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示范区2014年环境质量公报


    根据环境保护工作需要,2014年对辖区环境空气质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三河两渠”地表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和辐射环境质量等各环境要素进行了监测。现将环境质量公告如下:

    2014年杨凌示范区环境质量总体稳定。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40天,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达标,地表水水质有所改善,辐射环境稳定安全。

    一、环境空气质量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评价项目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CO)、臭氧(O3)六项。

    (一)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2014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40天,达标率为65.8%。其中,Ⅰ级(优)24天,占6.6%;Ⅱ级(良)216天,占59.2%;Ⅲ级(轻度污染)84天,占23.0%;Ⅳ级(中度污染)26天,占7.1%;Ⅴ级(重度污染)8天,占2.2%,Ⅵ级(严重污染)7天,占1.9%

    (二)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达标状况

    2014年杨凌示范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6.37,在关中五市一区中排名第一。

    SO2年均浓度为28µg/m3,NO2年均浓度为21µg/m3,CO第95百分位24小时平均浓度为3.7 mg/m3,O3-8h第90百分位日最大8小时均值为146µg/m3,均到达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128µg/m3,PM2.5年均浓度为60µg/m3,均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超标倍数分别为0.83和0.71。

    2014年杨凌示范区环境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为主,年平均浓度超标。工业废气、煤烟、汽车尾气、工地和道路扬尘是造成颗粒物超标的主要因素。空气污染表现出一定季节性变化及空间分布的差异,轻度污染以上天数的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

    备注:2014年1月1日起,我区按照国家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开展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

    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

    杨凌示范区饮用水源为地下水、地表水。全区共有3处水源地:一水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厂、三水厂(地表水水源地)。

    2014年每个月对三个集中水源地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一水厂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厂水质符合《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限值,三水厂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限值,大部分指标达到Ⅱ类标准,满足城区居民生活需求。

    三、地表水环境质量

    全区“三河两渠”共设10个监测断面:渭河(杨凌段)上游、渭河(杨凌段)下游、漆水河上游、漆水河下游、漆水河武功段、小韦河、高干渠上游、高干渠下游和渭惠渠上游、渭惠渠下游。

    监测结果表明:渭河(杨凌段)水质较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其他断面水质较差,基本为Ⅳ、Ⅴ类,与往年相比水质有所提高。

    四、声环境质量

    2014年对杨凌示范区内的新桥路、五胡路等12条主要交通干道和陇海线、西宝高铁2条铁路噪声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显示:区域内的12条公路主干道的21个监测点中有部分路段的昼间监测结果超出《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4a类(昼间70dB),由于新桥路、常青路、西农路、康乐路、西宝中线和西宝高速上的夜间车流量较大,夜间噪声超标较为突出。与2013年相比有所改善。

    五、辐射环境质量

    我区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根据电离辐射监测数据可以看出,我区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与全省的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辐射应用单位对放射源的特殊性和危害性有一定的认识,对放射源安全管理高度重视,基本都取得了辐射安全许可证。示范区辐射源管理形势相对于上一年有较大进步,辐射监管队伍执法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