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陵区委、区政府,党工委和管委会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杨凌示范区工委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
2022年1月30日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示范区深入贯彻省部共建第十次会议精神、落实“十四五”规划、加快“三区三高地”建设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省委十三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立足“国家队”定位,紧盯“三区三高地”和“中国农业科技现代化改革创新先行示范区”目标,精准破解五大难题、合力开启五个新局的“1155”思路,加快建设世界知名农科城,奋力开创示范区创新驱动、示范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年主要预期目标是: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以上,新增各类科技研发及转化平台5个,新增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7项,全年培育集聚高层次人才648人,新建海外农业合作园区6个,实现国内农业科技培训4.6万人次、国际农业科技培训8000人次,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0个,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08亿亩、推广效益达到243亿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7%。
生产总值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进出口总额增长15%,利用外资增长1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和10%,约束性减排降污指标全面完成。
一、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破难题
(一)强化科研攻关,破重大科技成果产出不足之题
1. 高标准建设中国(旱区)种业硅谷。研究制定中国(旱区)种业硅谷建设《实施方案》,制定金融支持种业发展措施,设立杨凌种业发展基金。加快建设陕西杨凌(旱区农业)种业创新基地和陕西(杨凌)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加快推进国家级杨凌种业创新中心、国家玉米种业技术创新中心西北分中心建设。联合西农大共同筹建种业重大基础设施。全面启动实施“旱区种业科技创新工程”,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围绕旱区主要农作物、畜禽等新品种培育,筛选一批科技前沿项目,实行“揭榜挂帅”,面向国内外公开遴选科研团队持续开展育种创新攻关,全年新增国审品种20个。积极推动先正达(中国)在杨凌设立子公司,加快登海种业、隆平生物项目建设,推动秦丰种业兼并重组,支持秦宝牧业加快发展,引进或创建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1家。
2. 聚焦优势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土壤改良与耕地质量提升创新工程,推动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产业创新中心加快集聚优势科研团队,深入开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重大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开展绿色农田建设示范。实施节水农业技术创新工程,开展水土流失防控等重大关键技术研究、旱区农业节水工程研究与技术开发,积极探索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实施节水工程和规模化生产托管服务。实施农业生物安全关键技术创新工程,重点支持农业有害生物、家畜疫病等发病机理和流行病学研究,为旱区农业生物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二)强化要素聚集,破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之题
1. 全力推进秦创原农业板块建设。组织开展秦创原农业板块“三秦行”活动,广泛征集特色产业发展创新项目,精准化组织实施基础研究和创新攻关。推动种业、果业、畜牧业等产业创新中心开展延链补链强链协同创新,攻克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培育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构建“原始创新-成果中试-企业孵化-产业成长”的成果转化工作机制。实施《陕西省专利转化专项计划(2021-2023年)》,设立专利转化基金,加快专利转移转化。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引导区内重点企业建设各类创新平台,培育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培育力度。启动实施高新技术产业“515”工程,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实现国家高新区排名上升5个位次以上。
2. 推进涉农国有企业加速向杨凌集聚。组织开展“央企进杨凌”对接活动,全年引进涉农中央企业2家以上。大力引进省属国有企业涉农资源,全年引进省属国有企业5家以上。支持杨凌农业科技产业集团实施一批科技产业化项目。
3. 深入推进“双创”工作。加快建设农科特色鲜明的国家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不断完善“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全链条创新创业体系。深入实施技术创业行动计划、“双创”孵化载体能力建设行动,常态化组织项目路演、品牌推广等活动130场,新招引科研人员、大学生、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团队100家。深化与巴西维索萨联邦大学在现代农业创新创业方面的合作。办好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现代农业专业赛暨全国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大赛、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
