种植区、观光示范区、休闲娱乐区、无花果加工区、无花果博物馆等。 | 2018- 2021 | 20000 | 3000 | 3000 | 完成200亩无花果示范基地建设。 | ||||
15 | 杨陵猕猴桃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 续建 | 杨陵区(区农业园区办) | 项目占地23亩,建设猕猴桃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中心、果品储藏分选包装区、优质花粉加工厂、碳基全营养肥料制备区、现代化农业机具装备区及配套设施。 | 2019- 2020 | 4500 | 2300 | 2300 | 建成投用 | ||||
16 | 瓜蒌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实验示范基地项目 | 新建 | 杨陵区(区农业农村局) | 项目位于汤家村,引进瓜蒌种苗,建设53亩瓜蒌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实验示范基地,配套建设节水灌溉等附属设施。 | 2020 | 800 | 800 | 800 | 建成投用 | ||||
17 | 风光系列薄膜连栋温室项目 | 新建 | 杨陵区(区农业园区办) | 项目位于揉谷镇太子藏村南,占地约20亩,建设两栋连栋温室大棚及附属设施,实施“无土栽培”。 | 2020 | 800 | 800 | 800 | 建成投用 | ||||
18 | 电商产业 | 杨凌自贸区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 | 新建 | 示范区自贸办、示范区工业商务局 | 占地260亩,建设跨境智能化电商分拣仓库,跨境电商分装加工车间、物流作业区、保税仓库、展示交易中心、线上交易平台等,总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 | 2020- 2022 | 50000 | 10000 | 10000 | 跨境电商仓储、物流设施建设 | |||
19 | 特色苗木花卉产业 | 杨凌牡丹花卉新品种展示园项目 | 续建 | 杨陵区(区农投公司) | 项目占地196亩,建设展示推广服务区、花木游览休闲区、世界芍药科种植资源圃、四季牡丹馆、芳香植物园、盆景园、家庭园艺体验区、产学研创新基地。 | 2019- 2020 | 2500 | 2000 | 2000 | 完成建设 | |||
20 | 杨凌国际有机大马士革玫瑰创新示范园项目 | 新建 | 杨陵区(农业农村局) | 项目位于黎陈村,占地230亩,建设良种苗木繁育区,新优品种试验展示区、标准化栽培示范区、玫瑰花茶红茶烘焙区、玫瑰精油纯露提取区、有机肥料制备区及办公科研场所等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 2020- 2024 | 2800 | 800 | 800 | 完成100亩玫瑰示范化种植,建设玫瑰加工厂房,购置安装相关设备。 | ||||
21 | 多彩苗木品种示范园项目 | 新建 | 杨陵区(区农业园区办) | 项目位于崔家村杨扶路以北,占地约500亩,建设西北地区多彩品质苗木示范园,配套附属设施。 | 2020 | 1200 | 1200 | 1200 | 建成投用 | ||||
22 | 村集体经济发展 | 田家寨田园综合体项目 | 续建 | 杨陵区(揉谷镇、区自然资源局) | 对田西村资源及产业链进行整合提升,建设红薯产业、花卉产业、创意农业、文化旅游、养生度假、儿童拓展训练等为一体多产业融合的田园综合体。 | 2019- 2022 | 35000 | 3000 | 3000 | 建成50套民居、智能农机及立体种植示范园,建设儿童村、童食蔬菜景观、农创中心、20亩新品种猕猴桃示范园及10座日光温室、10座小拱棚。 | |||
23 | 村集体经济发展 | 揉谷镇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 | 新建 | 杨陵区(揉谷镇) | 在姜嫄村、新集村、秦丰村、太子藏村等8个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其中,姜嫄村种植绿化树苗50亩、杂果280亩、造型苗木50亩;新集村新建葡萄新品种试验园200亩;秦丰、权家寨、太子藏等村种植金银花,发展金银花露饮品和金银花茶等产业。 | 2020- 2023 | 10000 | 3000 | 3000 | 建设金银花、杂果、火龙果、葡萄、造型苗木等基地。 | |||
24 | 五泉镇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 | 新建 | 杨陵区(五泉镇) | 在王上、高家、毕公、蒋家寨、汤家、斜上等8个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其中,王上村发展猕猴桃示范园200亩及其果酱果脯加工厂;高家村种植葡萄示范园160亩、苗木繁育50亩,建设葡萄酒庄;毕公村建成杂果苗木繁育基地100亩、樱桃采摘园30亩;帅家、蒋家寨、斜上等村发展猕猴桃果品冷藏分拣包装项目。 | 2020- 2023 | 8000 | 1000 | 1000 | 建设猕猴桃示范园及猕猴桃果酱果脯加工厂等。 | ||||
25 | 杨陵街道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 | 新建 | 杨陵区(杨陵街道) | 在元树、曹新庄、夏家沟、下川口、上川口、半个城村等6个村发展集体经济。其中:元树村发展研学旅行、猕猴桃20亩,其余5村主要发展商贸业、物流业、仓储业等,配套建设附属设施。 | 2020- 2022 | 1500 | 500 | 500 | 建设崔西沟“食光驿站”项目,启动其余5村杨村中心社区商贸市场建设。 | ||||
