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门扎实推进就业扶贫工作

  就业扶贫工作是人社部门承担的重要任务。上半年,各地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

  编者按:就业扶贫工作是人社部门承担的重要任务。上半年,各地积极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切实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  

陕西:精准施策 开拓创新 

  陕西省坚持政府帮扶与发挥市场作用相结合,不断拓宽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就业扶贫成效显著。截至6月底,全省有13.20万名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完成年度任务的82.24%。

  一是精准施策促进就地就近就业。是支持社区工厂吸纳就业。鼓励各地发展以扶贫开发为主要目的的社区工厂。社区工厂每吸纳一个贫困劳动力就业、且签订不低于一年期限劳动合同的,给予1000元的一次性岗位补贴。社区工厂吸纳贫困劳动力人数不低于其员工总数1/3的,对其生产经营场地租赁费、水电费,按不超过实际支出额50%的标准给予补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社区工厂,贫困劳动力人数超过其员工总数1/5的,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应优先办理,并按规定享受财政贴息政策。是培育建设就业扶贫基地。制定就业扶贫基地认定管理办法,对管理规范、主动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企业,由人社部门认定为就业扶贫基地。就业扶贫基地每新吸纳1名贫困劳动力就业,给予奖补性职业介绍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次500元。三是有序组织省际劳务输出。依托苏陕劳务协作机制,与江苏省对口市召开双方联席会议,协调安排合作对接工作,组织贫困劳动力招聘活动。为解决贫困劳动力不愿离家就业的困难,对实现转移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每人每年给予不超过500元的一次性交通补贴。上半年,贫困劳动力跨省转移就业近4万人。是创造性开发公益性岗位。针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贫困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在全省7632个贫困村特设就业扶贫性岗位,主要包括村级卫生保洁、绿化、治安管理、养老院等公益性岗位。全省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财政拨款的社会组织编制外新增或退出的服务性、辅助性就业岗位全部纳入公益专岗,专项用于安排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其工资由用人单位负担。

  二、紧盯需求开展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一是调动培训积极性。取消定点培训机构限制,允许各类合法合规教育培训机构针对贫困劳动力开展就业培训,实行培训备案制,给予其职业培训补贴。贫困劳动力参加80课时以上免费就业创业培训,每人每天给予50元的生活和交通费补贴,有效调动培训机构组训和贫困劳动力参训的积极性。二是开展技能培训下乡活动。以贫困村产业建设和贫困劳动力实际需求为主,灵活采取“农民夜校”、“田间课堂”、“联合培训”和“定单培训”、“定向培训”等多种方式,组织引导培训机构因村、因人、因时施训,既满足其不同需求,又为其提供时间、地点上的便利。三是与企业和市场需求结合。推广“龙头企业+免费培训+定向输出+就业安置”的培训模式,坚持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与产业发展结合、与市场需求接轨,引导企业在贫困县建立职业培训基地,增强对贫困劳动力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结合实际创新推进就业扶贫工作。一是专项推进。在全省实施就业拓展、职业培训提升、公共服务优化等6项就业扶贫工程,细化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单位,提出主要措施,划分时间节点,挂牌督办销号,推动就业扶贫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二是解剖麻雀。围绕如何使就业扶贫接地气、有实效,15名厅领导分别带领一个调研组负责一个村,每周都有一次开展明察暗访和调研指导活动,掌握贫困劳动力状况和就业需求,分析研究就业扶贫工作特点,确保政策措施有的放矢,指导帮带具体深入。三是抓点示范。厅内就业口6个处室各包抓帮扶2个市,并在每个贫困县至少与一个乡(镇)结对,具体包抓工作落实。安排厅16个相关处室结合自身业务各在贫困县包抓一个具体项目,年内为抓点对象至少解决一个问题,形成可复制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