(三)强化体系重塑,破示范推广引领力不强之题
1. 进一步优化科技示范推广布局。研究出台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探索“科技引领、产业支撑、精准服务、广泛辐射”新路径。着力构建以省农林科学院为平台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规划布局,全年新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20个。
2. 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模式,广泛开展示范区、西农大与各市“两地三方”科技推广合作。不断提高品种权交易中心和技术交易中心运营水平,加快构建种业、果业、畜牧业等产业创新中心示范推广的新机制。加快推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旱区农业)建设。培育一批农业科技服务公司,构建以市场主体为主导的示范推广新体系。推动“强农”APP等“互联网+农业推广”新模式扩面升级。
3. 切实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现代农业高质高效示范。全面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围绕水资源安全、土壤治理、生物育种、旱作农业等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做好技术推广和现代农业高质高效示范。联合西农大积极筹建“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与农业节水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农业碳中和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碳中和工程研究中心”,启动建设国家旱区农业气象服务中心。
(四)强化核心示范,破科技引领乡村振兴之题
1. 探索科技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模式。围绕旱区农业主导产业加大技术创新和集成,在省内外布局建设和改造提升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试验示范基地,推动形成差异化的乡村产业振兴示范、复制模板。加快“杨凌良种示范推广‘445’计划”实施,在抓好区内4万亩农作物繁育展示示范基地建设的同时,在区外省内建立良种扩繁基地4万亩,在省外建立农作物良种繁育示范基地5万亩。加强与商洛市农业一体化协同发展;聚焦柞水木耳产业,实施品种研发、标准化生产、深加工等产业链示范项目;在榆林建设肉牛养殖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标准化养殖示范样板;在汉中设立长江流域油菜育种站和品种展示基地,开展油菜良种、栽培技术、机械化收获技术等集成化展示示范;在宁夏银川建设“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试验示范站”,对葡萄产业链发展进行深度发掘。
2. 打造乡村振兴的杨凌新样板。着力打造中国智慧农业“会客厅”,加大杨凌智慧农业谷建设力度。实施特色现代农业“1123”工程,启动1万亩农作物繁育示范板块、1万亩特色经济林果示范板块、2万亩特色蔬菜示范板块、3个现代化养殖展示板块建设。做靓做实乡村旅游产业,全面提升农村电商产业发展水平。深入开展国家城乡融合试点工作。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扎实推进农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治理、“厕所革命”。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大数字乡村建设力度,推动信息进村入户、农特产品出村进城。启动实施农民增收攻坚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共同富裕。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县(区)、镇、村创建活动,力争在创建成果、提升乡村振兴全域示范水平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五)强化条件保障,破高层次人才难引难留之题
1. 全面实施“后稷人才工程”。制定出台示范区实施“后稷人才工程”方案,推行人才引进政策差异化改革。面向全区科教单位遴选一批有望成为国家级人才的青年专家,依托课题研究重点予以扶持。推动陕西省中高级农业人才市场实体化运作,建设秦创原农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和杨凌农业人力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2. 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制定出台支持区内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具体办法,鼓励企业聘用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引导区内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实质性产学研联盟。支持鼓励区内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选派科研人员到企业工作或者参与项目合作,鼓励科研人员携带科研项目和成果离岗创办企业、兼职创新、在职创办企业。
3. 不断提高人才公共服务水平。全面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杨凌农科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就业政策快办帮办“四个专项行动”,打造“一站式”人才公共服务平台。推动西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杨凌延伸,规划建设人才社区,在医疗服务、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便利。
