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陕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
三秦大地上,秦岭横贯东西,和合南北。秦岭以北,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秦岭以南,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从北到南,从黄土高坡到秦巴山区,处处生机盎然。
无愧青山、不负绿水、守护净土。今天的陕西,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三秦大地更加多姿多彩。
以树为媒
更迭“黄”与“绿”
10月10日,榆林市横山区碧空如洗,热闹非凡。来自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的20只朱鹮,穿越秦岭,一路北上,来到位于无定河畔的横山区白界镇黑峁墩村,开启一场寻梦“北游记”。
至此,“朱鹮版图”实现了陕西地级市全覆盖。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清楚。
黑峁墩村村民胡世旺记得,儿时的榆林林草稀少,四望都是黄沙。一刮风天色就昏黄不清,大家苦不堪言。
“现在好了,经过多年植绿,昔日的沙地上如今樟子松繁茂成林,多年不见的野生动物频繁出没。”胡世旺说,“如今,‘吉祥鸟’也飞过来了。我们的家乡啊,真的越来越好了。”
“北治沙、南治土”,咬着牙、撸着袖子,榆林人与风沙和黄土斗争,在黄土高原上建起绿色屏障。
从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不毛之地”到“塞上江南”,一代又一代的奋斗,让陕西成为首个“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
省气象局卫星资料显示,以陕北为核心的黄土高原成为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最大的地区。经过多年不懈植绿,陕西“三北”工程区森林面积已有6600多万亩,占全省森林面积的47%。
“绿染荒滩后,接下来的养护工作也必不可少。”榆林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立荣说,“我们定时监测松材线虫、改造提升林分质量,保护好这来之不易的绿色。”
植树造林构筑起一道绿色长城,牢牢锁住了流向黄河的泥沙。上半年,全省黄河流域65个国控断面Ⅰ类至Ⅲ类水质断面占比92.3%,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黄河干流水质为优。
如今,曾经的水土流失重灾区已经被绿水青山层层环抱,黄河输沙量大幅度减少,蓄水保土能力显著增强。当前,全省860万亩流动沙地得到固定半固定,陕西年均入黄泥沙量从8.3亿吨减少到2.68亿吨。
以山为媒
兼收“智”与“美”
10月15日一早,网格员王养维又开始一天的巡查护山工作。
近期,他工作的重点是“盯住”秦岭松材线虫。“松材线虫病是秦岭地区森林资源较大的威胁之一。一旦感染该病,松树很快会枯死。因此,巡查中不能放过任何可疑之处。”王养维说。
行进途中,王养维在一棵树干上发现一处疑似松材线虫产卵刻槽的痕迹,他立刻拍照并将图片上传数据库。
很快,10多公里外的西安市鄠邑区秦岭保护总站就收到了王养维上传的数据信息,并立即进行病虫害对比分析。
此刻,保护总站内智慧秦岭监管系统大屏上,视频监控系统和“五乱”自动识别监测系统画面快速切换,更多的数据流正在有条不紊地汇集、分析、处理、销号,进行全链条闭环处理。
“一旦发现‘蛛丝马迹’,我们必须及时将信息回传到保护总站,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王养维说,“有了智慧秦岭监管系统,我们的工作更高效精准了。”
“我们近期又对智慧秦岭监管系统进行了升级,新增预判、预警功能,让监管系统覆盖到人员、车辆难以到达的盲区。”保护总站负责人王希琴说,“‘天上看、网上查、地上管’,在这里,我们可以直观看到秦岭植被覆盖率的增加。‘智慧’管山,让秦岭越来越绿了!”
