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种子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

来源:管委会网 发布时间:2013-03-22 16:24

杨陵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杨凌示范区是国家种子研发推广的重要基地,建国以来,国家在杨凌先后设立了10所部省级农业科研教学院所,杨凌的种业科研及育种水平一直居于国内先进行列,先后取得科研成果5000余项,获奖成果1800余项,在育种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重要科研成果,累计审定品种200多个。区内聚集的种业生产经营企业76家,其中取得部级种子经营许可证企业1家,取得省级种子经营许可证企业18家,年种子销售总量1.8万余吨,年销售收入1.5亿余元,在16个省区建立了160多个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基地,示范推广面积逾亿亩。

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示范区种子产业仍然存在着研发协作机制尚未形成,优良品种推广体制不够健全,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竞争力弱和资金瓶颈等困难和问题,严重制约我区种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提升杨凌示范区种业集聚创新能力,形成种子产业集群,壮大种子产业实力,更好地履行国家使命,现就促进种子产业加快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促进种子产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壮大种子产业是国家赋予杨凌的重要职责。种子是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关键,保持国家对种业的有效控制,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意义重大。杨凌示范区要履行好国家赋予的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要使命,必须把促进种业加快发展提到战略性的地位。

(二)发展壮大种子产业有利于杨凌种业科技集聚创新。示范区农业科研创新平台健全,农业科技实力雄厚,科技成果众多,种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已成为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农牧良种集散地之一。依托已有种业创新资源和平台发展种业,有利于集聚国内外种业科技资源,实现“科技杨凌”的目标。

(三)发展壮大种子产业是促进示范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种业是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的龙头,现代农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优良品种的创新和推广。只有良种的不断创新和产业化示范推广,探索建立种业助农增收的新形式,才能引领示范区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示范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示范区经济又好有快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效整合种业研发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增加种业投入,提升示范区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种业企业竞争能力,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全面提升示范区种业产业发展水平。

(二)目标任务:到2015年,基本建成杨凌种子产业园和集种质资源保护、种子生产检测和品种权交易为一体的种业创新平台,形成分工合理、产学研紧密结合、资源集中高效利用的种业产业体系。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种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的种业企业5—8家,过亿元的种业企业2—3家,种子产业年产值超过8亿元。

到2020年,在小麦、玉米、油菜、蔬菜等方面育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新品种,引进和培育形成5—10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大型种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种业企业4—5个、上市企业2—3个,种子产业年产值超过25亿元,使种业产业成为示范区支柱产业。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建设种子产业园,构建种业产业服务体系。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政府指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快建设集良种选育、生产加工、质量检测、推广销售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种子产业园。统一规划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大力支持信息服务、质量检测、物流、仓储、交易等公共服务共享平台建设,重点培育或引进“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促进种业企业集聚发展。

(二)组建种业科技创新联盟和产业联盟,促进种业产业做强做大。按照“整合、共享、服务、创新”的基本思路,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构建利益共享机制,整合现有种业创新平台、区内外种子企业存量资源,组建旱区农作物种业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和陕西省种业产业联盟。鼓励种子企业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新品种研发,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鼓励种业企业按照市场化机制,通过兼并重组、上市等方式扩大规模,促进示范区种业产业做大做强。

(三)设立种业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培育种业龙头企业。按照“政府引导、规范管理、市场运作、鼓励创新”的原则,联合省农业厅、省金控集团共同发起,吸引风险投资公司和创业投资公司,设立杨凌种业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资列入中省和杨凌示范区重点发展规划中的重大种业产业化项目,变依靠财政投入“一元驱动”为依靠财政投入和市场融资“二元驱动”,解决种业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培育种业龙头企业。

(四)建设品种权交易中心,探索科研与生产有效结合新机制。建设国家(杨凌)旱区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搭建新品种权、种质资源、商品种子及种子创业投资权交易平台,通过品种中试评价、展示宣传、价值估评,探索种业企业、育种机构和育种家之间有效结合的新机制,进一步调动育种家研发新品种的积极性,促进种业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五)建设种质资源库,为种业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按照“安全保存、高效利用、共享服务、产权保护”的指导方针,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设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鼓励开展育种方法和材料的改良创新,以及品种检测技术、种子生产加工和检验技术等基础性研究以及常规作物育种、无性繁殖材料选育等公益性研究。建立健全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成果共享机制,为种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六)建设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促进新品种对外推广。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和国际合作园建设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基地,对引进和选育的新品种进行集中展示,努力将创新园建成区域性农作物新品种展示中心。鼓励企业在示范区建设核心示范基地,在区外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和南繁育种基地,促进农作物新品种对外推广。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种业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组建由管委会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示范区促进种业产业加快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定规划、出政策、抓项目、搞协调,为种业加快发展提供组织保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职责是做好种业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服务和相关政策落实工作。设立种业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就种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和论证。

(二)加强种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创新创业人才基地建设,支持种业创新创业团队,加快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推广专家和青年学术后备人才。通过实施高层次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引进国际知名、国内外领先的高层次领军人才,为种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三)加大对种业的投入和金融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种业发展的支持和引导作用,管委会设立种业发展专项资金,2013年列支1000万元,以后根据示范区财力情况逐年增加,主要用于支持种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品种创新选育、审定品种及推广品种的扶持奖励、种子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及上市支持等。积极支持入园企业申报中省相关种业项目,争取中省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引导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探索多种融资模式,对符合条件的种业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信贷支持,积极推进种业企业上市融资。

(四)营造加快种业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完善示范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联席会议制度,开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工作。强化对种业企业的服务,组织开展企业间、企业与科研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在科研开发、专利授权、成果转化、企业重组、制度创新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营造加快种业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

2013年3月20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