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典型案例入选名单公布,陕西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征集遴选了一批典型案例,其中杨凌3个案例入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打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三项改革”政策的引领下,在区域主导产业核心地带建立了永久性试验示范站,专门设置了科研推广岗位,建立了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高素质科研推广队伍,积极探索新型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为适应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实际,学校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体系,将教师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科研为主型和科研推广型等4个类型,根据工作性质制定了相应的基本职责。完善了科技推广人员的评价标准,包括在推广一线工作150天以上、举办技术培训、专题讲座、指导农业技术员和本科生毕业论文、新技术或新品种推广面积等。
同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破除了传统的“论文至上”评价体系,将科技成果转让、解决重大技术问题、撰写研究报告、指导市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建设等作为重点考察指标,并通过前置推广业绩综合考评环节,确保推广业绩合格者才能申报更高级职称。此外,畅通了科研推广岗位教师的发展通道,与其他类型岗位教师职级评聘相同,并设立了推广业绩专项奖励绩效和“社会服务贡献奖”,激励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2022年以来,7人晋升推广研究员、3人晋升推广副研究员,4名推广研究员分别晋级二级岗、三级岗。2024年2人凭借科技成果转化贡献申请教学科研型高级职称。
2022至2023年,学校科技成果交易额为5328万元,动植物新品种转化金额近4000万元。通过这些创新措施,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科技的转移转化,打通了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金海生物:奋蹄疾驰攻克口苗技术壁垒,龙马精神引领动保行业突围
杨凌金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海生物”)秉持技术革新与工艺提升的理念,攻克层层技术壁垒,持续推出优质高效的口蹄疫疫苗,以产品+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的有机联动模式大力推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疫苗技术的普及与推广。金海生物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及专业素养,致力于口蹄疫疫苗的研发与生产,通过科学严谨的原材料国产化替代方案及上下游生产工艺优化革新,逐步实现了产品低成本高质量的双赢局面,通过持续不断的校企联合,稳步实现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通过积极高效的国际市场拓展,有序发展新的动保赛道,有力推动陕西乃至全国畜牧业的发展。
一、积硅步,至千里,以工艺创新赋能产业技术推广
金海生物是经农业部批准,由上海海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控股的采用当前国际先进的悬浮培养工艺和浓缩纯化技术生产高品质口蹄疫灭活疫苗的定点生产企业、国家高新技术认定企业。作为陕西省首个口蹄疫灭活疫苗研究及推广应用项目单位,也是目前陕西省规模最大的动物疫苗生产基地,金海生物是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后起之秀,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及国际化视野经营管理模式为金海生物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竞争力。金海生物的产品及技术在政府招采层面,主要采用“政府+企业+农户”的模式进行推广应用。根据疫苗供应质量、供应价格和售后服务等,由政府统一招标采购,企业中标后,以市为单位进行疫苗供应,各市县组织疫苗的免疫注射和免疫效果评价。以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为例,其作为金海生物在陕西省推广应用的重点产品,经创新优化的细胞连续流悬浮培养和纯化技术赋能后,在2021-2023年期间,累计向陕西8市(区)推广应用145.7万头份,免疫注射牛61.9万头,经测算,平均每头牛可新增纯收益366.1元,新增总纯收益22661.6万元,总经济效益14249.6万元。金海生物是全球唯一一家可实现单批次1000万头份疫苗生产量的口蹄疫疫苗生产企业。
二、三人行,良师友,以校企联合助力技术人才储备
近年来,金海生物与国内行业领先的科研机构也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包括与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合作,以畜禽重大疫病病原为研究对象,研究新型基因工程疫苗如DNA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重点研究基因工程疫苗保护性抗原高效表达工艺、抗原纯化工艺以及相应的质量控制技术体系,共同开发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兽用疫苗。
目前,金海生物已经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结合陕西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的总体思路,重点开展畜禽重大疫病疫苗的研发与产业化;同时,金海生物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建设的动物高效新型疫苗教育部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和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动物重大疫病新型疫苗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均于2022年12月挂牌成立,依托这些研发平台,双方能更好地整合各自资源优势,利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优质实验室硬件条件和高层次科研人才资源优势,并依托金海生物生物安全三级防护水平的硬件设施,可深层次提升双方的研发实力,助力高校和企业共赢,从而推动产学研深入融合发展,为杨凌示范区乃至陕西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做好充分的技术保障和人才储备。
