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发祥地。早在四千多年前,我国第一位农官后稷在此“教民稼穑、树艺五谷”,自商以来祀之若神;杨凌在历史上曾数次有功于中国农业,迄今仍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大作用,堪称“中国农科圣地”。
后稷“教民稼穑”古地
农业起源后,经历了漫长的原始农业时代。活动在关中地区的周先民最早将农艺措施运用于生产实践,进而带动了整个关中乃至黄河流域的农业发展。关中乃至黄河流域较早步入文明并长期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周民族早期在杨凌一带的农业经营功不可没。据《史记·周本纪》载,周始祖——弃,因农业成就,被帝尧推举为农师。帝舜“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并且“世后稷”(世袭农官),负责管理华夏族的农事活动。后稷教民稼穑,是中国农业第一次见诸史载的农业教育与推广活动。据《诗经》和《史记》等文献记载,在关中西部的邰国,后稷创造了一套新的农耕技术,从“相地之宜”“观土择地”到选种种植,再到锄草、加强田间管理,甚至还创造了牛耕,采用了甽田耕作法,彻底改变了原始先民们“刀耕火种”生产力低下的落后状况,把农业生产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中国农业以后稷为标志而渐入文明时代,有邰地为农神诞居之地世受敬祀。有邰地望,根据文献记载就在今杨凌一带。考古还表明:以武功郑家坡遗址为代表的先周文化,主要分布于漆、泾、渭水流域,在目前发现并已确认的40多个先周农业遗址中,杨凌、武功约占半数以上,说明杨凌是先周农业文明的核心地区之一。有邰地望的考证和研究,确立了有邰的农耕文明发祥地地位,为把先周历史研究重心仍放在关中地区、为维护杨凌的“农业圣地”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中华农耕文明传承地
从西周开始,历经春秋战国几百年的发展,到秦汉时期关中地区农业更加繁荣,发达的农田水利成为其繁盛最为基础的条件。郑国渠、白渠、六辅渠等一系列举世闻名的大型水利工程,为秦汉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物产丰富,终使这里成为形胜之地和天府之国,很好地满足了建都条件。因此宋之前,周、秦、汉、唐等十三个朝代均在陕西关中建都。
杨凌在中国农业发展过程的第二次作用体现在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时期,随着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整个黄河流域出现了以民族大迁徙为特点的社会动荡,此时的中国农业发展遭到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一是战乱对农业生产的严重破坏,二是少数民族的游牧经济对中原农耕传统形成强烈冲击,大量农地被开辟为牧场,粗放的经营方式有所抬头。自周秦以来形成的农耕文明难以维系。这一时期中国农业若发生逆转,很可能影响中国历史的总体发展进程。纵观魏晋南北朝农业历史,著名的有陕西的苏绰和山东的贾思勰。贾思勰比较侧重农业科技与生产层面,而苏绰更多关注农业政策与思想。他们皆有大功于中国农业历史之赓续,拱为农史东西双璧。
苏绰祖籍武功,其父曾为邰城郡守,杨凌卜村也是苏氏茔地之一。苏绰曾出任西魏大行台度支尚书兼司农卿,主持经济、行政多年。苏绰对中国农业的赓续之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直接参与当时政府经济方针政策的制定,这是直接和生产相联系的;二是他为宇文泰政权制定了著名的“六条诏书”,被奉为施政总纲,诸如“治身心,敦教化”“尽地利,均赋役”等等,旨在发展农业生产,弘扬农耕文明;三是他出任少数民族政权要官,劝喻少数民族君民逐渐接受先进的农耕文明。同时对少数民族先进的东西也不是一概排斥,促进了胡汉民族融合的完成。
西北农业科教基地
杨凌对中国农业第三次发挥作用,则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成立为主要标志。1934年,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先生与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在这里建立了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即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西北农专”诞生时,西北各地灾荒连年,哀鸿遍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我国的侵略,国难当头,有识之士以“开发西北”“建设西北”相呼吁,把“兴学兴农”视为救亡图存、以舒民困之要务。于是有筹建西林专科学校之议,是为西北高等农林教育之始。中国农业数千年以传统、经验科学为特征,兴办学校,传播、普及近代农业科学知识是“在中国旧文化发源地上建立中国新文化”的重要举措。史学界评价20世纪初西部开发成就,视为硕果者有二:一是西北水利建设之勃兴,二是西北农业科教之发展。
1936年建成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三号教学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杨凌的建设和发展,在西北农学院的基础上,先后在杨凌建立和分化出多个农林水科教单位,到20世纪80年代,杨凌已经拥有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科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及陕西省农业学校、陕西省林业学校、陕西省水利学校等十大科教单位。
20世纪90年代中期,驻杨凌的教学、科研、推广人员达4100多人,其中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就达2700多人。有农学、畜牧、林学等7个一级学科、64个二级学科,4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4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大农学博士流动站1个,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开放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省级大型中心实验室,270多个常实验室,各类动植物标本80多万份,大型精密仪器设备500多台(件),固定资产27亿元,科研试验用地达到4万多亩。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沧桑,经过杨凌各个科教单位的农学、园艺、畜牧、兽医、农田水利、土壤肥料、水土保持、林学、蚕桑、农业工程、生物工程、作物栽培、微生物、农产品加工、食品科学、古农学等30多个学科的高级农业科教人员的艰苦奋斗、改革创新,使杨凌成为全国农林科教单位、科教人才和成果最富集的地方,为杨凌示范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7年7月29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立大会