二、坚持改革开放,抢抓机遇开新局
(一)立足上合突出特色优势,在深化国际合作上开新局
1. 扎实推进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精心组织筹办好2022上合组织现代农业发展圆桌会议,积极承接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业部长会、常设专家工作组会议,深度参与农业合作双多边磋商交流,推动形成1个上合组织国家间农业合作成果。提升上合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水平,争取国际旱作农业联合研究中心落地杨凌。全面启动中非现代农业技术交流示范和培训联合中心建设,扎实做好援外培训,全年承办农业援外培训班10期以上。筹划举办上合组织农业博览会,推动设立上合组织方向的农业国际合作服务贸易中心。
2. 加快自贸片区及综合保税区建设。围绕种业“卡脖子”问题,探索建立生物材料进出境贸易的安全便捷通道。加快综保区“四园区一中心三平台”建设,全力推进综保区一期项目通过验收、高效运营,启动二期建设。实施杨凌国际陆港项目,加快杨凌高铁物流基地、铁路口岸建设,加速产业聚集。推动设立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西北分院。
3. 深化农业多边交流合作。高质高效筹办好第12届金砖国家农业部长会议。积极推动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及上合组织国家商协会在杨凌设立办事机构或合作平台。主动参与“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中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中哈现代农业示范园等境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大对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支援力度,支持推动涉农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办事机构。
4. 高水平筹办第29届杨凌农高会。围绕打造国际一流农业展会目标,实施农高会展区规划设计和提升改造项目,全面提高展会参展企业层次,大幅提升农高会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完善“云上农高会”服务功能,打造“会期5天+360天”永不落幕农高会。
(二)推动双链深度融合,在高新产业聚集上开新局
1. 强化规划布局和园区建设。优化产业园区规划布局,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完善农产品加工贸易园、种子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农机装备产业园等基础设施配套,全面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大力发展“园区经济”。
2. 打造重点产业链。完善“链长制”工作推进体系,高质量推进12条重点产业链创新链建设,重点打造畜牧研发试验产业园区,重点培育一批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农业智能装备制造“链主”企业。
3. 深化“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建立示范区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机制,将亩均增加值、亩均固定资产投资、亩均税收等具体指标纳入土地出让条件,推动企业、行业、区域单位土地面积产出效益稳步提升。
4. 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加大杨凌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建设力度。积极争取将杨凌纳入全国首批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推动中行杨凌支行升格为二级分行,长安银行杨凌支行升格扩权。新组建2支以上股权投资基金。拓展与国开行、长安银行等战略合作,争取综合授信100亿元以上,贷款余额增速位居全省前列。推进商标专用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探索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融资等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创新。积极探索设立全国性农业保险公司。加快重点企业上市进程。
(三)强化项目投资支撑,在促进经济增长上开新局
1. 狠抓项目建设促投资。坚持“国家队”定位,对标在更高层次上履行国家使命,谋划和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紧盯国家和省上政策导向,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和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资金。积极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坚持重点项目“五个一”推进机制,抢抓国家关于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机遇,策划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动国道344、自贸片区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投用。加快推进上合畜牧产业创新园、麦肯马铃薯产业园、华侨城欢乐田园等138个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投资143.3亿元。
2. 狠抓招商引资引智增后劲。编制“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建立招商目标企业数据库、种子项目信息库和产业项目人才需求清单。坚持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才引智,紧盯央企、大型民企、龙头骨干企业、股权投资机构,精准招商、全员招商,促进项目落户和人才引进,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93.5亿元以上。