26 | 大寨街道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 | 新建 | 杨陵区(大寨街道) | 在寨东、杜寨、黎陈、西卜、寨西、梁氏窑等6个村(社区)发展集体经济。其中:寨东村发展服装加工产业、物流仓储,杜寨村发展物流仓储,西卜村建设便民市场,梁氏窑建成农家公寓改造提升项目。 | 2020- 2023 | 6000 | 1500 | 1500 | 建成服装加工厂并投产,启动物流仓储项目;建设物流仓储、便民市场;建成农家公寓改造提升。 | ||||
27 | 农庄提升发展 | 千玉乡土风情园基地项目 | 新建 | 杨陵区(区农业园区办) | 在揉谷产业路千玉合作社建设4000平方米薄膜连栋温室大棚,用于花卉种植、展示及销售。 | 2020 | 510 | 510 | 510 | 建成投用 | |||
28 | 农庄研学旅提升改造项目 | 续建 | 杨陵区(区农业园区办) | 对圣嫄、尚特梅斯庄园、旺丰园、快活林、野猪林、汇承果业等30个农庄内的道路、绿化、门口亮化、标识等进行提升改造。 | 2019- 2020 | 2400 | 793 | 793 | 完成建设 | ||||
29 | 杨陵区设施农业培育项目 | 新建 | 杨陵区(区农业农村局) | 在红钰、三圣、秦红宝、旺丰园等6个合作社建设设施棚体、育苗点、2处水肥一体化、200亩节水灌溉试验田,配套100余套可视化远程控制系统。 | 2020 | 2160 | 2160 | 540 | 1620 | 建成投用 | |||
30 | 农业基础设施提升改造 | 园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 | 新建 | 杨陵区(区农业园区办) | 按照示范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项目建设方案,对五泉、大寨、揉谷范围内的农庄及合作社生产生活电力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对部分农庄的天然气设施提升改造。 | 2020 | 796 | 796 | 500 | 76 | 220 | 建成投用 | |
31 | 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新建 | 杨陵区(区农业农村局) | 在曹堡村、曹沟村、夹道村建设6000亩高标准农田,包括凿井、道路、变压器、滴灌及绿化等工程。 | 2020 | 795 | 795 | 720 | 75 | 完成建设 | |||
32 | 农业设施新能源提升项目 | 新建 | 杨陵区(区农业农村局) | 按照示范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项目建设方案,在农业设施区内1000座大棚(约1500亩)安装取暖及附属设施。 | 2020- 2021 | 3000 | 1832 | 275 | 275 | 1282 | 完成1000亩农业设施的电能制热取暖工程。 | ||
二、人才振兴(2个) | 17600 | 4500 | 2000 | 2500 | |||||||||
33 | 农民就业提升行动 | 杨陵区农村消费提升惠民工程 | 新建 | 杨陵区(区工信局) | 建成50个便民连锁超市。 | 2020- 2021 | 2600 | 1500 | 1500 | 建成30个便民连锁超市 | |||
34 | 高素质农民培育行动 | 杨陵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项目 | 新建 | 杨陵区(区教育局) | 建设综合教学楼、图书楼、学生餐厅、学生公寓楼、实训楼、报告厅、体艺馆、职业培训楼、消防水池、标准化运动场,配套建设室外道路、供排水、供电、供暖等工程,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 | 2020- 2023 | 15000 | 3000 | 2000 | 1000 | 建设综合教学楼 | ||
三、文化振兴(6个) | 90900 | 7980 | 1100 | 880 | 0 | 6000 | |||||||
35 | 培育乡风文明 | 文明实践中心阵地建设项目 | 续建 | 杨陵区(区委宣传部) | 建设区实践中心、镇(办)实践所、村(社区)实践站的“三级组织体系”和理论宣讲、文化服务、教育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五大服务平台”,建成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2所15站”和28个“乡村学堂”。 | 2019- 2020 | 200 | 180 | 100 | 80 | 完成建设 | ||
36 | 杨陵区文化图书分馆建设项目 | 新建 | 杨陵区(区文旅体局) | 建成以区文化馆(图书馆)为总馆,5个镇办综合文化站为分馆,78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服务中心为服务点的总分馆服务体系,配套图书等附属设施。 | 2020 | 600 | 600 | 300 | 300 | 建成投用 | |||
37 | 杨陵区寄思园建设项目 | 新建 | 杨陵区(区民政局) | 项目位于黎陈村北坡,占地23亩,主要建设2300个墓穴、骨灰堂、悼念大厅、办公用房,配套道路硬化绿化亮化设施。 | 2020 | 1200 | 1200 | 700 | 500 | 建成投用 | |||