为了进一步优化配置杨凌的科技和教育资源,发挥整体优势,为西部大开发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科技支持,1997年国务院决定设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999年批准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是“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重要举措,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工程,意味着杨凌又将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它的巨大作用。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示范区成立之前,杨凌先后向国家奉献各类科技、教育成果5000多项,其中属世界首创的17项,居国际先进水平的20项,属国内首创的25项,居国内先进水平的100多项,先后有200多项获得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植物保护、农业生物技术、旱区农业与节水技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胚胎干细胞移植技术等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动植物品种选育上优势明显,共选育出优良小麦品种6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18亿亩,累计增加产值超过2000亿元。我国最大小麦产区(黄淮麦区)品种6次更新换代中,4次出自杨凌。赵洪璋院士团队培育出了世界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小麦品种“碧蚂1号”,李振声院士团队培育出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远缘杂交良种“小偃6号”,宁琨团队育成的小麦良种“7859”等。林业学科群坚持“林科教”紧密结合,在森林资源保护、生态工程、经济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树木育种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选育出的陕桐系列泡桐和陕林系列杨树新品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棉花学科团队先后成功选育出棉花新品种10多个,推广应用于陕、冀、川、豫、鲁、晋、苏等省份,对我国棉花产量提高和质量提升作出了重大贡献。园艺学科团队在油菜方面选育出“秦油3号”“陕油3号”“陕油110”“秦研211”等一批新品种。畜牧学科团队培育出“西农‘莎能’奶山羊”、改良了秦川牛。胚胎干细胞移植技术等居于国际领先地位。秦冠苹果是迄今为止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种植区域最广、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自选苹果品种。(2023年8月30日复核)
杨凌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发祥地。早在四千多年前,我国第一位农官后稷在此“教民稼穑、树艺五谷”,自商以来祀之若神;杨凌在历史上曾数次有功于中国农业,迄今仍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大作用,堪称“中国农科圣地”。
后稷“教民稼穑”古地
农业起源后,经历了漫长的原始农业时代。活动在关中地区的周先民最早将农艺措施运用于生产实践,进而带动了整个关中乃至黄河流域的农业发展。关中乃至黄河流域较早步入文明并长期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周民族早期在杨凌一带的农业经营功不可没。据《史记·周本纪》载,周始祖——弃,因农业成就,被帝尧推举为农师。帝舜“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并且“世后稷”(世袭农官),负责管理华夏族的农事活动。后稷教民稼穑,是中国农业第一次见诸史载的农业教育与推广活动。据《诗经》和《史记》等文献记载,在关中西部的邰国,后稷创造了一套新的农耕技术,从“相地之宜”“观土择地”到选种种植,再到锄草、加强田间管理,甚至还创造了牛耕,采用了甽田耕作法,彻底改变了原始先民们“刀耕火种”生产力低下的落后状况,把农业生产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中国农业以后稷为标志而渐入文明时代,有邰地为农神诞居之地世受敬祀。有邰地望,根据文献记载就在今杨凌一带。考古还表明:以武功郑家坡遗址为代表的先周文化,主要分布于漆、泾、渭水流域,在目前发现并已确认的40多个先周农业遗址中,杨凌、武功约占半数以上,说明杨凌是先周农业文明的核心地区之一。有邰地望的考证和研究,确立了有邰的农耕文明发祥地地位,为把先周历史研究重心仍放在关中地区、为维护杨凌的“农业圣地”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中华农耕文明传承地
从西周开始,历经春秋战国几百年的发展,到秦汉时期关中地区农业更加繁荣,发达的农田水利成为其繁盛最为基础的条件。郑国渠、白渠、六辅渠等一系列举世闻名的大型水利工程,为秦汉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物产丰富,终使这里成为形胜之地和天府之国,很好地满足了建都条件。因此宋之前,周、秦、汉、唐等十三个朝代均在陕西关中建都。
杨凌在中国农业发展过程的第二次作用体现在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时期,随着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整个黄河流域出现了以民族大迁徙为特点的社会动荡,此时的中国农业发展遭到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一是战乱对农业生产的严重破坏,二是少数民族的游牧经济对中原农耕传统形成强烈冲击,大量农地被开辟为牧场,粗放的经营方式有所抬头。自周秦以来形成的农耕文明难以维系。这一时期中国农业若发生逆转,很可能影响中国历史的总体发展进程。纵观魏晋南北朝农业历史,著名的有陕西的苏绰和山东的贾思勰。贾思勰比较侧重农业科技与生产层面,而苏绰更多关注农业政策与思想。他们皆有大功于中国农业历史之赓续,拱为农史东西双璧。