科技的日新月异,让秦岭保护从“人海战术”迈入大数据时代。“空天地网一体化”监测监管体系,成为美丽秦岭的坚实后盾。
改变的是保护的手段和技术,不变的是保护秦岭的初心和使命。
霜降已过,记者乘车穿梭于秦岭群山之中,只见沿线山脉草木葳蕤,来自四面八方的绿色在车窗外流淌。“研学游”“周末游”“亲子游”,一条条精品生态旅游线路串联起秦岭各个景区,吸引了无数游客慕名前来。
——在太白山上,毛茸茸的绿色高山苔藓如地毯般温柔包裹着山体,在重重冷硬的深褐色山岩之间独享一片柔和的翠绿;
——翠华山天池里,碧水倒映着头顶天空与岸上青山。在阳光照耀下,水波荡漾,绿得浓郁又明亮;
——陕西黄柏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阳光泻下,沟内群山环抱,两边石崖之间溪流清冽,数千种珍稀动植物安居于此;
——在汉中市洋县的山坡上,首次大规模野外回归的秦岭石蝴蝶在岩壁中迎风招展,片片绿叶点缀其中;
……
截至2022年末,秦岭森林覆盖率达82%,成为全国最绿区域。
近年来,陕西坚持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持续推进秦岭生态保护和修复,立法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实行五级林长制,实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森林资源保护等十大行动,秦岭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截至目前,秦岭陕西段90%以上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秦岭陕西段生态状况评价为“优”“优良”等级面积已超过99%。秦岭陕西段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109只,增长到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时的345只,金丝猴种群数量5900余只,羚牛种群数量突破5000只。
“秦岭已经连续两年监测到金钱豹、金猫、豹猫、黑熊、红腹角雉、血雉等约40种珍稀野生动物,成为名副其实的‘动植物王国’‘世界生物基因库’。”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副院长葛安新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常态化长效化抓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保秦岭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以水为媒
连接“富”与“颜”
从汉中市宁强县沿108国道行驶10公里,道路右侧出现一个小广场。广场石壁上“汉江源头”4个字十分醒目。被誉为“汉江源头第一村”的汉水源村就坐落在附近。
深秋时节,记者走进宁强县汉水源村,只见两岸的山峰依然绿意盎然,美不胜收。
10月17日,天刚蒙蒙亮,汉水源村村民张继荣已经洗漱完毕,步行1公里来到河边义务捡拾垃圾。
10月的清晨带着几丝凉意,张继荣的内心却充满了热情。“我是咱汉江的守护者!”现在的张继荣,逢人就这样介绍自己。
一年前,张继荣还是个种地的农民。今年,靠着绿水青山,他把自家的旧屋改造成民宿,端上了“生态饭碗”。
“我是喝着汉江水长大的,必须保护好汉江!” 抱着这样朴实的念头,闲暇时,张继荣当起了“民间河长”,并带着周围人坚持巡河。
“流淌到西安的清泉里,也有我的贡献!”张继荣自豪地说。
张继荣的这种骄傲,是汉江源头群众的共同心声。北上的每一滴水背后,有许多像张继荣一样默默付出的人。
汉江三源均在宁强县境内,宁强县也因此被誉为“三千里汉江第一城”。南水北调工程启动后,宁强县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涵养区,担负起新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承担着守护一泓清水的任务,汉水源村党支部书记王光俊深感责任重大:“这几年,我们下狠功夫保护水源,禁止砍树、关闭养殖场、改造厕所、叫停污水直排。村‘两委’还和村民签订协议,要求各家各户保持好自家卫生。”
在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过程中,保护和发展,是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个课题:坚持环保红线,实行严格准入制度,无疑会错失一部分发展机会。
两者如何平衡?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最优解”。
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之下,安康、汉中、商洛始终按照科学精准系统彻底的治理思路,扎实推进汉江丹江流域整治工作,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2023年上半年,全省河流总体水质优,汉江、丹江、嘉陵江3条河流及其支流共97个监测断面全部为Ⅰ—Ⅱ类水质。水质稳定保持优。
厚待青山得金山。借助生态环境优良、产业基础清洁的优势,汉江沿岸各地积极拓展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
柞水木耳跻身十四运会官方特许商品;安康市宁陕县利用丰富的林业资源,与深圳市南泥湾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林业碳汇交易合作协议;洋县打响“鹮乡”品牌,朱鹮生态有机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达70.57亿元;商洛市培育壮大林下经济,核桃、板栗、食用菌、中药材等6个特色产业规模位居全省第一……绿色经济的红利带动了乡村振兴,让汉江沿岸成为亮丽的景观带、产业带、富民带。
绿色映底蕴,山水见初心。从黄沙飞舞到绿波荡漾,从荒山秃岭到层峦叠翠,陕西绿色版图接续扩展、绿色贡献持续增加,绿水青山成为三秦大地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人民群众的幸福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