3. 狠抓工业稳增长。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减税降费政策,制定出台示范区进一步落实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政策实施方案。在抓好龙头企业、产业链企业稳产增效的同时,完善一对一包抓减产企业工作机制,帮扶企业尽快恢复产能。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力邦健康产业园、正华制药等项目建设,实现工业投资增速达到8%。加大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力度,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
4. 加快服务业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支持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持续发展农业科技服务业,启动建设杨凌中试园,做大做强农业科技培训产业。推进以创意农业为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启动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建设,加快综合物流园二期建设。加快建设杨凌跨境电商产业园,集聚一批电商龙头企业。推动杨凌万达广场、绿地世界城酒店等商业项目建成投用。全年净增规上服务业企业20家,净增限上批零住餐企业20家。
5. 狠抓营商环境建设。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入实施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动水电气热“一件事一次办”,全面实施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巩固“证照分离”全覆盖改革成果。深化招投标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建设“杨凌智慧交易”APP。完善“数字政府”体系,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十大举措,着力解决市场主体经营发展堵点痛点难点问题,积极打造“三化五最”一流营商环境。
(四)加大制度机制创新,在共建融合发展上开新局
1. 深化省部共建机制。筹备召开杨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不断完善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项目和改革试点。推动省委、省政府出台进一步支持杨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2. 深入推进区校融合。健全完善区校融合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区校领导班子联席会议。建立示范区部门与区内高校相关机构、院系之间协作机制,共同策划、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和产业项目。稳步推进示范区与西农大土地置换工作。推行以两所大学学院为主导力量,政府、企业参与的乡村振兴“共建共享共富裕”工作机制。
3. 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发挥省部共建体制优势,支持西农大“双一流”建设,与西农大加快推进未来农业研究院建设。支持杨职院“双高”应用类本科及杨凌现代农业职教创新园建设。联合两所大学加强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参与各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五)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在激发发展活力上开新局
1. 积极稳妥推进示范区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省委工作部署,全面完成党工委管委会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职能体系,把体制机制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为示范区履行国家使命提供坚实支撑。
2. 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承接国家和陕西省农业农村改革试点,努力形成可供全国、全省推广的经验和模式。深入实施以科技引领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系统集成改革试点。大力推进“三变”改革,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积极探索“政府主推、市场主导、科技助力、企业主体、农户参与”的产业发展模式,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3. 打造宜居宜业的一流发展环境。实施城市更新工程,集聚建设高水准交通、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推进示范区公共卫生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热网二期、清洁取暖、电力通道等项目建设。加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办好“十件惠民实事”。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统筹抓好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综治信访、安全生产等领域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三、坚持实干为要,奋发有为求实效
