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生态底色 谱写美丽陕西建设新篇章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段承甫 王婕妤 李旭佳 发布时间:2024-07-17 09:51

靖边县天赐湾镇延绵的青山间,风机林立。近年来,榆林市坚持绿色发展,积极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资料照片)。本报记者 李旭佳摄

秦岭陕西段生态环境优良等级面积达99.3%;汉江、丹江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十年稳定保持Ⅱ类及以上,流域内7个国控断面水质达到Ⅰ类;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余公里……

近年来,陕西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聚焦秦岭区域、黄河流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筑牢生态屏障,以更高标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柔性治水 守护碧水清波

汉江,肩负着“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使命。

7月4日,晨曦微露。汉中市天汉湿地公园内,连片荷花开放,不少人在晨练。

64岁的汉中市民刘涛雄早早架好相机,记录荷叶沾露的美景。“湿地公园水清景美,白鹭、绿头鸭是这里的常客。每天来这儿转一转,心情别提有多好了。”刘涛雄说。

很难想象,1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滩,杂草丛生、乱石堆积。2012年,汉中市启动“一江两岸”规划建设,随着河道疏浚、堤坝加固、生态修复等汉江综合整治工程加速推进,一个集生态堤防、水上栈道、芦苇群岛、滩地溪流于一体的湿地公园呈现在人们面前。

“在打造城市湿地过程中,我们运用柔性治水和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保留汉江河道原生态岸线,利用河道里的砂石堆积成各式鸟岛,同时依托江滩天然形态进行岛屿修复。”汉中市一江两岸办公室副主任闫晓明介绍。

如今,汉江汉中城市段共有大小生态岛屿219座,为水源涵养和动植物栖息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当地已观测到超30种鱼类、90种鸟类在此栖息,314种植物在此生长。

在宁强县汉水源国家湿地公园,汉水源村坐落在湿地核心区。三千里汉江正是从这里发源,一路奔向远方。

赤日炎炎。汉江边,几名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一手提袋子,一手握夹子,捡拾垃圾。守护汉江水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的共识。

68岁的廖正儒退休后做起了汉江源的环保志愿者,闲暇时就来捡拾垃圾。“现在,越来越多人参与到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中,为保护汉江作出贡献。”廖正儒说。

作为汉江源头所在地,宁强县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全力保障水源地生态环境。

汉江源头水质达到Ⅰ类标准,被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有10余种、珍稀动物有20余种。

植绿增绿 筑牢生态屏障

7月3日傍晚,延安市吴起县退耕还林森林公园内,不少市民在此纳凉、散步。全国唯一的退耕还林展览馆就坐落在这里。馆内展出的不同年代的珍贵资料图片,展示了延安退耕还林的成果。

“20世纪末,延安市水土流失面积达2.88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77.8%。”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总工程师赵东说,“‘下一场大雨脱一层皮,发一回山水满沟泥’。特别是春秋两季,延安沙尘暴频发,遮天蔽日。”

作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延安市大力实施以退耕还林为主的林业生态建设,在黄土地上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

1998年,吴起县在全国率先启动封山禁牧;

1999年起,延安市推行植树种草、封山禁牧、天然林保护、舍饲养畜等退耕还林工程措施;

在南泥湾,退耕还林“先锋”侯秀珍带领村民植树造林,栽下的树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

在安塞区雷坪塔村,村民张莲莲在荒山荒坡上造林1750亩,种植树木20余万株,绿染山川满目翠;

……

从黄沙飞舞到绿波荡漾,从荒山秃梁到层峦叠翠。如今,绿色成为陕北大地最美的底色。

“延安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千万余亩,仅2016年以来就完成营造林569万亩、义务植树5000多万株,森林覆盖率达53.07%,植被覆盖度达81.3%;年入黄河泥沙量由过去的2.58亿吨减少到0.31亿吨。”赵东说。

延安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更好的栖息环境。据统计,延安现有陆生野生动物264种。子午岭林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北豹数量增至110多只,是迄今全国已知华北豹野生种群最密集的区域。褐马鸡、原麝、黑鹳等珍稀野生动物数量也不断增加。

好生态带来好光景。退耕还林第一县吴起县南沟村,20多年退耕还林3万余亩,林草覆盖率达92%。靠着绿水青山,南沟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成集休闲旅游、生态农业、文化体验、森林康养于一体的3A级旅游景区,实现农旅总产值2950万元。全村户年均增收3000多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80万元。

在延安,越来越多的地方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乡村文旅等产业,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以绿生“金” “碳”寻发展密码

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的榆林,因煤而兴,是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基地。

近日,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彦军很是欣喜: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开发区节能减碳专项2024年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2500万元。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400万吨/年CCS示范项目40万吨/年CCS先导试验项目获得此次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用于规模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建设。”7月3日,张彦军介绍。

张彦军提到的400万吨/年CCS示范项目,是目前拟建的全国最大二氧化碳捕集封存项目。

“该项目将采用‘集约化、大规模、清洁利用和有效利用’现代洁净煤技术模式,对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监测技术进行系统性研究,配套煤化工产业低碳减排,建设西北地区二氧化碳减排国家级示范基地,为煤化工行业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工业示范。”项目负责人白治学介绍。

7月2日,在神木市锦界工业园区,一辆辆货车满载陕西北元化工集团生产的聚氯乙烯产品陆续驶离。不久后,这些产品将出口至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双碳”背景下,传统化工企业该如何实现绿色转型发展?

“我们结合化工、电力、水泥、电石四大板块,氯碱、火电、冶金、建材、井矿盐五大行业特点,构建起以PVC产品为核心的‘煤、原盐、兰炭、电石、发电、聚氯乙烯、烧碱、水泥’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和‘精细化工+绿色材料’的低碳、高效、绿色化工产品产业链,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统一。”陕西北元化工集团副总经理徐生智介绍。

为探索氯碱行业减碳固碳新路径,该公司依托现有氯碱循环经济产业链,建成生产能力4万吨/年的碳酸钠生产装置。徐生智介绍:“该项目年可消减二氧化碳1.67万吨。”

近年来,陕西着力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一项项由“黑”转“绿”的项目相继落地,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等现代煤化工产业链已基本形成。

“榆林正全力打造‘风—光—火—储’一体化新型电力体系,着力突破多能融合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推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榆林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马宏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