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既是联合国确立的世界环境日,也是我国《环境保护法》确立的环境日。回顾过去,六五环境日在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成就、总结各地先进经验、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宣传教育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展望未来,六五环境日将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和绿色低碳发展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支撑。
六五环境日的设立背景及发展历程
1972年6月5日—16日,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会后,6月5日这一天被确定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署每年会选择一个成员国举行世界环境日宣传纪念活动,确定世界环境日主题,发表有关世界环境状况的年度报告。其中,不少主题在全球范围产生了巨大影响,极大提高了各国人民对相关主题的科学认识和共同行动,例如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1992年“只有一个地球——关心与共享”,2000年“环境千年,行动起来”,2007年“冰川消融,后果堪忧”,2018年“塑战速决”等。当前,世界环境日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环保节日,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是联合国鼓励全世界对环境的认识和行动的主要工具,也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自1985年以来,我国每年在全国范围开展世界环境日宣传纪念活动。1993年、2002年、2019年,我国北京、深圳、杭州,先后承办了联合国的世界环境日活动。世界环境日宣传对我国公民环境意识的觉醒和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国家认知度最高的环保节日。
2004年,根据我国国情和面对的主要环境问题,第一次推出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2014年4月24日中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的、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每年的6月5日为环境日,将六五环境日确定为我国法定节日。
2017年,原环境保护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在江苏南京联合举办了第一个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8年,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联合中央文明办、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此后,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和省级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成为惯例。
通过六五环境日的宣传教育,全社会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认识水平大幅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的感性和理性认知都明显增强,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逐步强化。从少年儿童到耄耋老人,从普通市民到社会组织,越来越多的群体开始自觉践行绿色发展,共同保护美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
六五环境日的主要特点
我国自2004年第一次推出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至今,已走过20年光辉历程。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系列鲜明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央领导高度重视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探索的文明发展进程,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和基本经验。历届党和国家领导同志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多次出席环境日活动。1986年6月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李鹏,为宣传世界环境日“环境与和平(A Tree for Peace)”的主题,参加了在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举行的植“和平树”活动。1993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会见前来参加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的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伊丽莎白·多德斯韦尔女士。2000年6月4日,为纪念世界环境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就我国的环保形势和工作发表电视讲话。2010年6月4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参观了环境保护成果展览,并会见了环保志愿者代表。
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念兹在兹、高度重视,尤其强调美丽中国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2019年6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19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致贺信,特别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的2019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宣读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并发表主旨讲话。2022年六五环境日,习近平总书记为国家主场活动亲致贺信,特别强调:“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真抓实干,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韩正现场宣读贺信并讲话。这些都体现了党中央对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高度重视。
(二)坚持思想引领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们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核心任务,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确定每年六五环境日主题,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围绕主题开展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这些宣传活动加快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宣传普及,加深了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核心理念和实践要求的理解认识,起到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关键作用。
(三)始终坚持目标导向
六五环境日活动特别注重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从活动主题来看,体现出两条鲜明主线:一是强调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二是将美丽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根本保障。目标指向从单一主题、专门领域到综合议题,实现了从重点整治向综合治理的重大转变。例如,2004年第一次推出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时确定的主题是“碧海行动,我们对海洋的承诺”,2006年至2008年连续三年活动主题都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相关,2006年是“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2007年是“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2008年是“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些主题都偏重于某一领域的具体实践。而到2017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8年之后连续三年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直至2023年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活动主题的综合性、系统性、全局性明显提升,引导全社会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四)活动内容日趋丰富
六五环境日期间,全国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集中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宣传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等先进典型,培育和弘扬生态道德。2023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由1个主会场活动、1场论坛和N个配套活动组成,公布了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获奖名单,进行了“十年——新时代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故事”分享,评选了“‘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十佳公众参与案例等;组织摄影、书法、绘画大赛和文学作品征集采风活动,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引导和规范公众参与,姚晨、海霞等10名2023年新当选的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共同宣读《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发出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呼吁;展示国家和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成效与现实挑战,宣传各地绿色发展的典型经验,传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成功案例,宣讲生态环境违法犯罪的反面典型及其危害,为不同地区因地制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目前,六五环境日已成为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生态环境社会动员平台。