(一)坚持把实干实效体现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推进区内媒体融合,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讲好杨凌故事,宣传好杨凌形象。扎实做好示范区成立25周年系列宣传活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自上而下层层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坚决查处各类腐败问题,切实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坚持把实干实效体现在完善责任体系上。聚焦全年重点工作任务,建立工作落实责任清单,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夯实责任主体、完成时限,逐层细化分解落实任务。推行专班抓落实责任机制,对于重大专项工作和重点项目实行一项任务、一位领导、一个专班、一抓到底、一抓必成。建立“日自查、周分析、月点评、季观摩、年评比”的重点工作任务落实“赛马”机制,推动形成“争先进位、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
(三)坚持把实干实效体现在鲜明用人导向上。持续健全完善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和知事识人体系,有计划选派干部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第一线经受历练考验。建立健全注重担当实干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大从急难险重工作中发现和使用优秀干部,不断强化“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分层分批开展干部教育培训,选派干部到共建部委、厅局和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不断深化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敢想敢试、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开展“重突破,强作风”实干实效年建设活动,在实践中锤炼干部作风,推动“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蔚然成风。
(四)坚持把实干实效体现在强化目标考核上。对标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全省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评价体系等,修订完善示范区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加大对重点项目和重要工作的考核权重,实行部门差异化的考核系数调节机制,以科学的考核导向促进真干、实干、创新干。
(五)坚持把实干实效体现在严格督查问效上。全面加强审计监督和统计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修订完善党务政务督查办法,建立健全实地督查、随机抽查、明查暗访、回访复核的“大督查”机制,以督查督办倒逼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高效完成。
附件: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重点
任务分工表
附件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重点任务分工表
重点工作 | 具体任务 | 牵头领导 | 责任部门 | 配合部门 |
一、高标准建设中国(旱区)种业硅谷 | 1.研究制定中国(旱区)种业硅谷建设《实施方案》。 | 蒋展宏 | 示范区农业局 | 示范区发改局 |
2.制定金融支持种业发展措施,设立杨凌种业发展基金。 | 程津庆 | 示范区金融 监管局 | 示范区财政局 | |
3.加快建设陕西杨凌(旱区农业)种业创新基地。 | 蒋展宏 | 示范区农业局 | 示范区发改局 | |
4.加快建设陕西(杨凌)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 | 程津庆 | 示范区自贸办(综保办) | 示范区农业局 示范区发改局 | |
5.加快推进国家级杨凌种业创新中心、国家玉米种业技术创新中心西北分中心建设。 | 蒋展宏 | 示范区农业局 | 示范区发改局 示范区科创局 | |
6.全面启动实施“旱区种业科技创新工程”,全年新增国审品种20个。 | 蒋展宏 | 示范区农业局 | ||
7.推动先正达(中国)在杨凌设立子公司,加快登海种业、隆平生物项目建设,推动秦丰种业兼并重组,支持秦宝牧业加快发展,引进或创建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1家。 | 蒋展宏 | 示范区农业局 | 示范区发改局 示范区工业商务局示范区投资促进局 | |
二、聚焦优势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 8.实施土壤改良与耕地质量提升创新工程,推动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产业创新中心加快集聚优势科研团队,开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重大关键技术研究。 | 袁鸿马 | 示范区自然资源局 | 示范区科创局 示范区农业局 |
9.实施节水农业技术创新工程,开展水土流失防控等重大关键技术研究、旱区农业节水工程研究与技术开发。 | 蒋展宏 | 示范区农业局 | 示范区科创局 | |
10.实施农业生物安全关键技术创新工程,重点支持农业有害生物、家畜疫病等发病机理和流行病学研究。 | 蒋展宏 | 示范区农业局 | 示范区科创局 | |
三、全力推进秦创原农业板块建设 | 11.组织开展秦创原农业板块“三秦行”活动,广泛征集特色产业发展创新项目,精准化组织实施基础研究和创新攻关。 | 袁鸿马 | 示范区科创局 | |
12.推动种业、果业、畜牧业等产业创新中心开展延链补链强链协同创新,攻克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培育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 袁鸿马 | 示范区科创局 | 各创新中心专班 责任部门 | |
13.设立专利转化基金,加快专利转移转化。 | 董立民 | 示范区市场监管局 | 示范区金融监管局 | |
14.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实现国家高新区排名上升5个位次以上。 | 袁鸿马 | 示范区科创局 | 示范区工业商务局 | |