苏绰祖籍武功,其父曾为邰城郡守,杨凌卜村也是苏氏茔地之一。苏绰曾出任西魏大行台度支尚书兼司农卿,主持经济、行政多年。苏绰对中国农业的赓续之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直接参与当时政府经济方针政策的制定,这是直接和生产相联系的;二是他为宇文泰政权制定了著名的“六条诏书”,被奉为施政总纲,诸如“治身心,敦教化”“尽地利,均赋役”等等,旨在发展农业生产,弘扬农耕文明;三是他出任少数民族政权要官,劝喻少数民族君民逐渐接受先进的农耕文明。同时对少数民族先进的东西也不是一概排斥,促进了胡汉民族融合的完成。
西北农业科教基地
杨凌对中国农业第三次发挥作用,则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成立为主要标志。1934年,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先生与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在这里建立了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即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西北农专”诞生时,西北各地灾荒连年,哀鸿遍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我国的侵略,国难当头,有识之士以“开发西北”“建设西北”相呼吁,把“兴学兴农”视为救亡图存、以舒民困之要务。于是有筹建西林专科学校之议,是为西北高等农林教育之始。中国农业数千年以传统、经验科学为特征,兴办学校,传播、普及近代农业科学知识是“在中国旧文化发源地上建立中国新文化”的重要举措。史学界评价20世纪初西部开发成就,视为硕果者有二:一是西北水利建设之勃兴,二是西北农业科教之发展。
1936年建成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三号教学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杨凌的建设和发展,在西北农学院的基础上,先后在杨凌建立和分化出多个农林水科教单位,到20世纪80年代,杨凌已经拥有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科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及陕西省农业学校、陕西省林业学校、陕西省水利学校等十大科教单位。
20世纪90年代中期,驻杨凌的教学、科研、推广人员达4100多人,其中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就达2700多人。有农学、畜牧、林学等7个一级学科、64个二级学科,4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4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大农学博士流动站1个,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开放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省级大型中心实验室,270多个常实验室,各类动植物标本80多万份,大型精密仪器设备500多台(件),固定资产27亿元,科研试验用地达到4万多亩。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沧桑,经过杨凌各个科教单位的农学、园艺、畜牧、兽医、农田水利、土壤肥料、水土保持、林学、蚕桑、农业工程、生物工程、作物栽培、微生物、农产品加工、食品科学、古农学等30多个学科的高级农业科教人员的艰苦奋斗、改革创新,使杨凌成为全国农林科教单位、科教人才和成果最富集的地方,为杨凌示范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7年7月29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立大会
为了进一步优化配置杨凌的科技和教育资源,发挥整体优势,为西部大开发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科技支持,1997年国务院决定设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999年批准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是“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重要举措,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工程,意味着杨凌又将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它的巨大作用。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示范区成立之前,杨凌先后向国家奉献各类科技、教育成果5000多项,其中属世界首创的17项,居国际先进水平的20项,属国内首创的25项,居国内先进水平的100多项,先后有200多项获得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植物保护、农业生物技术、旱区农业与节水技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胚胎干细胞移植技术等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动植物品种选育上优势明显,共选育出优良小麦品种6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18亿亩,累计增加产值超过2000亿元。我国最大小麦产区(黄淮麦区)品种6次更新换代中,4次出自杨凌。赵洪璋院士团队培育出了世界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小麦品种“碧蚂1号”,李振声院士团队培育出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远缘杂交良种“小偃6号”,宁琨团队育成的小麦良种“7859”等。林业学科群坚持“林科教”紧密结合,在森林资源保护、生态工程、经济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树木育种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选育出的陕桐系列泡桐和陕林系列杨树新品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棉花学科团队先后成功选育出棉花新品种10多个,推广应用于陕、冀、川、豫、鲁、晋、苏等省份,对我国棉花产量提高和质量提升作出了重大贡献。园艺学科团队在油菜方面选育出“秦油3号”“陕油3号”“陕油110”“秦研211”等一批新品种。畜牧学科团队培育出“西农‘莎能’奶山羊”、改良了秦川牛。胚胎干细胞移植技术等居于国际领先地位。秦冠苹果是迄今为止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种植区域最广、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自选苹果品种。(2023年8月30日复核)