(五)中国特色日益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作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六五环境日的发展历程体现出由跟随世界议题到凸显中国主题的重大转变。例如,2004年六五环境日世界主题是“海洋存亡,匹夫有责”,中国主题是“碧海行动,我们对海洋的承诺”;2005年世界主题是“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中国主题是“人人参与 创建绿色家园”。而近几年,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2021年世界主题是“生态系统恢复”,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2年世界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中国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2023年世界主题是“塑料污染的解决方案”,中国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可以看出,中国话语、中国概念、中国理念、中国特色日益增加,成为中国从全球环境治理的参与者向引领者转变的典型体现。
(六)全民参与蔚然成风
从世界环保史来看,环境教育的产生是国际环境保护运动的产物, 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认识,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随着六五环境日中国主题的深入发展,活动目的已不再是单纯普及环保知识,而是越来越能体现环境教育的本质,越来越强调负责的态度、全民的积极参与以及参与能力的提升。活动组织方从“一元管理”到“多方联动”,由以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为主,到地方政府积极承办,其他相关部门踊跃参与,例如,2023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就是由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山东省政府联合举办的。活动参与主体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趋势,政府、企业、公众、社会组织都在活动中展示出参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案例和喜人成就,涌现出许多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环保故事,例如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人民医院医生杨晓东从救助一只豹猫开始成为野生动物的医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大气环境领域首席科学家柴发合40年如一日专注研究大气环境科学和区域大气污染防控技术,浙江安吉余村变“靠山吃山”为“养山富山”等。人们正在从意识向意愿转变,从抱怨向行动转变,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绿色行动合力。
六五环境日的经验启示
我国六五环境日经历了光辉历程,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要从六五环境日的历史进程中深刻汲取经验、智慧和力量。
(一)坚持依靠人民,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共同体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建设除了坚持“为了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还必须坚持“依靠人民”。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就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面临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时代,由单一治理转向多元治理是大势所趋。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生态环境行为的外部性,有必要通过构筑共同信念、建立公共性的对话和参与机制,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个体与共同体的有效协同。六五环境日在提升全民参与意识和共同行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比如,随着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连续三年成为环境日主题,“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下一步要在个体行动的基础上加强集体行动,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共同体的构建实现合作治理,让公众、企业、环保组织等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主体,采取具有共同目标和共同愿景的集体行动,从而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把依靠人民的制度优势和基本经验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当中,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形成自觉而蓬勃的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氛围和主动行动。
(二)加快理论创新,促进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指出,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六五环境日的活动主题、核心内容、实践活动都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导下进行的,也是本领域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所在。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领域要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体现新征程的新特点,以全新的视野不断深化对新历史阶段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认识,直面新问题、积累新经验、寻找新方法、探索新路径。
(三)发挥文明优势,继承发扬中华传统生态智慧
作为世所罕见的实现几千年延续不断的文明载体,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卓越的生态智慧,我们现在选择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底层思维模式上超越了西方文明的原子化思维,以中华文明的整体有机生态智慧看待人与自然关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西方文明建立在实体—机械思维基础之上,视事物为独立的存在,视世界为离散对象的集合,这种原子化思维方式很容易使生态环境问题孤立化,难以从整体的、有机的、演化的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六五环境日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跳出跟随式的主题设置,体现出越来越强的系统性、整体性和日益鲜明的中国特色。下一步六五环境日活动中要更好地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体现好“第二个结合”,并根据新时代的新特点、新变化、新需求使传统生态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在更高的文明尺度上建立起人与自然新的和谐关系,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把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思想精髓纳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核心价值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文化体系。
(四)突出问题导向,以生态环境的实际成效获取更大支持
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中国是一个“并联式”的发展过程,在并联式、叠加式快速现代化的同时,环境、生态、资源问题集中式出现。六五环境日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体主动参与,获得越来越多老百姓的认可与支持,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是分不开的。每个人都是亲历者、见证者、受益者,从生态环境实实在在的改变中实现生命质量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才会有意愿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可见,理念宣传与实践探索必须协同推进,集中力量继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并获得人民群众的更大支持。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直面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和制度安排。同时,地方和基层在解决问题和推进实践过程中涌现出大量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思路,要充分利用六五环境日的渠道和平台,加强经验总结、宣传推广,推动制度创新和政策优化。
(五)展现大国担当,发挥好全球环境治理引领者作用
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也关乎人类未来,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要发挥好生态文明这个最大公约数作用,促进国际社会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中国六五环境日不仅促进自身生态文明建设,也特别强调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为全球提供更多生态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无论是主题选择、活动内容还是参与程度、实际成效都走到了世界前列,以实实在在的绿色行动,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气候风险防范、发展绿色转型注入强大动力,真正体现了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下一步,要进一步体现大国担当,更好地发挥引领者作用,加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规律性总结并加强国际传播,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促进全球生态环境宣传教育由意识提升走向集体行动和能力培养,以生态文明为切入点推动人类社会由竞争走向合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地球生命共同体,努力实现全人类对清洁美丽世界的共同愿景。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王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