四、推进涉农国有企业加速向杨凌集聚 | 15.组织开展“央企进杨凌”对接活动,全年引进涉农中央企业2家以上。 | 程津庆 | 示范区投资促进局 | 示范区工业商务局 |
16.引进省属国有企业涉农资源,全年引进省属国有企业5家以上。 | 程津庆 | 示范区投资促进局 | 示范区工业商务局 | |
五、深入推进“双创”工作 | 17.常态化组织项目路演、品牌推广等活动130场,新招引科研人员、大学生、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团队100家。 | 袁鸿马 | 创新创业园公司 | 示范区科创局 |
18.办好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现代农业专业赛暨全国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大赛、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 | 袁鸿马 | 创新创业园公司 | 示范区科创局 | |
六、进一步优化科技示范推广布局 | 19.研究出台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工作的《实施意见》。 | 蒋展宏 | 示范区农业局 | 示范区科创局 |
20.持续优化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规划布局,全年新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20个。 | 蒋展宏 | 示范区农业局 | 示范区科创局 | |
七、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21.广泛开展示范区、西农大与各市“两地三方”科技推广合作。 | 袁鸿马 | 示范区科创局 | 示范区农业局 |
22.加快推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旱区农业)建设。 | 董立民 | 示范区市场监管局 | ||
23.培育一批农业科技服务公司,构建以市场主体为主导的示范推广新体系。 | 蒋展宏 | 示范区农业局 | 农科集团 | |
八、切实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现代农业高质高效示范 | 24.联合西农大积极筹建“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与农业节水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农业碳中和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碳中和工程研究中心”。 | 袁鸿马 | 示范区共建融合办 | 示范区水务局 示范区教育局 示范区农业局 |
25.启动建设国家旱区农业气象服务中心。 | 蒋展宏 | 示范区气象局 | ||
九、探索科技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模式 | 26.实施杨凌良种示范推广“445”计划。 | 蒋展宏 | 示范区农业局 | 杨陵区委区政府 |
27.加强与商洛市农业一体化协同发展。聚焦柞水木耳产业,实施品种研发、标准化生产、深加工等产业链示范项目。在榆林建设肉牛养殖现代农业产业园。在汉中设立长江流域油菜育种站和品种展示基地。在银川建设“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试验示范站”。 | 蒋展宏 | 示范区农业局 | 示范区科创局 西农大、杨职院 相关处室 | |
十、打造乡村振兴的杨凌新样板 | 28.实施特色现代农业“1123”工程。 | 蒋展宏 | 示范区农业局 | 杨陵区委区政府 |
29.深入开展国家城乡融合试点工作。 | 陈 辉 | 杨陵区委区政府 | 示范区发改局 | |
30.启动实施农民增收攻坚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共同富裕。 | 蒋展宏 | 示范区农业局 | 杨陵区委区政府 | |
31.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县(区)、镇、村创建活动。 | 陈 辉 | 杨陵区委区政府 | 示范区农业局 | |
十一、全面实施“后稷人才工程” | 32.制定出台示范区实施“后稷人才工程”方案。 | 田晓炜 | 党工委组织部 | 示范区人社局 |
33.面向全区科教单位遴选一批有望成为国家级人才的青年专家,依托课题研究重点予以扶持。 | 田晓炜 | 党工委组织部 | 示范区人社局 示范区科创局 | |
34.推动陕西省中高级农业人才市场实体化运作,建设秦创原农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和杨凌农业人力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 田晓炜 | 党工委组织部 | 示范区人社局 | |
十二、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 | 35.制定出台支持区内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具体办法。 | 董立民 | 示范区人社局 | 党工委组织部 |
十三、不断提高人才公共服务水平 | 36.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杨凌农科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就业政策快办帮办“四个专项行动”,打造“一站式”人才公共服务平台。 | 董立民 | 示范区人社局 | 党工委组织部 |
十四、扎实推进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 | 37.筹办2022上合组织现代农业发展圆桌会议,筹划举办上合组织农业博览会,承接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业部长会、常设专家工作组会议。 | 何 玲 | 示范区上合办 | |
38.深度参与农业合作双多边磋商交流,推动形成1个上合组织国家间农业合作成果;推动设立上合组织方向的农业国际合作服务贸易中心。 | 何 玲 | 示范区上合办 | ||
39.提升上合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水平,争取国际旱作农业联合研究中心落地杨凌。 | 何 玲 | 示范区上合办 | ||
