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塞临伊水,骊山枕灞川。骊山,是秦岭的支脉,山势逶迤、风景秀丽,是西安市临潼区华清宫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驼铃声声,丝路绵延。西晋张华编撰的《博物志》记载,汉代使臣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石榴种。自此,“丝路使者”石榴扎下根来,见证了长安通往地中海东岸古丝绸之路的繁荣。临潼正是汉代引入石榴的落脚点。
骊山之麓,遍布榴园。如今,临潼石榴种植规模稳定在约8万亩,年产优质石榴8万余吨,产值超5亿元。全区有超过5万人从事与石榴相关的工作。
5月23日,在临潼“西安剪纸”传习所,一把剪刀、几张红纸,纸随剪转,不一会儿,一张精美的石榴图案剪纸就在陈新峰手中跃然而出。
“石榴不仅见证了贸易往来之繁盛,其团结美满、兴旺发达的美好寓意也代代相传。我希望和全国各地的剪纸爱好者交流学习,在弘扬剪纸文化的同时让更多人了解临潼的风土人情。”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安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陈新峰说。
骊山之巅风光好,骊山脚下故事多。
位于骊山上的仁宗街道仁宗村,风光秀丽。仁宗村得名于建在骊山峰顶的仁宗庙。2023年3月,仁宗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近年来,仁宗村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目前已逐步形成以农耕体验、旅游观光为主要特色的产业体系,吸引多家民宿客栈在这里扎根营业。
初夏时节,树木青翠。穷庐民宿里饭菜飘香,在客人们推杯换盏间,这个骊山深处的关中风情小院显得格外热闹。
“骊山的自然环境、文化资源得天独厚,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很好。”由于喜爱“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幽静,一直从事民宿经营的侯智庸看中了仁宗村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生态潜力,盘活闲置院落,开了这间穷庐民宿。民宿不仅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也扩宽了石榴、花椒、核桃等特色农副产品的销路。
“很多顾客是逛完兵马俑、华清宫景区后特意过来的。‘五一’假期,我们接待研学游和休闲游的客人超过1000人次。”侯智庸说,仁宗村古朴幽静的环境备受年轻人喜爱,现在每天的客房和用餐都排得满满的。
“我每天忙着‘上班’,但乐在其中。”39岁的张迎迎是仁宗街道芋坡村人,之前一直在外打工。2015年3月,她回到家乡,在穷庐民宿找到了一份工作。“收入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还能照顾家庭,一举多得。”张迎迎笑着说。
夜幕降临,华清池畔,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上演,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一批又一批观众前来观演。据统计,自2006年公演以来,《长恨歌》已演出5000余场,累计收入20多亿元,带动周边酒店、民宿、康养、文旅综合收入超过70亿元。
骊山,是一处承载着丰富人文历史的胜地,汇聚了众多令人瞩目的胜迹——
屹立于山巅的老母殿,是为了纪念传说中的女娲;烽火台让人们想起周幽王与褒姒“烽火戏诸侯”的故事;长生殿镌刻着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盟誓;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让人想一睹为快……
“骊山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见证了周秦汉唐等朝代的更迭和变迁。临潼也因骊山脚下的兵马俑、华清宫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目的地。”临潼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亚超说,近年来,临潼区积极探索“文旅+农业”新路径,全面释放农文旅融合产业潜能,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下一步,临潼区将继续守好山水文脉,讲好临潼故事,讲好陕西故事,进一步彰显临潼区“文旅立区、文旅兴区”发展理念,擦亮“俑动中华 泉润临潼”品牌,助力文化产业发展、文旅兴区富民,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