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小涝池变身人工湖,水生态修复“记得住乡愁”

说起涝池,在农村居住过的人都很熟悉,常用于北方干旱地区村落低洼处聚集雨水的池塘。天涝时集雨除涝,一泓清水可供人畜饮水、洗衣洗菜、修盖房子和泥之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大部分涝池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慢慢被人遗忘,变成了影响人居环境的脏水池、垃圾坑。如何让涝池变废为宝?2016年,陕西省全面启动农村涝池水生态修复整治工程,杨凌55个行政村被人遗忘的小小涝池终于迎来了命运的华丽转身。

图片1.png

图片2.png

 4月4日,作为五泉镇王上村的一名绿化养护管理员,李耕强今天的任务是给村休闲广场刚刚栽种的绿植浇水。

图片3.png

 在他身边,一汪碧绿清澈的涝池水像一颗翡翠镶嵌在公园内,观景平台、环湖步道、鸭舍一应俱全,成为一处风景独特的乡村水景观休闲广场。老李骄傲地介绍说,这是他们村今年环境改造的一块金字招牌。“过阵子旁边这些绿植栽种完毕,再给池里放上几只鸭子,我们村这环境可不比城里差。”说着,老李的脸上不由自主的挂上了喜滋滋的笑容。

图片5.png

图片6.png

 紧邻涝池的另一个池子,是用于全村污水处理的一处稳定塘。这个池塘建好后,村里的生活污水将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自然净化,节水的同时还能美化环境。

图片7.png

 “没改造前这两个池子又脏又臭,杂草丛生。特别到了夏天,污水横流,蚊虫多,离大老远就能闻到那臭味,谁都不愿意到跟前去。 ”老李说,现在环境好了,他在这里做养护工作都感觉特别带劲!

图片8.png

图片9.png

 如果说涝池的改造还不够夺目,那么,再看看一旁的休闲公园,会让人感觉更加赏心悦目。杨柳、长凳、彰显隋文化的路灯,还有崭新的公厕,齐全的健身设备,流连其中,让人早已忘记这里是农村。

图片11.png

 虽然气温骤降,但是仍然有人来公园游玩。有带着孙子荡秋千的,也有外村老人来这里散步的。“我们是五泉村的,经常来王上这边,你看这环境多好,我们都爱来这玩。”

图片12.png

                         (正在改造中的五泉镇帅家村涝池)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涝池承载了太多人童年和青春岁月的美好回忆,这份乡愁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小涝池的变身带动大生态环境改善,这不仅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一笔亮色,而且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中“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的发展。2016年,陕西省农村涝池水生态修复整治工程全面启动,杨凌在省级11座涝池改造任务的基础上,提出在全区50个具有基础条件的行政村进行涝池修复建设的目标。目前,杨凌农村涝池水生态修复整治工作正在逐步推进,3处已完成蓄水,十几处正在进行基础建设,涝池换新容将为杨凌水生态文明城市的验收以及美丽乡村的建设交上一幅完美的答卷。(来源:杨凌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