40.启动中非现代农业技术交流示范和培训联合中心建设;全年承办农业援外培训班10期以上。 | 何 玲 | 示范区上合办 | ||
十五、加快自贸片区及综合保税区建设 | 41.推进综保区一期项目通过验收、高效运营,启动二期建设。 | 程津庆 | 示范区自贸办(综保办) | |
42.实施杨凌国际陆港项目,加快杨凌高铁物流基地、铁路口岸建设。 | 程津庆 | 示范区自贸办(综保办) | ||
43.推动设立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西北分院。 | 程津庆 | 示范区自贸办(综保办) | ||
十六、深化农业多边交流合作 | 44.筹办第12届金砖国家农业部长会议。 | 何 玲 | 党工委外办 示范区国际合作局 | |
45.推动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及上合组织国家商协会在杨凌设立办事机构或合作平台。 | 何 玲 | 示范区国际合作局 | 示范区上合办 | |
46.加快中乌、中哈等境外示范园区建设。 | 程津庆 | 国合公司 | 示范区国际合作局 | |
十七、高水平筹办第29届杨凌农高会 | 47.实施农高会展区规划设计和提升改造项目,全面提高展会参展企业层次,大幅提升农高会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完善“云上农高会”服务功能。 | 何 玲 | 示范区展览局 | |
十八、强化规划布局和园区建设 | 48.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改造提升工程,完善农产品加工贸易园、种子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农机装备产业园等基础设施配套。 | 蒋展宏 | 示范区农业局 农科集团 工业园区公司 | 示范区住建局 |
十九、打造重点产业链 | 49.高质量推进12条重点产业链创新链建设,重点打造畜牧研发试验产业园区,重点培育一批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农业智能装备制造“链主”企业。 | 各牵头 领导 | 各产业链创新链责任部门 | |
二十、深化“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 | 50.建立示范区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机制,将亩均增加值、亩均固定资产投资、亩均税收等具体指标纳入土地出让条件。 | 袁鸿马 | 示范区自然 资源局 | 示范区发改局 |
二十一、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 51.争取将杨凌纳入全国首批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 | 程津庆 | 示范区金融监管局 | |
52.推动中行杨凌支行升格为二级分行,长安银行杨凌支行升格扩权;新组建2支以上股权投资基金。 | 程津庆 | 示范区金融监管局 | ||
53.积极探索设立全国性农业保险公司。 | 程津庆 | 示范区金融监管局 | ||
54.推进商标专用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探索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融资等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创新。 | 董立民 | 示范区市场监管局 | 示范区金融监管局 | |
二十二、狠抓项目建设促投资 | 55.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和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资金。 | 袁鸿马 | 示范区发改局 | 示范区财政局 |
56.抢抓国家关于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机遇,策划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袁鸿马 | 示范区发改局 | 示范区住建局 | |
57.加快推进138个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投资143.3亿元。 | 袁鸿马 | 示范区发改局 | 各项目责任单位 | |
二十三、狠抓招商引资引智增后劲 | 58.编制“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 | 袁鸿马 | 示范区发改局 | 示范区农业局 示范区工业商务局 示范区投资促进局 |
59.建立招商目标企业数据库、种子项目信息库和产业项目人才需求清单。 | 程津庆 | 示范区投资促进局 | 党工委组织部 示范区发改局 示范区工业商务局 | |
60.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93.5亿元以上。 | 程津庆 | 示范区投资促进局 | 招商引资 各责任单位 | |
二十四、狠抓工业稳增长 | 61.制定出台示范区进一步落实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政策实施方案。 | 蒋展宏 | 示范区工业商务局 | 示范区发改局 示范区财政局 |
62.实现工业投资增速达到8%,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 | 蒋展宏 | 示范区工业商务局 | 示范区发改局 示范区统计局 | |
二十五、加快服务业发展 | 63.启动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建设,加快综合物流园二期建设。 | 蒋展宏 | 工业园区公司 | |
64.加快建设杨凌跨境电商产业园,集聚一批电商龙头企业。 | 蒋展宏 | 示范区工业商务局 | ||
65.全年净增规上服务业企业20家,净增限上批零住餐企业20家。 | 蒋展宏 | 示范区工业商务局 | 示范区统计局 | |
二十六、狠抓营商环境建设 | 66.推动水电气热“一件事一次办”,全面实施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 | 程津庆 | 示范区行政审批局 | 示范区城管局 示范区市场监管局 |
67.深化招投标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建设“杨凌智慧交易”APP。 | 何 玲 | 示范区公共 资源交易中心 | ||