38 | 文旅产业 | 马家底湋水乡邻·欢乐康养谷项目 | 续建 | 杨陵区(区文投公司、杨陵街道) | 在马家底建设“湋水一方颐养小镇”核心区、少年中国赢无动力亲子游乐区、马小桃果园采摘区、康养花园体验区,成为亲子游乐、研学劳动、休闲、体验、观光为一体的湋水乡邻康乐谷,发展夜间经济和农科文旅融合。 | 2019- 2022 | 10900 | 3000 | 3000 | 建成乡村民宿1号院,完成亲子游乐区、马小桃、花海三个区域一期工程,完善道路、停车场、污水处理、供水等配套。 | |||
39 | “十里陵湾”农业文化旅游体验区建设项目 | 续建 | 杨陵区(区文投公司) | 项目占地面积1050亩,建设大野稼穑、大隋风云、运河文明及田园耕读四大农业文化旅游功能区。 | 2019- 2023 | 73000 | 1000 | 1000 | 前期绿化,启动建设。 | ||||
40 | “隐居乡里”精品民宿项目 | 新建 | 杨陵区(区招商一局) | 在五泉镇、杨陵街道、大寨街道部分村庄,改造原有老院落、老学校、老村委会等,打造一批高端精品民宿,为城市中高端消费者提供精品度假系列消费服务,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 2020- 2022 | 5000 | 2000 | 2000 | 建成2个村的“隐居乡里”精品民宿。 | ||||
四、生态振兴(11个) | 59935 | 16302 | 6693 | 8424 | 1185 | ||||||||
41 | 人居环境整治及提升工程 | 杨陵区漆水河乔家底至川口段防洪治理工程 | 续建 | 杨陵区(区水务局) | 对漆水河乔家底至川口段河长6.1公里进行防洪治理。 | 2019- 2020 | 2553 | 1840 | 1490 | 350 | 完成建设 | ||
42 | 人居环境整治及提升工程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 | 续建 | 杨陵区(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办、生态环境局) | 高标准建设王上、毕公、姜嫄、新集、杜寨、黎陈、上川口、崔西沟8个示范村及其他40个村“四覆盖一提升”工程。 | 2018- 2020 | 40000 | 5000 | 2600 | 1800 | 600 | 完成9500座改厕,完善农村雨污水管网2.7万米、建设污水处理设施23座,建设村级公厕等,生态湿地23处,稳定塘8个。 | |
43 | 杨陵区农村住宅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 续建 | 杨陵区(住建局) | 完成农村住宅建筑节能改造建设。 | 2019- 2021 | 1350 | 630 | 252 | 252 | 126 | 完成农村住宅建筑节能改造。 | ||
44 | 杨陵区农村片区“煤改气”户内取暖设施建设项目 | 续建 | 杨陵区(五泉镇、大寨街道、杨陵街道、揉谷镇) | 安装燃气壁挂炉及取暖系统 | 2019- 2021 | 2000 | 800 | 330 | 40 | 430 | 安装燃气壁挂炉及取暖系统 | ||
45 | 杨陵区湋水河凤凰岭至小灵山段防洪工程 | 新建 | 杨陵区(区水务局) | 对湋水河凤凰岭至小灵山段长5公里河道进行防洪治理。 | 2020 | 1685 | 1685 | 1405 | 280 | 完成建设 | |||
46 | 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项目 | 新建 | 杨陵区(区水务局) | 改善7个行政村10710人的饮水安全、更换水泵、配电柜;埋设输水暗管、新建水罐、安装消毒设备、安装自动上水器等。 | 2020 | 747 | 747 | 616 | 102 | 29 | 完成建设 | ||
47 |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乡村道路改造提升工程 | 续建 | 杨陵区(区交通局) | 对全区约100公里乡村旧道路进行升级改造,主要进行道路加宽、路面“白改黑”,实施绿化美化。 | 2018- 2020 | 7000 | 2000 | 2000 | 改造杨武路、绛杏路、揉谷1号路、S107连接线除张村道路等旧路。 | |||
48 | 兴泉路南延市政道路工程 | 续建 | 杨陵区(五泉镇) | 建设长225米、宽30米的城市次干路,配套道路排水、照明、绿化、电信等设施。 | 2020 | 1300 | 1300 | 1300 | 建成投用 | ||||
49 | 杨扶路五泉镇区段改造工程 | 续建 | 示范区交通局 | 将杨扶路五泉镇区段长550米、宽15米的水泥路面改造为沥青路面,配套人行道、照明等设施。 | 2020 | 800 | 800 | 800 | 建成投用 | ||||
50 | 乡村绿道建设项目 | 新建 | 杨陵区(区交通局) | 建成沿揉谷产业路-光明路环线13公里绿道及杨凌大道-毕公村10公里绿道,配套自行车道及绿化建设。 | 2020- 2021 | 2500 | 1500 | 1500 | 完成路基工程 | ||||
合计:共50个项目(新建30个、续建20个),总投资49.4亿元;2020年度投资15.4亿元,其中争取中省投资1.2亿元,财政投资1亿元,自筹13.2亿元;其中:示范区项目10个,年度投资6.2亿元;杨陵区项目40个,年度投资9.2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