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治理”让秦岭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

近日,记者走进秦岭黄柏峪,这里层林尽染、万山红遍,优美的生态环境令人感慨。从2019年起,西安市鄠邑区加大对黄柏峪建筑石料矿山修复治理力度,持续加强复绿植绿,常态化开展养护巡查,生态系统逐步恢复,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图景徐徐展开。

如今的黄柏峪绿树茵茵、河流清澈、一步一景,生活着13种珍稀野生动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8种。这既是多年来陕西省加强秦岭生态保护取得的显著成果,也是陕西省统筹推进国土空间修复的真实写照。

作为“中央水塔”,秦岭生态保护一直是重中之重。近年来,陕西省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对标“五乱”突出问题,坚持科学规划、精准实施,聚焦小水电退出、尾矿库处理、山体修复等,统筹实施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系统修复、土地综合整治和植被恢复。在加快矿山生态修复的同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植树复绿、复垦复耕,让废弃矿山变成绿水青山,逐步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得益彰的新路径。

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了解到,秦岭区域共有历史遗留矿山面积1646公顷,经过多年生态治理与修复,已完成和正在实施治理681公顷。今年4月,省自然资源厅发起全省秦岭区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清零行动”。按照“清零行动”总体部署,剩余的965公顷历史遗留矿山将在2025年底以前完成治理,在实现秦岭区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全部清零的同时,让秦岭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

加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以“绿水青山”焕活“金山银山”,不仅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体现,也是秦岭生态保护的意义所在。省自然资源厅要求,全省自然资源系统特别是涉秦岭六市自然资源部门,要深刻认识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生态修复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要抢抓关键期、大干五十天,坚持常态化周调度项目进展情况,确保11月底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要做实做细项目基础工作,不断提升业务水平;要扎实做好2024年项目申报储备,坚持质量底线,严把项目申报关、进度关、验收关;要切实履职尽责担当,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加快推进突出问题整改,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好的作风、更强的能力,高质量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秦岭生态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