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林草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持续推行“1+N”工作机制,着力创建“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模范机关,巩固成果、持续用力,埋头苦干、狠抓落实,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是首要政治任务
党的二十大绘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吹响了百年大党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图强的新篇章,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里程碑意义。二十大报告作出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战略安排。
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部分专门作出系统部署。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特别强调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和碳汇能力。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上述内容既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发展的创新成果,也是新时代赋予林草人的新使命新任务,需要对标对表、狠抓落实,需要保持定力、持续用力。林草系统要矢志不渝夯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本,着眼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用心用力保护好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提升林草湿沙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为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要千方百计增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福祉,努力做大做强森林“四库”,充分发挥林草的多功能多效益,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打造更加优美舒适的幸福家园;要守正创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制度体系,坚持破立并举、系统集成,建立健全林草政策体系、法治体系、制度体系,不断提升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接力奋斗传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林草精神,要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右玉精神、八步沙精神,用榜样感染人、以先进激励人,为推动新征程林草工作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大动力。
充分发挥林长制的引领作用推动林草工作高质量发展
林长制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给我们的一把“利剑”,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实现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两年多来,林长制组织体系全面建立,各级林长应设尽设,初步形成了“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的大好局面。
去年,全国如期全面建立林长制,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组织体系,全国各级林长近120万名,初步构建起党委领导、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安徽、江西两省率先颁布省级林长制条例。林长制督查考核列入了中央和国家机关督查检查考核计划。新的一年,我们要坚持以林长制为统领,加强草原森林湿地保护监管,坚决守住生态安全边界。一是认真落实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巩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成果,推进天然林和公益林并轨管理。二是加大退化草原修复力度,抓好基本草原保护、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等草原制度实施。三是加强湿地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实施全国湿地保护规划和湿地保护重大工程,把更多重要湿地纳入自然保护地管理。四是持续开展年度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加大感知系统应用力度,尽快形成全国“一张图”。
加快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既是“国之大者”,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给林草系统的光荣任务,责任重大。国家林草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的《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科学布局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占陆域国土面积10.3%,将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保护了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了众多大尺度的生态廊道以及国际候鸟迁飞、鲸豚类洄游、兽类跨境迁徙的关键区域。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关于推进国家公园建设若干财政政策的意见》,明确5个重点支持方向和政策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了国家公园建设重点项目库,国家投入明显增加。我们要以组织实施《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为抓手,在国家公园立法、执法体系、投入机制、管理体制、历史遗留问题等关键环节下功夫,推动国家公园在职能分工、管理程序等方面走向规范化、法治化、有序化,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名片,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
在推进国家公园体系建设中,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推进第一批国家公园建设,协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协调有关部门推进机构设立,加强国家公园监督管理,健全国家公园年度考评机制;严格审核第一批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真正发挥规划的管控功能和指导作用。二是一体推进监测、科研和宣教三大平台建设,构建国家公园“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高水平建设大熊猫、东北虎豹、亚洲象、海南长臂猿等旗舰物种保护研究中心,形成以国家公园研究院为核心的研究体系,打造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品牌。三是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的原则,扎实推进国家公园设立。四是推动出台国家公园法,指导制定国家公园地方性法规,加快构建“一法、两条例、一办法”的法律法规体系,探索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统一执法体制及联合执法、委托执法等模式。
我国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直接涉及28个省份,全社会将共同参与国家公园建设,56个民族共绘国家公园这一美丽画卷,通过特许经营、志愿服务、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等形式吸纳原住居民、社会公众,直接加入到国家公园的保护建设管理中,共享国家公园带来的生态福祉。
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国土绿化是“国之大者”,是林草系统的基本职责。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准确把握,拿出新举措、新招法。去年,全国完成国土绿化任务1亿亩,造林绿化任务首次实现带位置上报、带图斑下达,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新一年国土绿化工作首先要做到讲科学,就是要坚持数量质量、增量存量并重,扩大增量要注重科学布局、适地适树;盘活存量要注重调整树种组成、年龄和空间结构、优化林分质量。就是要狠抓落地上图管理,坚持带位置上报、带图斑下达,实现造林种草、防沙治沙等任务落地上图全覆盖,并加强后续监测评价。就是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宜沙则沙。就是要狠抓资金项目管理,实行“调结构、提标准、带明细、抓上图”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以国有林场等为重点开展试点,带动各地提升森林质量和碳汇能力。其次要做到有规模,就是要压实各级责任,咬定青山不放松,目标就是每年1亿亩、林草各一半、新造林不低于2000万亩。要合理确定国土绿化空间规模,新增绿化空间力争不低于2亿亩。我们将制定实施《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对“十四五”后三年的国土绿化任务作出科学安排,以科学理念科学方法为统领,推动林草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埋头苦干,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续写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林草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