68.完善“数字政府”体系,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 | 程津庆 | 示范区行政审批局 | 示范区市场监管局 | |
69.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十大举措。 | 程津庆 | 示范区行政审批局 | ||
二十七、深化省部共建机制 | 70.筹备召开杨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 | 何 玲 | 示范区共建融合办 | 党工委政研室 |
71.推动省委、省政府出台进一步支持杨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 何 玲 | 党工委政研室 | ||
二十八、深入推进区校融合 | 72.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区校融合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区校领导班子联席会议。 | 袁鸿马 | 示范区共建融合办 | |
73.稳步推进示范区与西农大土地置换工作。 | 袁鸿马 | 示范区共建融合办 | 示范区自然资源局 | |
74.推行以两所大学学院为主导力量,政府、企业参与的乡村振兴“共建共享共富裕”工作机制。 | 袁鸿马 | 示范区农业局 | 示范区共建融合办示范区工业商务局杨陵区委区政府 | |
二十九、大力推进协同创新 | 75.加快推进西农大未来农业研究院建设;支持杨职院“双高”应用类本科及杨凌现代农业职教创新园建设。 | 袁鸿马 | 示范区共建融合办 | |
三十、积极稳妥推进示范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 76.按照省委工作部署,全面完成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管理体制改革。 | 田晓炜 | 党工委组织部 党工委编办 | |
三十一、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综合改革 | 77.深入实施以科技引领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系统集成改革试点。 | 何 玲 | 党工委政研室(改革办) | 示范区农业局 杨陵区委区政府 |
三十二、打造宜居宜业的一流发展环境 | 78.实施城市更新工程,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热网二期、清洁取暖、电力通道等项目建设。 | 袁鸿马 | 示范区住建局 | 示范区卫健局 示范区城管局 杨陵区政府 |
79.加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 程津庆 | 示范区城管局 | 示范区大数据局 | |
80.办好“十件惠民实事”。 | 袁鸿马 | 示范区发改局 | 各相关部门 杨陵区委区政府 | |
81.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 程津庆 | 示范区生态环境局 | 杨陵区委区政府 | |
82.抓好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综治信访、安全生产等领域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 何 玲 蒋展宏 杨芳乾 | 党工委国安委 党工委政法委 示范区信访局 示范区应急局 | 杨陵区委区政府 | |
三十三、坚持把实干实效落实在全面从严治党上 | 83.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田晓炜 | 党工委组织部 | 杨陵区委 |
84.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 何 玲 | 党工委宣传部 | 杨陵区委 | |
85.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推进区内媒体融合,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讲好杨凌故事,宣传好杨凌形象。扎实做好示范区成立25周年系列宣传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进一步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 何 玲 | 党工委宣传部 | ||
86.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查处各类腐败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王宝平 | 示范区纪检 监察工委 | ||
三十四、坚持把实干实效落实在完善责任体系上 | 87.聚焦全年重点工作任务,建立工作落实责任清单,夯实责任主体、完成时限,逐层细化分解落实任务。 | 田晓炜 | 示范区考核办 | |
88.建立“日自查、周分析、月点评、季观摩、年评比”的重点工作任务落实“赛马”机制。 | 田晓炜 | 示范区考核办 | ||
三十五、坚持把实干实效落实在鲜明用人导向上 | 89.有计划选派干部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第一线经受历练考验,加大从急难险重工作中发现和使用优秀干部。 | 田晓炜 | 党工委组织部 | |
90.开展“重突破,强作风”实干实效年建设活动。 | 田晓炜 | 党工委组织部 | ||
91.选派干部到共建部委、厅局和发达地区挂职锻炼。 | 田晓炜 | 党工委组织部 | ||
92.深化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敢想敢试、大胆创新、勇于突破。 | 田晓炜 | 党工委组织部 | ||
三十六、坚持把实干实效落实在强化目标考核上 | 93.修订完善示范区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加大对重点项目和重要工作的考核权重,实行部门差异化的考核系数调节机制。 | 田晓炜 | 示范区考核办 | 示范区发改局 |
三十七、坚持把实干实效落实在严格督查问效上 | 94.修订完善党务政务督查办法,以督查督办倒逼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高效完成。 | 何 玲 | 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督查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