三、水无形,勤思变,以国际视野拓宽动保赛道
2019年以来,随着非洲猪瘟肆虐,养殖行业遭受重创,并呈现愈发低迷的态势,各个口蹄疫疫苗生产企业同质化竞争及低价竞争策略纷纷涌现,进一步造成了行业恶性内卷,使得整个行业都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挑战。金海生物紧锣密鼓地布局国际市场,锚定目标国家市场不放松,以口蹄疫疫苗为起点,并逐步引入其他品类动物疫苗产品和技术至国际化市场市场。
吴英:用一根线,撑起中国光伏行业硅片切割领域的脊梁
吴英,现任杨凌美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政协陕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政协杨陵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工商联副主席。荣获“陕西省特支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陕西省优秀民营企业家”“杨凌示范区高层次创业人才”“陕西省第十届优秀企业家”称号。于2015年创立杨凌美畅股份有限公司,不断保持高研发投入,持续进行金刚线细线化研发,打破了日本企业的垄断,促进了我国金刚线产业技术升级及光伏等硬脆材料行业的发展。
一、永葆“闯”的精神,只争朝夕攻克“卡脖子”技术
吴英在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经过四年的学习后,进入机械科学研究院,从事科研工作12年,期间担任计算机室主任承担了众多国家课题。根据科技部安排赴日本进修学习,在此期间萌生了自主创业的想法。2003年起先后合资创办了北京汇博隆仪器有限公司、北京堀场汇博隆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在长期实战下,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吴英也从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培养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形成了关于企业运营和发展的深刻独到理解。
由于“汇博隆仪器”产品面向光伏行业,了解到金刚线主要应用于光伏产业核心原材料硅片等硬脆材料的切割,这种新型切割技术切割速度快、单片耗材低、出片率高,能大幅降低硅片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然而,2014年前,国内从金刚线到切割液、切割机均处于空白,技术的不足致使市场被日本垄断,进口金刚线价格高昂,“一线难求”。这也令吴英看到了庞大的市场空缺,毅然决然投身其中。
为了打破日本企业在技术上的垄断,促进金刚线在国内的规模化应用,吴英联合贾海波研发团队,创办了杨凌美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畅股份”),在2015年末便实现第一卷金刚线产品下线,为国内光伏行业的发展打开了新局面。
二、永葆“创”的劲头,开创中国金刚线行业新里程
吴英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并推动公司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美畅股份自成立之初,便把技术研发放在首位,坚持自主创新,通过对生产工艺技术及关键性生产设备进行卓有成效的技术改进与创新,攻破了多项技术难题,掌握了金刚石线生产全套核心技术。同时,吴英带领公司与燕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协同攻关高精尖技术,培养并吸引行业高端人才。
在吴英领导下,美畅股份发展迅速,多项产品处于技术全球领先地位。与隆基绿能、弘元新材、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等企业形成了稳定合作,连续多年销量稳居全球第一,金刚线全球市场份额超过50%。
高性能金刚线工艺技术从“日本制造”到“中国创造”,打破了日本企业的垄断,改变了我国企业依赖进口的状况,促进了我国金刚线产业技术升级及光伏、磁性材料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仅光伏行业晶硅切割领域,每年就可节省成本超300亿元,为光伏平价上网作出了革命性贡献。
美畅股份凭借突出的研发实力获得授权专利99项,先后获“陕西省企业技术中心”“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陕西省单项冠军企业”“陕西百强企业”等殊荣,公司产品金刚石线锯被工信部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47μm的电镀金刚石线被评为“陕西工业精品”。
三、永葆“干”的作风,引领金刚线行业技术革新
作为金刚线全球龙头企业的创办者,吴英坚持自主创新,领导企业对自研系统平台、生产装备、工艺控制、质量管理等环节进行持续创新和优化,同时通过纵深和延伸产业链,拓展上游母线、金刚石微粉等材料的研发、生产,实现了金刚石微粉99%自供,高碳钢丝及钨丝母线自供率约65%,构建了快速响应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安全稳定可靠的供给保障能力。
与此同时,积极储备与布局前沿技术,坚持开展从0~1的创新工作,强化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责任担当。深度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揭榜西咸隆基“单晶硅切割超细线产品开发及应用”项目;在西咸新区创办陕西美畅新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探索外延式发展,瞄准行业前沿和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进行攻关。
在吴英的领导下,美畅股份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基石,持续探索硅片极限切割效率,为推动光伏发电产业和清洁能源行业的发展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吴英和他的团队,也正在成为引领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